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中做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在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中做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建议

王利

讷河市国土资源局黑龙江省讷河市161300

摘要:近年来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指出了从正确设计、精心施工、合理运行这三方面入手,才能使项目具有示范效应,进而能带动周边村群众积极整治老农田,完善水利基础实施建设,管好、用好已建工程,使其发挥工程效益,并据此提出了几点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顺利实施的建议。

关键词:土地综合整治;农田水利;工程;建议

1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存在的问题

1.1工程进度慢

因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工程多是斗渠一下田间工程,是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和使用,且投资方式与其它工程不一,国家只需投资一定的材料费和一定的机械费,农民还得按土地综合整治后分配的面积投工投劳去修建,多数农村没有集体资金,受农户经济条件制约,一家一户收缴困难,而村委会(用水户协会)又无法按时筹措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施工队因资金短缺无力支付民工工资,进而就不能正常进行修建工作,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导致工程不能按期完工,当年不能发挥效益。

1.2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理不够完善

建设新农村形势下,我国农村小型的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管理体制运行的效率较为低下。

1.3水利工程建设中工程建设不够规范

在当前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很多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不仅招标的具体流程不够规范,甚至有些工程建设根本不进行招标,而是直接由地方政府的领导下派指标。职工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往往对上级的检查持应付态度,在工期倒是马马虎虎地投入使用,从而增加了水利工程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质量问题发生的概率。

2应对的措施

2.1正确设计

2.1.1以水资源供水能力确定项目区水利工程的输水方式

项目区水利工程设计主要包括桥、涵、路、闸、井、堤坝、渠、管道等,采用渠道输水还是管道输水,不仅要充分结合项目区的土质现状,而且要倾听地方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农民的用水习惯,多做不同输水方式的宣传引导工作,决不能以行政命令搞一刀切,如项目区有稳定的地表水源,应优先利用地表水适当降低机井的布置,增设灌溉水渠工程,如项目区地下水埋深较浅,提取地下水成本低,应合理开采地下水,就要多考虑低压管道输水,如项目区地下水埋深较深,不具备提取地下水条件,就要以渠道工程为主管道工程为辅进行布置设计。

2.1.2以行业设计规范严格各项设计

严格按行业设计规范来确定项目区工程的输水方式,渠道衬砌是传统的地面输水方式,农民易于接受,而低压管道输水在该县其他灌区都有应用,因此,布设管道工程时一定要考虑渠道的水质,切不可把管道工程布置在渠道经过村组且水质不好的渠道上使用,因即使在管道进口段设计了沉淀池,制作了栏污栅,加装了过滤器,但在实际运行当中,还是不方便,既增大了劳动强度,有时还会有管道输水不畅的问题。管道出水栓要设计合理,切不可为节省投资而减少出水栓,至少保证每相邻两块地有一个出水口,尽量不使用以输水袋移动输水、轮流倒换输水帽的方式进行输水,这样既增大了劳动强度,也不方便农民群众的用水,总之,没有合格的设计,就不会有合格的施工。因此,要充分把好项目规划设计和工程施工设计关,做到既科学合理又有效实用,避免项目区出现前期投资少、后期运行难等问题。

2.2精心施工

2.2.1按照设计标准和要求开展渠道开挖工作

未经批准不得改变工程设计,不得进行工程变更,不得降低工程标准,尤其要注意土地经过平整后,渠线多布置在扰动过的地基上,挖方工程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的设计尺寸控制开挖,不得随意超挖、欠挖,对软化和淤泥地段要换基或挖到砂砾层。填方工程首先应将基础部分的草皮、树根、淤泥等杂物清理干净,然后用砂砾石混合料填筑,在填筑时要严格控制填土厚度,层铺层夯,严格控制填土含水量,干湿适宜,手捏住以不浸水、不散开、略开裂为宜,填土接头处要进行刨毛处理,人工夯打不超过20cm,机械碾压厚度每层不得超过40cm。渠线初开挖后,还要分段用水浸润,待所填地方塌陷坐实后,再分层夯实,这道工序切不可忽略。

2.2.2加强衬砌渠道的材料检查工作

在砂石骨料制备中,所采集的大卵石要满足主要质量标准,做到“三要三不要”,即一要石质坚硬,二要满足设计尺寸(直径不小于20~25cm),三要表面干净。一不要风化、裂缝石,二不要圆蛋、旱滩石,三不要附裹泥浆、水锈等其它杂质的石料,砂、砾石以及砼浇筑用的细砾石全部用符合《水利项目施工规范》的骨料。砼预制块要满足强度和规范要求,不论是预制块衬砌,还是卵石衬砌,衬砌前先对各种骨料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放线衬砌。

2.2.3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工作

在工程施工阶段,监理人员应进驻施工现场,按照农业综合开发相关政策规定,根据行业相关标准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查等形式,按作业程序即时进行建设监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必要时书面下达工程暂停令及复工令,还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义务监督员的作用,确保工程质量。

2.2.4加强洒水养护工作

渠道在衬砌当中和整个工程完成后,必须加强洒水养护及覆盖草帘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工作,经常保持渠道和建筑物湿润,如果洒水不及时就会造成裂缝、脱皮,降低工程质量。

2.2.5要做好工程验收工作

凡在各道工序检查验收中发现不符合设计标准的材料、单位工程,要及时整改,严格执行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原则,严把质量关,决不留后遗症,工程完工后,要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受益村群众代表、义务监督员和水利管理单位共同验收评定,对完工工程建档立卡,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

2.3合理运行

2.3.1明确管护责任,落实维修管护资金

因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水利工程多是斗渠一下田间工程,是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和使用,鉴于民乐县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民收入偏低,村积累缺乏,随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劳动工资水平持续上涨,农田水利建设的成本越来越大,土地流转后,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严重,农田水利建设劳力不足、成本增大的制约因素更加突出,加之地方资金配套压力较大,农民主动参与水利设施养护和维修意识淡薄、缺乏积极性,要确定管人进行维修或管护就要付给一定的报酬的实际情况。按照“谁受益、谁投资、谁管护”的原则先明确管护责任,再落实维修资金和管护报酬,引导农民根据“一事一议”的政策,有收益农户按分配的面积,适当出一点,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和村集体经济在统一协调上的作用,适当投一点,通过政策、资金、技术的扶持,推行目标绩效管理,才能起到应有的维修管护作用。

2.3.2健全管护制度,发挥农民用水者协会的作用

依照《水法》《甘肃省水利工程管理办法》及村规民约,克服“重建轻管”的思想,健全管护制度,对跨村的工程可按受益面积分摊后划段承包管理,推广农民参与式管理,充分发挥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管理职能,加大对破坏工程设施的惩治力度,做到“谁破坏、谁维修”,情况严重者,移交司法部门可承担一定的法律刑事责任,最终达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的目的。

3结束语

在土地整理时,本着系统规划、联片治理、统筹推进的整理原则,以保证渠道工程质量和安全,把正确设计、精心施工、合理运行这三方面应用到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每个环节上,就会使项目具有示范效应,进而能带动周边村群众转变传统观念,积极整治老农田向标准化条田迈进,使其能够精心修建水利工程,达到提高水的利用率目的,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使其发挥工程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平.对古浪河灌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建议[J].甘肃农业,2014,12:57-58.

[2]刘恬.潼南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管护研究[D].西南大学,2014.

[3]罗琳.河北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绩效评价实证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