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马生俊

(青海省第三人民医院青海西宁810007)

【摘要】目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作用进行评析。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诊治的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探究组和对比组,各35例。两组均在治疗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探究组在康复护理中应用积极心理学指导,持续2个月,应用精神状态量表(MMSE)、认知量表(Mo-CA)、社会适应能力量表(SAFE)评测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MMSE、Mo-CA及SAFE评分均有改善,但探究组的改善效果更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好积极心理学理论,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提升社会适应能力,促进预后,临床意义重大。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2-0223-02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常见的精神系统病症,病程长且迁延,进展慢,有较高的复发率。大多数患者存在一定的意识和认知障碍,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造成很大影响,且增加了患者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临床上以抗精神药物治疗为主,并进行康复护理[1]。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和最佳功能状态的,学科,培养个体积极品质,提升适应能力。本文主要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积极心理学应用情况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70例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研究中,均通过临床症状、颅脑检测、精神评估等确诊,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均处于稳定或恢复阶段。排除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智力障碍、难治性精神病症及不配合等患者,对此项研究知情并同意。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探究组,35例,男女患者比为19:16,26~59岁,平均(37.4±3.2)岁,病程1~7年,平均(2.9±1.2)年;对比组,35例,男女患者比为20:15,24~60岁,平均(38.8±3.0)岁,病程2~7年,平均(3.0±1.4)年。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病程等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研究。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积极的抗精神病治疗及护理,待病情稳定后进行康复护理,对比组进行常规护理,主要是常规宣教、病情监测、组织活动、运动锻炼等。探究组同时应用健康心理学进行指导,具体包括:

(1)组间护理小组:建立由护士长、3名临床经验丰富主管护师、护士组成的护理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统一接受积极心理学理论培训,学习和掌握理论基础和应用技巧,由组长以理论为指导,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病情等构建个体化护理的方案,包括护理内容、流程,并进行集中讨论,确定护理项目、操作标准。

(2)护理方案制定及实施:责任护士要主动和患者面对面交流,通过症状量表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制定针对的护理方案:①第1~2周引导患者更好的认识自我,进行集中的认知宣教,以引导患者进行自我疏导,可通过角色扮演全面、理性地认知自身,以便患者更好地建立积极自我观念;②在第3~4周引导患者感恩、感受生活,珍爱生命,并播放和学习以感恩和珍惜生命的音乐、影视等作品,以激发出患者内心的感恩心理,珍爱生命,通过积极态度来展现自我价值;③第5~6周引导患者更好地感悟亲情,促进患者亲友探望中能够积极、得当的互动,以感受和深化亲情;④第7~8周则以建立希望和自信为导向,播放积极乐观、励志的音乐、影视作品,组织患者集体阅读励志类文学作品,并进行交流会,以帮助患者逐步建立治疗信心,并要激发出患者对美化生活的热烈期望。

1.3效果评价

采用Mo-CA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认知功能,30分满分,分值越高越强;并应用MMSE量表评测患者的精神状态,包括定向力、记忆力、计算力、注意力、回忆力等方面,

30分满分,分值越高越好越强。此外,应用采用SAFE量表评测患者护理前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共76分,分值越高能力越差。

1.4统计处理

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均数和标准差(x-±s)表示计量数据,以t予以检验,P<0.05表示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通过2个月的护理,两组患者MMSE、Mo-CA及SAFE评分均有改善,但是探究组整体改善效果优于对比组,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如表1。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0.05;两组护理后比较,#P<0.05

3.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恢复阶段会出现抑郁、焦虑、自我效能感低等负性心理[3]。此种消极心境对患者康复有很大影响,且可能引起复发。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出,即便是存在心理病症患者,也不单单在于纠正缺陷,更需要减轻痛苦,消除烦恼,更需要愉悦和快乐。所以,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康复护理中应重视积极心理的建设。

本研究中,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以矫治精神分裂症患者内心自我认知为目的,以改善患者积极心理为目标,以情感控制、情绪调节、积极人生观、良好社交能力等为积极心理的干预主题,通过团体讲座、角色扮演等方式,对探究组患者进行提升理性认知、激发感恩生命、积极生活等为主题的康复护理,患者的认知、精神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均显著改善,优于常规康复护理的对比组。与江艳霞等人的研究报道基本一致[4]。

综上而言,将积极心理学理论应用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护理中,有助于提升患者认知功能,促进康复,值得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刘永瑞,荣志宏.积极心理学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152.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1.

[3]宇虹,周郁秋,王丽娜,等.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支持性干预方案的简单效应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6):1-6.

[4]江艳霞,银华,夏淑慧.积极心理学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6,36(6):791-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