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秦亮

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目的:本文就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及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2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接受早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生活能力恢复效果及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ADL评分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更低,均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中,对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对肢体功能恢复、生活能力恢复具有积极作用,还可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早期康复治疗;肢体功能;并发症

急性脑梗死是由局部脑组织血液循环障碍所引起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病后是以意识障碍、局灶性神经功能丧失为主要表现,具有较高的致死致残率[1]。临床中,患者在急性期被抢救成功后,还需要一个较长的恢复期,在此期间予以有效的康复治疗,对提高其日后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具有一定帮助。为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对2016年的部分患者施以早期康复治疗,实施效果已获得了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认可,现将研究成果做如下整理及汇报:

1基线资料及方法

1.1基线资料数据

此次研究是选取2016年1月--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总数为84例,入院后均接受MRI、CT等检查,符合中华医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女患者分别为48例、36例;年龄在45--76岁之间,平均(61.8±4.1)岁;合并症:高血压14例,冠心病9例,糖尿病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资料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

排除标准:将伴有造血功能障碍者、肝肾功能不全者、免疫系统疾病者、血管性痴呆者以及精神疾病者予以排除。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予以抗血小板、清除自由基、改善脑循环等常规治疗,对于有基础疾病患者要积极降压、降糖、降脂;出院后再开始康复锻炼。

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治疗。(1)肢体功能锻炼:①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可开始进行床上锻炼,以仰卧位、健侧卧位交替的方式变换体位。②指导患者进行肢体被动屈伸、平移等练习,每天对于全身肌肉进行按摩。③协助患者进行肢体主动屈伸、平移等练习,逐渐进行患侧肢体翻身与起坐练习。④患者可下床后,开始进行站立、下蹲、起立等训练,而后逐渐进行负重练习。每日2次,每次坚持30--40min。(2)电针治疗:依据患者的病情予以电针刺激,1日1次,每次20min,1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

1.3评价指标

Fugl-Meyer评分:利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对患者出院时的肢体功能进行评价,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越理想[2]。

ADL评分:应用Barthel指数评分法对患者出院时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佳[3]。

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坠积性肺炎、压疮、泌尿系统感染、肌肉萎缩、足内翻、挛缩畸形等。

1.4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中的数据输入数据软件包SPSS20.0进行统计学处理,Fugl-Meyer评分、ADL评分为计量资料,以均数±的形式表示,比较结果行t值检验;并发症发生率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的形式表示,比较结果行卡方值检验;当P<0.05时表示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2研究结果

2.1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ADL评分比较

出院时,实验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ADL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经统计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ADL评分比较(±s,分)

组别例数Fugl-Meyer评分ADL评分

实验组4267.3±5.6*64.5±4.6*

参照组4251.7±5.150.4±4.2

注:*表示与参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52%(4/42),参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14/42),实验组显著低于参照组,统计学检验结果为P<0.05。

3讨论

急性脑梗死多发于中老年群体中,具有并发症多、预后差等特点,患者常会留有偏瘫、失语等后遗症,对日常生活具有严重影响。对于脑梗死患者而言,发病后的3个月内是最佳的康复时期,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开始早期康复治疗,可使其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康复[4]。错过最佳康复时期后,再进行康复治疗及肢体功能锻炼的意义不大。早期康复治疗还可有效肌肉萎缩、足内翻、挛缩畸形等并发症,同时鼓励患者进行自主穿衣、洗漱、进食、如厕等,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此次研究中,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接受早期康复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ADL评分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更低,均P<0.05;这一结果说明为急性脑梗死患者施以早期康复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治疗有助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对减少并发症也有一定帮助,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宋学岐,刘海青.高压氧联合康复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z1):6-6.

[2]甘伟,王海英.电针结合康复治疗对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白细胞黏附分子CD11b、CD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6):1439-1440.

[3]苗青.分析早期针灸康复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治疗的影响效果[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6,22(z1):57.

[4]李季,吕心可,蔡彦秋等.早期运动康复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5(23):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