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简易皮肤牵张器治愈皮肤缺损10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1

自制简易皮肤牵张器治愈皮肤缺损10例

谷广元

96605部队医院吉林通化134001

【摘要】目的:提高治疗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自制皮肤牵张器,对9例皮肤缺损患者行皮肤牵张治疗7-28d。结果;创面愈合。随访1年,外观仅有线形瘢痕。结论:自制皮肤牵张器可有效治愈较大皮肤缺损创面,覆盖组织、外观满意。

关键词:皮肤缺损自制简易皮肤牵张器

皮肤缺损的原因有很多,如外伤、瘢痕、肿瘤等。修复皮肤缺损的传统方法也较多,常见的有皮片移植和皮瓣移植两大类,但这些方法缺陷较多,并有较高的局限性,如皮片移植须有良好的软组织覆盖,不能直接移植在骨质及肌腱、血管、神经表面,且术后皮肤留有色素沉着,与周围皮肤差别较大,弹性差,不耐磨损;而皮瓣移植或转移手术难度大,须专科医生才能完成,且供区创伤极大,往往要牺牲一根重要血管等,手术失败率高,且大多臃肿、感觉差,严重影响皮肤美观。我科综合相关资料,参考市面上的商用皮肤牵张器,自行设计制作了简易皮肤牵张器,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造价低廉,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15~65岁。骨筋膜室综合征致皮肤缺损2例,急性创伤性皮肤缺损6例,皮瓣坏死2例。创面部位:上臂1例,前臂2例,大腿2例,小腿4例,足1例。皮肤缺失面积:最小3.0cm×6.0cm,最大5.0cm×20.0cm,均为全层皮肤缺损。

1.2方法

1.2.1皮肤牵张器的制作简易皮肤牵张器由三部分组成:①克氏针。普通医用克氏针,根据创面横径大小,分别选用直径为1.5mm或2.0mm克氏针两根。②带状橡皮条牵引弓2—6条,用于调整两根克氏针间的张力,使缺损区两侧皮肤逐渐靠拢,直至对合。③有齿夹或止血钳2-6把,用于固定带状橡皮筋。

1.2.2手术方法

皮肤缺损创面术区常规消毒、铺单、清创,潜行向两侧游离创缘皮下1.0~2.0cm,选择直径为1.5mm或2.0mm克氏针,距创缘1。0~1.5cm处,先沿伤口创面一侧纵走向波浪形插入第1根克氏针,穿透皮肤全层,使克氏针间隔穿入皮下、皮上,露出皮上部分克氏针长度要稍长于带状橡皮筋宽度,两端露出于皮外并反折,以防滑脱;同样的方法于对侧穿入另1根克氏针,并使该克氏针露出皮上部分与第一根对齐,分别于每个波形间皮上部分置入1条带状橡皮条牵引弓,紧缩橡皮条牵引弓至被牵拉皮肤局部不发白为度,并用有齿夹或止血钳固定,油纱布覆盖创面,无菌纱布包扎;术后每1-2天紧缩牵引弓橡皮条1次,并同时更换伤口敷料,直至皮缘靠近,对合后需持续牵张2周,皮缘可自行愈合。也可于两侧皮肤靠近时,拆除牵张器,拔除克氏针,创面再次清创,直接缝合皮缘,包扎伤口2周,待创缘愈合后拆除缝线。

1.2.3结果

患者平均住院7-28d,创面均最终愈合良好。术后随防3~12个月。仅创面残留线形瘢痕,局部无色素沉着,皮肤弹性基本正常,相邻关节功能恢复正常。

2讨论

传统的治疗皮肤缺损的方法是皮片移植或皮瓣转移或游离皮瓣移植,这些方法要么皮肤薄,不耐磨,要么操作困难,创伤大。皮肤牵张术正好解决了这些问题,对较大纵行创面,周围皮肤皮下组织较厚,移动性较好皮肤缺损,效果更好。而采用带状橡皮弓牵张器横向移动牵拉皮肤时,不会出现类似普通商用皮肤牵张器的“夹肉”现象,且不易出现皮肤被柆豁,能够快速闭合较大的皮肤缺损创面。注意事项:①选择皮肤牵张术适应症。要选择缺皮区皮下组织较厚、肤弹性较好病例,对于皮下组织较薄,弹性较差者,仍要用植皮或皮瓣移植。②首日和以后每日皮肤牵张的幅度应根据创面所处部位及其皮下血管网分布特征综合考虑后决定,一般0.2-0.5cm即可,以局部皮肤伤未变苍白,紫绀,且患者不出现明显不适感为宜。皮肤弹性差的部位牵张幅度要小,如牵张后创缘皮肤苍白,应立即停止牵张并回缩至皮肤颜色恢复正常。③严格无菌操作。本治疗方法的效果有赖于皮肤的生长和扩张,因而进程较慢,必须严格防治感染,为皮肤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每1-2天换药1次,以保持局部清洁。同时严格遵医嘱应用抗生素。④补充营养。嘱患者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和富含胶原纤维的食物,为皮肤的生长和创面的愈合提供足够的营养。

创伤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较大面积皮肤缺损,普遍一直沿用传统的治疗方法闭合大面积的皮肤缺损创面,手术风险高,医源性创伤大,易残留大面积瘢痕。而上述皮肤牵张术简单易行,效果可靠,造价低廉,值得基层医疗单位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鲁开化,夏文森,杨力,等.皮肤伸展术在创伤修复重建

外科中的应用[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3,18(31:

162-163.

[2]岳长路,王丙龙,薛娜,等.皮肤扩张器的实用性改进[J].

中国美容医学,2003,12(4/:386—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