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活动课程化研究与实践的一点做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社团活动课程化研究与实践的一点做法

曲洪强

曲洪强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中心小学261400;满金玉山东省莱州市沙河镇中学261400

周二下午大课间,伴随着一曲优雅的“高山流水”古筝曲,安静的校园开始活跃起来,每个教室前都排起了几列队伍,学生们有的拿着草编,有的拿着足球,还有的穿着太极服……他们奔向各自的活动场地,快乐洋溢在每个孩子的脸上。在计算机教室前,教师早早等候在门前,学生们列队有序进入教室,打开电脑,开始了自己的动漫设计之旅。这是我校开展的社团活动的一个缩影,也成为学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两年来,我们的社团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精彩纷呈,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作为参与规划并负责信息技术社团活动的老师,我愿把我们社团的一点做法与各位分享。

一、活动内容课程化——“学什么”是我们建团初期面临的第一个难题

新课改的根本理念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认为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有独特个性的人,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我们社团活动的目的之一就是发展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潜能。我们认为学校课程要体现学校育人理念与特色教育,面向生活。为此,我们的社团活动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分析学生的已有基础、主观愿望、学习兴趣,力求把课程的开发建立在多数人需求的基础之上。为了让每位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得到充分发展,我们在选择内容的时候,设计了调查问卷:你已经掌握了哪些信息技术知识?你最喜欢的信息技术内容是什么?我们的社团就要开学了,你想学什么?

从收集上来的问卷看,多数孩子喜欢动漫与益智小游戏。报名参加社团的学生虽说具有一定的基础,但大多数是抱着“玩”的心态来的,他们更多关注的是游戏和网络。如何既能满足学生“玩”的心态,又能让学生体验到动手实践和创意无限的快乐?于是Scratch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它编程就像搭积木,只需动手拖一拖,把孩子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只要你有好的创意,只要你愿意动脑、动手,短时间内完成一件有趣、好玩的作品并不是什么难事,还能为今后学习程序设计打好基础。经过老师们的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了我们的社团活动内容为《趣味编程——Scratch》,并将我们的社团命名为“小小设计师”社团。

进入第二个学年,我们面临的问题仍然是没有教材,一切要靠自己开发,原有社团活动课程出现了“瓶颈”问题。所以我们再一次设计了调查问卷,广泛听取老师、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确立了下步教材的编排思想,精益求精,开阔思路,拓展教材。从简单的单场景动画向多场景动画发展,从单纯的技术制作向情景设计发展,突破原来的“原样照做”,强调学生的创意,接着开发出了第二套教材。两套教材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教材的编写体现了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特点,社团课程体现出序列性。我们根据学生的活动,对课时内容及时进行调整。教材做为循环教材进行第二轮使用修改,几经易稿。学校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对每套教材进行细致的审查,并送印刷厂印制了彩印版教材。

我们的课程在活动中得到检验,在活动中不断完善,在2015年山东省优秀课程评选中被评为优秀课程。

二、课堂活动多样化——“怎么学”是我们面临的又一个难题

如果像其他作品教学一样,把软件的命令、菜单、功能从头教到尾,让学生死记硬背,不但学生的作品没有创新性,而且可能会把一大批学生吓跑。经过分析,我们认为,社团活动应体现“活动”与“自主”,在Scratch教学中,学生能自己看懂的就不讲,一定要讲的也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讲,多让学生自己分析作品范例,利用Scratch网站上提供的优秀作品范例及软件本身自带的多种类型作品范例,在研究和解剖范例中学,在做中学,在玩中学。教师只讲一些易错点、关键点和提升点。

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尝试,我们摸索出一套Scratch社团活动的初步流程。1.体验动漫,激发兴趣。2.小组合作,探究交流。3.付诸实践,完成作品。4.作品展示,交流分享。5.拓展延伸,自由创作。

随着研讨的深入,我们探索出了作品欣赏课、竞赛评比课、作品展评课等不同课型,我们还鼓励学生教学生,学生有了自己独特的想法可以提前向老师申请,下节课由该生做为主讲,向其他学生讲讲自己的设计。和课堂教学一样,展示和评价也是Scratch社团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组织校内竞赛、作品展评等多种活动,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极大提升。

三、社团活动制度化——“如何让活动持续、有序开展下去?”这是我们面临的第三个问题

社团是学生自愿参加的群众组织,社团活动有别于课外活动,学生实行“走班制”,30多个班级同时开设,没有制度的保障很难做到有序开展。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开课前进行了动员大会,期间进行推门听课、研讨交流,学期末进行总结表彰,营造出浓厚的教研氛围。

首先,我们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1)2013-2014学年是开发阶段。(2)2014-2015学年是推进阶段。(3)2015-2016学年是提升阶段。其次,我们为自己制定了相关规章:课程安排做到“四定”。一是定时间;二是定地点;三是定内容;四是定团员。活动管理做到“五要”。一要有自己的二次备课;二要研究社团活动教学;三要形成过程性材料,收集代表作品,参加各级比赛,定期展示成果;四要走出校门,加强与周边学校的交流,邀请专家讲座,争取家长的配合;五要加强研讨,总结活动经验,拓展活动思路,提高活动成效。

一路走来,一路收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社团建设工作逐渐完善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并不满足,我们仍然处在一个探索尝试阶段,相信随着探索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小小设计师”活动课程会更加科学规范,社团活动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