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支气管哮喘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左演

长沙市第一医院湖南长沙410005

【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护理科室主任1名、护士长4名、护理人员共48名。工作年限超过5年,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对支气管哮喘疾病十分了解。根据临床实际护理内容进行调查与分析,对参与此次人员发放调查问卷,根据Likert评分非常重要、一般、不太重要进行评分,满分5分。支气管哮喘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明、权重分配科学、合理。结果:发放53份问卷,回收53份,回收率100%。Ca=0.877;Cs=0.822;Cr=0.855,权威程度超过0.71,这充分表明了医护人员具有一定代表性,对相关指标体系的预测有着较高的可信度。结论:以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护理质量指标的筛选和评价,构建与完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持续性改进护理质量,让各个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更加有信任度、操作性与有效率。

【关键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支气管哮喘;构建

由于环境的污染、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老龄化问题导致支气管哮喘疾病发生率越高越高,这不仅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产生影响,更对社会产生很大的经济负担。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对临床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可将科室护理质量情况反馈处理,从而完善护理内容,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确保就诊安全[1]。所以,为规范医护人员的行为,确保专科护理质量,本文就针对支气管哮喘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希望可为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护理科室主任1名、护士长4名、护理人员共48名。工作年限超过5年,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对支气管哮喘疾病十分了解。

1.2纳入标准和剔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医护人员自愿参与此次研究;

剔除标准:①无职称;②中途退出者;③对支气管哮喘疾病认知不足;

1.3方法

成立小组;组成员一共有6名,呼吸科室医师1名,护士长1名,护理人员4名。小组成员对相关资料进行翻阅,与我国相关规章制度相结合,制定10项哮喘护理治疗备选评价指标,人力资源、专业知识技能、临床症状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就诊安全、不良事件、并发症、护理成本以及护理满意度。

根据临床实际护理内容进行调查与分析,对患者入院、疾病发展、慢性持续期、疾病改善阶段以及出院等流程按照护理质量目标制定的SMART原则进行完善,同时对支气管哮喘临床特点相结合。在10项备选指标基础上,让指标更加灵敏、特异、客观,增加维护患者权益、护理评估与物力资源。小组成员进行综合分析与讨论之后,总结哮喘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

1.4观察指标

对参与此次人员发放调查问卷,根据Likert评分非常重要、一般、不太重要进行评分,满分5分。指标筛选条件:赋值均数超过3.5,满分比超过0.2,变异系数低于0.25。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调查问卷回收率

发放53份问卷,回收53份,回收率100%。

2.2医护人员权威程度

Ca=0.877;Cs=0.822;Cr=0.855,权威程度超过0.71,这充分表明了医护人员具有一定代表性,对相关指标体系的预测有着较高的可信度。

2.3支气管哮喘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检验结果

CV表示变异系数,CR表示各个指标权重赋值的波动程度,值越小,表示医护人员协调性越高。具体重要性赋值与权重值见表1

表1支气管哮喘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检验结果()

3讨论

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临床护理服务要求越来越高。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老龄化因素导致疾病越来越多,对临床需求量增大。所以,对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可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改善患者对医院好感度,从而提高预后[2]。人力资源、专业知识技能、临床症状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就诊安全、不良事件、并发症、护理成本以及护理满意度、维护患者权益、护理评估与物力资源。从不同角度出发,对组织内部系统结构进行完善,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配置,实施考核制度,提高护理人员自我学习能力,以最优质的护理服务接待患者。部分指标对护理人员进行约束,自我监测的同时做好改进工作。持续性完善护理服务可有效弥补质量管理缺陷问题[3]。

传统的护理质量评分就是对病房做好管理工作、定期进行消毒、确保护理表格书写正常、急救物品管理合理以及对患者开展良好的护理服务,降低纠纷率。传统的护理质量无法将专科专病护理表现出来。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健康管理在控制与治疗中有着非常重要作用。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病率逐年递增,发病过程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所以,对其实施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首要目的就是改善患者肺功能,对肺功能进行监测、提高肺功能锻炼、做好运动指导与一氧化氮指导,密切观察患者的机体情况,针对出现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疏通,对患者需求也疑问进行正确解答,提高治疗依从性[4],确保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多采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护理人员要对治疗效果、预后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监督。同时掌握专科特点、理清护理思路与流程,减少护理风险发生率,可有效确保患者安全性[5]。

综上所述:以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护理质量指标的筛选和评价,构建与完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持续性改进护理质量,让各个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更加有信任度、操作性强与有效度。总之,支气管哮喘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明、权重分配科学、合理,对临床有着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永华,罗萍,龙莹,等.质量保证模式指导的结直肠肿瘤外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的研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19):10-13.

[2]高明榕,白利平,成守珍,等.ICU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7):121-122.

[3]王涵乙,鲁翔.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临床科主任胜任力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J].中国医院,2014,18(11):41-43.

[4]张书平,史静华,郭丽霞,等.眼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护理研究,2016,30(13):1586-1591.

[5]陈珺仪,席淑新,石美琴.构建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方法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5,30(23):8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