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

/ 2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

刘静王萍

威海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威海市文登区264400

【摘要】目的:对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相关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诊治的120例重症医学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实际的时间顺序进行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未实施感染控制措施,观察组实施感染控制措施。比较两组感染发生情况和感染部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33%(P<0.0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感染率为64.2%。其次为泌尿道?胃肠道等感染。结论:重症医学科的医院感染受多种因素影响,需加大感染防护力度,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护意识,加强探视管理等。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管理;控制

医院感染是当前医院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越来越受医学界的重视和关注。近年来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的患病率及病死率均明显升高,在重症监护病房中,因其收治患者病情危重、免疫功能低下以及侵入性操作多等原因,使得此问题更加严重,因此其患病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因此,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因素进行分析,对发生在重症监护病房中医院感染的有效预防和控制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诊治的120例重症医学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60例设为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25~81岁,平均(42.1±4.1)岁;其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18例,发生严重肺部感染12例,心律失常10例,脑梗死8例,重度烧伤5例,呼吸衰竭5例,其他2例。60例设为观察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21~78岁,平均(43.4±4.3)岁;其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16例,发生严重肺部感染13例,心律失常8例,脑梗死7例,重度烧伤6例,呼吸衰竭6例,其他4例。两组患者在病情?年龄?性别上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行性。

1.2方法

对照组未实施感染控制措施。在对对照组感染危险因素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制定感染控制措施。对观察组实施感染防控措施。

1.3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1.3.1探视制度不完善

重症医学科患者由于疾病的原因,自身抵抗能力较差,一旦受到外界细菌及病毒的侵袭很容易造成感染。重症医学科探视制度不够健全,造成探视人员过多,随意进出,不注意探视人员自身的洁净等时有发生。探视人员过多时会携带大量细菌进入病区,使得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会受到感染。探视人员大多是患者的亲属、朋友,探视心切,而对于感染防控相关知识了解甚少,稍有不注意就会造成患者感染。加之探视没有严格限制,探视人员随意进出,使得病菌随空气流入病室。探视时通常习惯性地接触患者的手部和身体,若探视人员未做好自身灭菌会引发患者感染。

1.3.2抗生素的大量使用

抗生素对一些疾病的治疗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尤其是病情危重是患者,抗生素的使用频率相当高。但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会造成许多细菌产生耐药性和抗药性。现在某些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已出现明显下降趋势,这与细菌的耐药和抗药性增强有关。因此,重症医学科应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进行隔离,防止细菌扩散引起更多的感染。

1.3.3医护人员未按规范操作

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或护理期间,由于个人未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很可能引起患者及医护人员自身感染的发生。如医生手术时,因专业技能掌握不足或操作不够规范,都会造成患者手术切口感染。若术后医护人员未做好个人的手卫生,错误地认为戴手套后就可以不用彻底清洗手部,从而致感染的发生。加之日常护理中患者所处病区的环境未及时清洁,造成空气中细菌漂浮,进而引发患者呼吸道感染。

1.4感染防控措施

重症监护病房环境的处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除了病房定期通风换气外,可安装排风扇和多功能动态杀菌机。接触被患者污染的物品、器械时,加强常规性预防观念和实施的自觉性,正确使用防护用具。对科室内的设备、工具及时进行清洁消毒、一般医疗设备遵循专人专用原则;对于不能固定使用的物品,用后要立即消毒。感染和非感染患者要分开放置,根据医院隔离制度,采用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探视人员必须穿陪护服,戴口罩、套鞋套后方可入室,减少探视次数和探视时间。

工作人员的管理:手作为细菌传播的主要途径,做好医务人员手卫生是预防感染的关键,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洗手及手消毒原则。尽量减少侵入性导管植入,进行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日评估导管留置的必要性,减少导管留置时间。

加强医务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全院对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控制等相关知识强化训练,提高管理效率,建立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学习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使医护人员掌握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流程。

加强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的风险评估:对存在的或潜在的危险因素及时组织专家会诊,进行信息交流,一旦发现院内感染病例后,应及时填写“院内感染病例通知单”,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处理软件,对统计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

结果显示,对照组发生医院感染17例,感染率28.33%。观察组发生医院感染5例,感染率8.33%(P<0.05)

2.2医院感染发生部位

结果显示,120例患者中,共发生感染22例。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感染率为64.2%。其次为泌尿道?胃肠道等感染。

3讨论

重症医学科是医院感染重点防护的科室,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相对较大。研究发现,影响医院感染的因素包括探视制度不完善、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和医护人员未按规范操作等,针对危险因素,采取了加大探视的管理力度、加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管控、提高医护人员感染防控意识等措施,结果感染防控工作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33%(P<0.0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感染率为64.2%。其次为泌尿道?胃肠道等感染。

综上所述,重症医学科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同时,加强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也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积极有效治疗患者基础疾病、加强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外,还应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手卫生、严格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有效切断传播途径,避免了患者和医务人员受到感染,同时加强对感染的监测,对每一个环节都要引起重视,才能行之有效杜绝ICU医院感染的发生,真正意义上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世英,陈惠清,周春莲.某三级医院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调查分析及控制措施[J].中国医刊,2015,05:49-52.

[2]黄琼华.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分析及控制措施[J].社区医学杂志,2011,18:72-73.

[3]曾蓉.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管理措施[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05:495-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