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智慧农业建设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加快智慧农业建设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杨红艳

凌海市阎家镇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省凌海市121200

摘要:智慧农业是在1999年,由中国科技部提出的概念,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智慧农业不仅依托3S技术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更是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技术深度融合,是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地引入智慧化的思想和技术应用,实现耕种作业精准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和产业发展现代化。

关键词:智慧农业;农业发展;措施

引言

随着物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建立共创、共享、共赢的“互联网+现代农业”产业链生态圈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智慧农业就是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运用传感器、控制器和软件,通过手机或者电脑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监测和控制,通过建立基于大数据平台的专家系统使传统农业更具有“智慧”,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增产、增效、增收,省水、省肥、省电等目的。除了精准感知、控制外,从广泛意义上来讲,智慧农业还包括农业电子商务、食品溯源防伪、农业休闲旅游、农业信息服务以及合作社管理等领域。

1我国智慧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1规模化程度低

农业生产规模化是智慧农业发展的前提,也是现代农业技术和设备进一步应用与推广的重要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小规模生产在农产品价格和成本方面,往往处于竞争劣势,再加上农户无力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设备,无法及时掌握最新的市场信息,收入受市场影响波动较大。据统计,全市发展家庭农场逾2500家,但经营面积33.33hm2以上的仅占4%左右,农业规模化发展较难,小规模的农业生产仍占主导地位,严重影响了智慧农业的发展。

1.2智慧农业人才匮乏,农业科技推广能力不足

据统计,荷兰已有90%以上的农民受过中等教育,12%的农民毕业于高等院校;法国50%以上的农民受过2年以上的职业培训。然而我国由于二元结构的存在,留守在农村的农业从业人员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农村高素质人力资本流失严重。虽然近年来,我国一直鼓励大学生与在外务工农民积极返乡创业,助推农村经济发展。但是由于农村经济、医疗、教育等方面与城镇差距较大,几乎无法引进符合智慧农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尤其是在偏远的农村地区,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思想观念保守、信息技术落后,对待机械化、互联网化等新兴事物的接受能力与消化能力有限,同样不利于我国智慧农业的推广与发展。另外,农业科研体系的完善水平和农业科技的推广能力决定着我国智慧农业建设发展的科技水平。

2加快智慧农业建设,助力现代农业发展措施

2.1建设适用于本地农业产业发展的农业大数据中心

2.1.1农业大数据应用云平台数据整合

全面、庞大的数据资源涵盖专题数据、动态数据、共享数据、涉农企业数据四大模块。平台整合宏观经济、农业、农村等国家权威机构发布的农业相关数据;高频率的数据更新为用户不断输送新鲜资源;共享数据汇集政府、企业、社会三方数据,打破信息孤岛,实现资源互联互通;独家采集的涉农企业数据,帮助用户准确定位企业以及群体的地理分布。

2.1.2农业大数据应用云平台的应用拓展

平台以专业分析为导向,引入数据挖掘理念,为用户提供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的农业数据在线分析功能,可视化的技术的加入,让用户轻松实现从数据查询、数据分析到成果展现的一站式操作。数据报表可视化、专题数据可视化、农产品价格可视化这三类可视化应用展示以及带有地理分布、区域统计、梯度分布、密度分布多种空间分析方法的GIS地图应用展示,为用户分析思路提供不同的分析方法,多方面满足用户的分析需求。

2.1.3农业大数据应用云平台互动能力

平台通过互动功能模块,实现管理部门、农业企业、农户个人、销售渠道、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发布与互动,依托物联网视频设备,推动贴身化服务+可视化生产+可视化电商模式:管理服务机构通过应用服务平台,贴身及时响应农户的各类需求,包括政策发布、疫情预警、销售数据、农资数据、在线课堂、个性服务响应等;农户及农业企业可以通过平台,将各类农业数据、产品数据可以以精彩图文的方式呈现给销售渠道及消费者;销售渠道及消费者可以通过平台,自由发表自己见解,或评价数据的质量,或评论专题阐述的观点,用户间的即时沟通、即时交流,使得单纯的数据平台转化为知识的共享、交流及传播平台。

2.1.4农业大数据应用云平台共享

平台实现了将数据变为商品,在不危及个人及国家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合法提供数据交易渠道。个人或组织可将数据集上传至平台,供人免费下载,或以一定的价格出售,轻松享受从数据上传、数据定价、数据发布到获取收益的快捷服务,用户在提升收益的同时,实现了跨部门的数据共享。

2.2增加智慧农业人才梯度,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首先,加强智慧农业人才高校培养计划,为智慧农业发展输送充足的人才。要强化农业企业的科研主体地位,加强高校、科研部门、农业企业之间的协作联系,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促进农业科研成果的可靠性、实用性,加快农业生产问题的解决。促进农业企业将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农机设备并进入智慧农业建设系统,以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为宗旨,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智慧农业人才培养体系。其次,创新智慧农业农民培训方式,增强培训效果。针对智慧农业发展的农民培养方式需要创新,需要增加培养过程中的趣味性或者直观性。加强对外交流合作,鼓励国内农业科研机构与国际农业科研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鼓励国内科研人员参与国际农业科研工作,积极引进国外高素质农业科研人才以及先进的科研成果。再次,促进农业与服务行业的融合,重点培养符合智慧农业发展要求的新农人,使传统农民(文化素质有限、从事传统种植)先向职业农民(接受过技能培训、懂得机械化生产与操作)转型,再向新农人(接受过正规教育、具有互联网思维与跨界经验的创业者)转变。

2.3加强智慧农业信息化建设,借助新型互联网技术确保农业信息安全

首先,从顶层设计抓起,搭建发展智慧农业所需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一个集农业生产、农业信息监测、农业市场管理、农业物流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该综合性服务平台具有调度省内一切有关农业产业资源、统筹省内农业发展的功能。其次,提高农村网络、宽带的普及率,实现全部农业生产信息、农业产业链信息和农业科研信息连接是智慧农业信息化生产的第一步。政府和我国通信企业要合力加快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宽带中国”专项战略,建立高速畅通、质优价廉的农村网络服务体系,推进宽带、光纤进入全部村落、农户,确保农业信息资源的可传输性。第三,发挥互联网技术企业在智慧农业中的作用,使用新型互联网技术保证农业信息数据准确与安全。比如,使用最新的互联网区块链技术,依靠区块链技术的可追溯特性,确保农产品来源可查,保证食品安全。依靠区块链技术信息不可篡改特性,确保农业市场中不会传播虚假信息,保证农民利益。依靠区块链技术的去中介化特性,减少智慧农业从生产到最终销售的监管,降低智慧农业农产品的成本。

结语

我国正在加快生态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步伐,智慧农业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加强制度建设、科技投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才能让智慧农业真正在徐州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参考文献

[1]王艳华.“互联网+农业”开启中国农业升级新模式[J].人民论坛,2015(3):104-106.

[2]李国英.“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现代农业产业链及商业模式解构[J].农村经济,2015(9):29-33.

[3]王晓敏,邓春景.基于“互联网+”背景的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策略与路径[J].江苏农业科学,2017(16):31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