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肺部感染合并肺不张的系统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肺部感染合并肺不张的系统评价

马朝燕龙仁贵江秀萍罗义

(广汉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四川德阳618300)

【摘要】目的:观察评价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肺部感染合并肺不张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8年期间接收肺部感染合并肺不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划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均实施解痉、化痰、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60例患者于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经不同方案治疗后,两组患者病情均得到相应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60例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肺部感染合并肺不张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方案,具有着确切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强化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值得综合应用推广。

【关键词】肺部感染;肺不张;纤维支气管镜;疗效

【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5-0130-02

肺部感染属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具有进展快、致病诱因复杂等显著特征,且病期易产生肺不张等合并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干预,将导致患者呼吸衰竭、心脑血管等并发症,最终危及患者生命,亟待临床关注重视[1]。本研究为选择肺部感染合并肺不张患者适用的治疗方案,纳入了我院2016年9月以来收治的120例同病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别实施了常规治疗、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方案,并对不同方案下的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展开了综合比较,现将研究结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呼吸科2016年9月—2018年期间接收的120例肺部感染合并肺不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20例患者均经X光或胸部CT明确诊断为肺部感染合并肺不张症状。依据120例患者的治疗意愿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60例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31例,年龄35~74岁,平均(61.5±11.5)岁。对照组60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30例,年龄34~76岁,平均(62.1±10.8)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本研究120例肺部感染合并肺不张患者入院后,均及时开展影像学、病理学检查相关工作,遵循患者、家属意愿实施治疗分组。对照组均实施常规治疗方案,给予低流量吸氧同时,给予解痉、化痰、抗感染治疗,必要时实施人工气道通气治疗[2]。

观察组60例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开展病变部位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具体即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下,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经鼻或口插入纤支镜,吸净各级管腔内分泌物,送检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依据影像学结果在病变部位注入37℃的生理盐水进行反复灌洗,25mL/次,直至吸出液不浑浊,每周灌洗2次,治疗中患者若有胸闷及紫绀等不适反应需暂停操作,予以吸氧缓解后继续治疗[3]。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水平及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分析情况(Pa02、PaC02、Sa02及pH)差异。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咳嗽、咳痰、肺部炎症消失时间,WBC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疗效评价共分为有效、无效2级标准。有效:患者各项症状、体征显著好转,PaO2上升>10mmHg,PaCO2下降>10mmHg,影像显示肺基本完全扩张;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未见好转,动脉血气分析无明显改善,影像显示肺无扩张。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均纳入SPSS19.0软件作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均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水平对比

本研究两组患者康复指标比较可知:观察组60例患者的咳嗽消失时间为(11.3±3.2)d、咳痰消失时间为(12.5±3.3)d、肺部炎症消失时间(17.4±3.5)d、WBC恢复正常时间(11.8±2.8)d,平均住院时间(19.5±2.7)d;组内治疗有效患者58例(96.67%),无效2例(3.33%)。相比对照组60例患者的咳嗽消失时间为(13.4±4.2)d、咳痰消失时间(15.2±4.7)d、肺部炎症消失时间(19.6±5.3)d、WBC恢复正常时间(15.9±5.3)d,平均住院时间(24.5±3.7)d;组内治疗有效患者共51例(85.00%),无效患者9例(15.00%)。综上可知,观察组患者各项症状消失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患者,且总体疗效水平也显著较好,组间差异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情况比较

本研究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比较可知,观察组60例患者治疗前的各项动脉血气指标相比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经治疗后,组内患者的各指标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60例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基于肺部感染合并肺不张患者病情角度考虑,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改善患者肺通气、换气功能是为治疗关键。常规解痉、祛痰、抗感染治疗虽可相应改善患者呼吸功能,但却无法定点清除支气管内痰液、分泌物,临床疗效欠理想。随着现代医疗技术发展,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逐渐成为临床常用方案,通过纤支镜直视下定位目的病灶,借助灌洗操作有效清除气道分泌物,可快速达到患者通气、换气功能改善的目标,具有操作快速简便的特征,且灌洗液可形成呼吸道刺激,诱发患者咳嗽反射,从而促进患者肺部扩张[4],具有较好的治疗应用价值。

本研究两组患者治疗结果比较可知,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的观察组60例患者,其各项症状改善时间、总体疗效水平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60例患者,由此表明了支气管镜治疗肺部感染合并肺不张患者的适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但需要注意支气管镜治疗期间,需做好患者相关并发症预防工作,避免检查期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镇静后通气量下降引发的患者低氧血症风险,需尽可能缩短检查时间,对存在心肺功能障碍患者应作心电图和血氧饱和度监测,肺功能较差患者避免使用镇静剂,并在检查期间给予吸氧处理。同时,围绕患者感染、发热预防、处理方面,需注意每次检查前后,严格消毒纤维支气管镜,存在肺部感染患者需在检查前、后应用抗生素药物治疗,以此有效确保患者的支气管镜治疗安全性,强化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波,齐俊玲.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肺部感染合并肺不张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7,(22):141-142.

[2]李挺.纤支镜灌洗与常规治疗重症肺部感染合并肺不张137例对比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5,(6):1105-1107.

[3]马旭辉,陈国栋,楼晓芳.急性重症肺部感染合并肺不张老年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的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3):611-612,620.

[4]范江花,张新萍,胥志跃,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肺泡灌洗术在重症肺部感染中应用意义[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5,(7):449-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