广播节目的录音制作技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9-19
/ 2

广播节目的录音制作技巧分析

刘茜蒙

刘茜蒙/辽宁广播电视台

【摘要】广播节目的录音制作直接影响到其节目的播放质量和观众的感受,要制作一档好的广播节目在选稿、录音、配乐、合成等过程均需要一定的处理技巧和经验指导,本文对广播节目中的录音制作进行了着重的分析,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就录音制作技巧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广播节目;录音;制作技巧

广播节目是大众传媒的重要手段,是一种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相比电视节目的制作,广播节目相对较为简单,因为其制作的过程中减去了对画面的处理,但广播节目的录制步骤繁杂,细节众多,录音设备的选择、音频信号的处理与存储,多重音轨的叠加配合,后期的声音合成等无不体现着音响师、录音师等制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因此,想要制作一档好的、受欢迎的广播节目需要大量有经验的从业人员和认真细致的工作。

一、稿件的前期准备

广播录音的基础就是录音稿,在录音稿中不仅仅需要有相关的文字信息,还必须要在其中注明需要添加的主要音乐段落以及所想要达到的语言效果,方便播音员配合音乐和主题调整自己的语速、语音和语气。播音员与录音师要做好协调工作,录音师在必要的时候须告知播音员稿件所要达成的录音效果,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后期合成时的音效处理,好的前期协调会使合成更加顺利,效果更加具有完整性。

二、录音制作

录音是广播节目的重中之重,要审慎的对待。通过对录音器材的调试,将播音员的声音完美再现是录制过程的基本要求。其中有一些技巧可供利用。

首先是录音室和录音设备的选择,为了还原播音员的原声,保证录音的清晰度和可靠度必须使用合适的录音室,保证其混响时间和静音效果符合录音的要求。录音设备的选择多样,根据录音的不同需求要选择不同的设备,语言类广播录音通常使用动圈式或电容式传声器,前者清晰、耐用、价格适中;后者的幅频特性优异、灵敏度较高。根据不同的录音要求,传声器有以下特性可供选择。

其次,需要与播音员交流沟通,将需要合成到原音的配乐时间,时长告知播音员,也可以在播音前放给播音员听,使其体会播音时的感觉状态。容易使语言与音乐产生更好的整体效果。

第三,录音电平的控制要符合国家标准——GY/T192—2003《数字音频设备的满度电平》。电平的满度对于广播节目的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过高会使听众产生听觉疲劳或失真,过低又会影响节目的清晰度。尤其在各类广播节目的评选过程中,更要注意电平满度。

第四,要注意环境噪声和人为噪声的影响,好的录音室可以屏蔽外来噪音,但诸如设备噪声和线路噪声等引入噪声却很难处理,现有的方法只能选择较好的,例如音频指标达到甲级的设备或者使用单指向性良好的录音传声器。

第五,录音间、制作间和听审间的音响环境要尽量相同,听审时应适当选择较高的音量,以便控制音乐的混压比例和录音细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影响音响环境的因素包括了室内环境和影响设备,在这两方面应着重营造相同感,否则,录音制作后的听审会发现与录音的效果具有差异,妨碍节目的制作。

以上为录音的主要技巧,其它技巧还有音乐歌曲前导、音效滞后、音乐歌曲淡入淡出、音响效果夸张处理等。音效的前导和滞后是将前后两段音乐的衔接拖长或延伸,使音乐的首尾部分叠加,利于产生连贯的听觉效果,当两段音乐差异较大的情况下,不容易产生断裂感。淡入淡出是为了使音效舒缓,使听众感觉音乐配合的自然流畅,不显突兀。夸张处理则恰恰相反,是为了突出该段落的某些特征,可以通过放大音效或加入混响等方式来体现。

再有,音轨的分类也要清晰,通常分为语言轨、外采声效轨、配乐轨和音响资料轨,前期的轨道清晰有利于后期的音效合成。

三、后期制作合成

录音是一项偏重技术性的工作,而后期制作则偏向于体现录音师的艺术修养,因为相比与录音,后期合成是一种再创作的过程,需要根据节目的需要,添加进新的,合适的音响元素,这其中的一些技巧值得我们认真体会。

首先是音质的调整,录音期间的音质调整会受到录音环境的影响,一旦出现过调,在后期制作中很难处理,所以录音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保持原声,完美的还原播音员的声音,在合成期间,可以通过调音台的均衡器、扩展器、噪声门或音频工作站的降噪软件来进行修饰,以保证音质的协调性。

其次是配乐,语言与音乐的搭配是广播的常用模式,音乐的选择要根据文字稿件的内容来安排,起到突出主题、烘托气氛的作用,音乐的种类繁多,有民族的、西洋的、古典的、流行的,不同音乐素材的选用对录音师的艺术修养是一大考验,因此,合成配乐阶段是节目后期制作中最为繁琐,最耗时间的工作。

其它音响效果的添加也是后期合成的一个重点,例如延时、混响、立体声等效果的添加可以很好的烘托气氛、凸显主题,但要注意的是,添加音响效果要把握度的问题,适当的混响可以使语言饱满、有层次、有深度,但如果超过了一定的度就会严重影响清晰度,还可能产生听觉疲劳;延时的一大好处是可以产生回声效果和双声效果,立体声不言而喻,会产生空间效应,营造恢弘、庄严的语言环境。

第四点是合理运用音效,人类接收信息有80%通过眼睛,如何能让一个不能看,只能听的节目充满生命力呢,答案就是音效,适当添加音效的作用在于烘托氛围,产生联想,使文字无法传达的感觉效果,通过特殊的音效进行强调,这种方法常见于广播剧类节目的录制,有助于在听众心理构建一个想象空间,使广播节目达到电视节目的效果。在这里要注意一点是音效的起承转合要把握准确,在关键点上给予恰当引导,就像京剧的鼓点,在亮相时的作用。

四、总结

广播的录音与制作虽然没有电视节目制作那样需要高度的技术要求,其流行的程度随着电视、网络的发展也逐步降低,但是,直到今日,广播节目依然活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作为广播制作人要通过不懈的努力将一部部优秀的节目奉献给听众,通过实践积累下丰富的制作技巧,以此能够为听众更好的推出更多更好的节目。

【参考文献】

[1]张杰,王红军,于明杰,于峰.浅谈广播节目的录音制作技巧[J].电声技术.2008,32(9).

[2]王越.语言类广播节目的录音与制作技巧研究[J].电子世界.2013,07.

[3]林阳.浅谈广播节目录音制作技巧[J].中国广播.2012,01.

[4]黄凤云.浅谈广播节目中录音合成技术的运用[J].魅力中国.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