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例产妇硬膜外麻醉微量泵镇痛观察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1

80例产妇硬膜外麻醉微量泵镇痛观察分析

李莉鞠杰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161005

摘要:本文经硬膜外腔匀速注入布比卡因及芬太尼镇痛液,进行术后镇痛与传统的哌替啶镇痛法比较,用药少,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轻,对产妇产后恢复无影响,可使产妇安全度过剖宫产术后恢复期,安全性高。

关键词:剖宫术;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分析

麻醉是手术中一个很关键的环节,目前国内经常采用的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麻醉:麻醉师通常都会在胸椎第3、4节之间,轻轻插入一根硬膜外管。药物经过管子缓慢释放,准妈妈依然保持清醒状态,但痛觉消失。这种麻醉方式的好处非常明显,而且术后可以保留麻醉管,并配以术后阵痛泵,使药物缓慢释放,可以在术后保留24小时,有效地缓解了术后的疼痛。另外,还有其他几种麻醉方式:如腰麻、全身麻醉、联合麻醉,也可以根据准妈妈和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紧急情况下,麻醉师会使用针剂进行局部麻醉,缩短等待时间,保证将胎儿迅速娩出。选择麻醉方式,必须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并且签字认可。剖宫产术后患者一般都要经历不同程度的疼痛,因而术后镇痛是提高围产期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环节。传统的镇痛是肌肉注射适量镇痛药物,这种方法难以使产妇的疼痛及时有效地加以控制。患者自控镇痛法的镇痛效果良好,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1.一般资料

收集整理2013年1月-2015年11月我院剖宫产产妇80例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选择性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无严重产科并发症、合并症及凝血障碍,无药物成瘾史。两组年龄、孕周、体质量、孕次、剖宫产指征无显著差异。

2.镇痛方法

两组均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术后采用传统方式,疼痛剧烈时采用哌替啶50mg镇痛,可连续用药总量<200mg。观察组术后硬膜外管接一次性微量镇痛泵,镇痛液为0.75%布比卡因15ml+芬太尼0.3mg+生理盐水共同配制成100ml液体,以2ml/h匀速泵入硬膜外腔,术后48h拔管。观察指标包括术后48h镇痛效果、阴道流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泌乳时间及不良反应。并连续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

3.疗效判定标准

按WHO疼痛分级法,将术后疼痛分为4级:0级无疼痛;Ⅰ级轻疼痛可忍受,能正常生活,睡眠不受影响;Ⅱ级中度持续疼痛,睡眠受干扰,需要用镇痛药[1]。

4.结果

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40例病例,显效95%(对照组为75%),观察组有效率100%,对照组为90%。两组产科术后监测阴道流血量、泌乳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生命体征平稳,无尿潴留、发热、切口不愈合等现象。

5.讨论

很多手术,对麻醉方式的要求并不高,只要能让病人不感觉到疼痛就行。然而剖宫产手术对麻醉的要求却特别苛刻,这是由孕妇生理所决定的。腹中的胎儿自己是不呼吸的,胎宝宝需要的氧气全部是靠妈妈吸入氧气后通过胎盘后才能被宝宝使用,而任何不适当的麻醉方式或过量的麻醉药物都有可能会影响到这个过程,危及到宝宝的生命。

麻醉药物会通过两种方式对胎儿产生影响,即直接抑制胎儿呼吸、循环中枢,或通过抑制母体呼吸循环而间接对胎儿产生影响。过量的麻醉药或手术中妈妈出现了因呼吸抑制的低氧血症,都会影响宝宝的氧气供应和代谢废物的排出,直接威胁着宝宝的生命安全。因此,在选择剖宫产麻醉时,麻醉医生必须慎重考虑用药的种类、剂量、时机和方法,以防止对胎儿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2]。

本文采用一次性微量自控镇痛泵,经硬膜外腔匀速注入布比卡因及芬太尼镇痛液,进行术后镇痛,其结果表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哌替啶镇痛法,与对照组比较48h阴道流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泌乳时间及拔除尿管后自行排尿时间无明显差异。国内文献认为术后采用自动控制泵镇痛患者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早,原因可能为术后疼痛减轻,床上运动量增加,进食增加所致。两组均无呼吸抑制、肌无力、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排尿功能、肠蠕动恢复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异。两组伤口均为一期愈合,无伤口感染发生。总之,硬膜外麻醉微量泵镇痛用药少,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轻,对产妇产后恢复无影响,可使产妇安全度过剖宫产术后恢复期。

参考文献:

[1]杜冬萍.静脉和硬膜外PCA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评估.中华麻醉学杂志,2013.8:54-56.

[2]徐华瑞,张雪芹,桑秀利.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麻醉微量输入泵给药镇痛效果观察.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4,19: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