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字化地形测量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1

浅析数字化地形测量的应用

谭力

一、数字化测量技术在我国地形测量中的应用现状

数字化测量是土地管理的一项新兴内容,通过对土地和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汇总成全国土地范围内的土地信息,这些信息将综合起来,被运用于了解我国具体的土地应用情况和国土、城建、规划等部门的科学决策。但是地形测量这项工作开展起来越非常困难,一是需要测量的面积较大,耗时时间长,二是对测绘的工具和人工要求较高,测量成本高。随着信息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化测量技术的出现,使得我国的地形测量工作有了新的进展。

二、数字化测量技术的具体运用

2.1航测数字成图

对于所需要测绘的数字化地图区域较大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航测数字成图的测量方法。选择时,应充分考虑分辨率和高程精度这两个方面,因为航空摄影的比例尺与地面分辨率是相互关联的,与高程精度也有一定的关系,当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时,平面精度相对要求较高,所以航空拍摄所选择的比例尺应兼顾平面位置精度及高程精度两个方面。航空摄影前要在控制点上布设标志,并在测区内布设工程测量平面及高程控制网,保证测量精度及航测地形图的高程精度的要求。

2.2建立真实三维景观模型

真实三维景观模型是根据地形实际的三维地理坐标,构建真实的地形地貌三维景观模型。城真实三维景观模型可根据大比例尺航摄影像通过数字摄影测量方法,精确测得结构物的空间三维坐标,由软件自动生成地形的结构模型并贴上相应的纹理而构成。

2.3立体量测

立体测量也会影响数字化测量地形图的精度。在空间立体模型上进行的立体测绘,由于在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上人们的视觉和感知存在一定的差异,造成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测量误差,水平方向上的测量误差可以控制,而垂直方向上的误差确难以控制。因此,可通过增大基高比,这样会增大垂直方向上的视觉和感知,有利于还原和提高地形测量的精度。想要达到立体观测的最佳状态,还可将模型比例尺放大2倍或2倍以上,提高模型的切测精度。

三、数字化地形测量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3.1数字化地形测绘过程中的误差问题及处理

虽然在数字化测绘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先进的数字测量仪器和设备,由于这些大型设备都是由计算机操作完成的,测量的精度较高,但这并不意味着测量的误差为零,在实际的测量过程中还是存在误差的,导致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要对测绘作业人员在对地形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的理解与运用的熟练程度有关。所以,在对数字地形测量进行成图后的实际检查是非常必要的,重点检查编辑和输入过程中存在的误差,及时进行纠正,保障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3.2等高线的处理问题

由于航测形成的地形模型图和实际的地形存在一定的差距,在等高线处理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差,一般在对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过程中,会采用等值内插方法,并将这一系列的等值点连接起来形成的等高线,但是这种方法在实地测量时,由于地形的复杂会导致建立起来的模型失真。因此在等高线的应用中,必须运用人工调整到与实际相符的情况,将软件自动组网过程中不能进行内插的三角边删除,改善等高线悬空等情况。

3.3数字化地形测量作业方案选择方面的问题

地形测量作业方法及仪器设备的选择、测量作业过程中图示符号的标识、数据记录等是否与规划化要求相符合、测量作业方法或是方案选择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数字化地形测量结果的精确性。因此在数字化地形测量作业时需要进一步完善生产工序和选择适宜的作业方法,以计算机辅助控制测量过程和碎部数据采集成图过程两个环节为主,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宜的作业方法。

总结:

地形测量的复杂性和较高的人工成本,决定了必须投入高科技的手段,数字测量技术的出现恰巧满足了测量的需要,为地形测量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要注意避免数字化测量自身的误差。研究数字化测量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这个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消极应对,而应该运用信息化,实现基于数字化测量的地形测量体系的完善和发展,这也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陈丽华.数字化地形测绘中几个常见问题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1,4.

[2]刘秀芳.小议现代数字化地形测量的方法与步骤[J].科技信息,2010,5.

[3]江振,周雅雯.论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11).

[4]陈干,吕国年,刘晓艳,沈婕.数字城市与虚拟城市关系研究,江苏城市规划,2000年第4期:P30—34.

[5]曾润国,聂志锋,卢建刚,过静珺.数码校园GIS中的三维建模,工程勘察,2002年第3期:P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