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图书馆图书资料的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探讨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图书馆图书资料的管理

许二玲

(海南儋州市图书馆,海南省儋州市571700)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和民生的各个方面。图书馆书籍资料的管理模式也随之逐步改变,网络化、智能化已成为现代图书馆资料管理的新要求和新趋势。调查发现,过去传统的图书数据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已然无法适应当前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新的信息生态改变了内容形式、通信手段和信息资源的利用,同时改变了图书馆图书资源服务的技术手段,从根本上重塑图书馆的资源服务模式,传统的图书馆资源服务模式难以满足读者的图书服务需求。因此,图书管理的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

关键词:网络环境;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

1网络环境下加强图书馆图书资料的管理的意义

1.1有利于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提高图书管理效率

在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中,图书馆更多的是在发挥其对图书的收藏功能,读者想要借阅图书只能自行查找所需图书,这种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十分麻烦。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图书类目繁多,这就使得借阅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筛选图书,浪费了大量时间与精力。网络技术应用到图书管理中有效地解决了这一突出问题。现在借阅者只需要在图书馆网络系统中搜索关键字、词便可以迅速查到相关书籍的信息,包括图书的内容简介、目录、馆藏数量等。如果借阅者想要借阅某个作者的作品或某个指定刊物,可以直接在网络系统内查询图书存放位置,借阅者便能够直接去相应位置进行查阅。同时,在借阅者所需图书的周围存放的都是内容类似的图书,极大地满足了借阅者的需求。虽然网络技术在图书管理中具有多重优势,但是在图书管理的工作实际中要坚持传统图书管理模式和新型图书管理模式并行,各取所长。

1.2有利于实现各类网络资源的有效整合

跟图书馆中原有的知识资源相比,网络里蕴含的信息知识更加广泛,更为丰富。网络资源包罗万象,其中包括了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学科,与不同的语言。网络技术不但在国内深受欢迎,在国外各个国家也存在着不可缺少的重要地位。从而使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变得更为广泛,信息知识也分别存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计算机网络里。除了使用本地图书馆里面有限的信息资源,人们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先进性,额外的接收到各个地域的有效资源。相较于实体图书馆的地方限制,网络信息中含有的数据库知识更加的丰富。在扩充丰富的图书资源的同时,网络系统可有效地将不同资源进行整合,然后形成出一个综合性之较强的信息系统,使人们可以更好地体会到文化和知识的博大精深。

2图书资料管理的现状分析

良好的管理利于增强图书馆在同行中的竞争力,也会受到更多读者的青睐,带来更大的收益。但结合大多数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来看,图书资料的管理很大程度上还侧重在传统的管理方面,即实体书籍为主,实体的阅读空间为主,也就是我们常去的图书馆。对于图书馆的网上经营,以及线上的数字资料的传阅涉及面非常狭窄,这一方面说明对于图书资料的整理需进一步拓展经营范围,另一方面也说明需要进行相关数据资源的购买与构建,促进图书馆的现代化经营。学界更多关注图书馆的图书资料管理,对于其他类型的图书馆涉及较少。在图书资料管理方面,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学术论文数量庞大,但是具体指导图书资料管理实际操作的成果相对缺乏。图书馆的管理领域较少把追求先进性,作为自己的工作重点,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改革,很多时候是迫于无奈。

3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图书馆图书资料的管理

3.1创新图书馆质量管理机制

(1)加强图书馆图书工作者顶层设计

为进一步加强图书馆图书管理者意识形态工作,促进图书管理各单位严把出版导向、提升出版质量,成立了自上而下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和编辑工作委员会,旗下各图书管理人员、各图书工作室要加强对网络环境下图书管理工作的认识。强化了顶层设计,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增强上下联动,切实将图书管理导向把关和质量管理落到实处。

(2)加强图书管理各方协调一致

一是要学会共生管理。应对新挑战,出版社、经销商和图书馆三方需要努力构建一个共生的和谐生态系统。加强技术、信息、产业的融合,每一个行业参与者在自己生长的同时也要努力帮助别人生长。二是行业治理。针对低价中标、合作缺乏连续性等问题,加强行业自律,馆配行业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服务标准;加强行业联盟建设,把行业规范起来;推动引入网上书店平台、纸电同步、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满足图书馆的实际需求,最终提高服务读者的水平和质量。三是企业治理。在互联网时代,要主动走融合发展的道路,学会图书馆管理新时代的新导向。

3.2优化升级现阶段的图书资料管理模式

随着图书资料的日益增多,对于图书资料的管理也较为繁琐。但网络技术的出现使得对图书资料的管理不再是那么的繁琐,相反的变得相对容易起来。一方面,通过对现阶段图书资料的管理模式的再优化,使其在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也要达到对图书资料的完全覆盖、检索速度有实质性的提高。另一方面,需要对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其掌握一般的在线图书管理技能,并且能够熟练应用到实地的管理工作之中,强化图书管理资料人员的责任意识,培养其在网络环境下的服务意识,真正做到在线图书管理与人员管理工作的协调统一,提升图书管理工作效率,优化图书资料的管理效果。在服务器上搭建一个WEB服务器,将图书馆服务器登记并配置成Internet服务器,实现图书资源的全校共享,学生用户可通过微博浏览器在线访问图书馆资源系统,同时访问最新的图书资源信息。如图1所示,图书书籍扫描:可将各类A3/A4尺寸的书籍资料通过平板连续自动侦测扫描,转化成电子图书资料信息,既节省扫描等待时间,又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其中,照片、档案等信息的精确扫描:可将书册、照片等较厚的档案资料通过平板扫描的方式专户长电子档案资料,有效的保证原档案信息的高精度信息。

图1图书馆书本扫描管理方案

3.3加强数据库建设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过程当中,应当加强文献数据库建设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图书馆管理工作实现现代化与数字化,图书馆资料管理过程之中,需要工作人员构建标准化与通用化数据库,通过数据库促使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另外,针对图书文献数据库进行整合过程之中,还需要相关人员遵循规范及标准对数据库进行整合和完善,除此之外,还应当促使数据库兼容性以及共享性得到增强。另外,图书馆信息资料管理过程当中,还应当针对纸质资源进行管理,要创造条件实现由纸质文献逐步转变成为电子文献资料。另外,图书馆之中存在部分纸质文献资料较为珍贵,同时具备较大收藏价值,为了实现对资料妥善保管就应当通过文字识别、文字扫描等方式将纸质文献资料转变成为数字文献资源,可以将其储存到硬盘或者光盘当中,进而提升资料管理水平。

4结束语

综上,应用网络技术及理念提升图书资料管理水平、服务水平,提升工作效率,首先要求管理者转变自身意识,了解信息化带来的收益,创新图书馆质量管理机制、加强数据库建设等工作,提升工作质量,为读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提升图书机构运营效益。

参考文献

[1]郭晓风.互联网+环境下的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分析[J].大众文艺,2018,03:183-184.

[2]张先曦.网络时代县级图书馆图书资料的管理创新问题初探[J].科技经济导刊,2017,13:209+207.

[3]郭素花.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中的问题与应对[J].大众文艺,2018,02: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