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运营角度探讨宁溧城际(S7)建设中的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07
/ 2

从运营角度探讨宁溧城际(S7)建设中的问题

贺晨

南京宁北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12

摘要:宁溧城际是南京地铁线网中开通的第十条线路,它的开通有效解决溧水副城的交通压力,对完善南京地铁线网的功能和覆盖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确保该线路开通试运营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针对地铁新线建设,从运营的角度给出具体合理的建议,并对如何确保地铁新线开通试运营的方法做出简要探究。

关键词:南京地铁;新线建设;地铁运营

1引言

溧水,作为南京这座重要中心城市的中南部门户,近年来在南京都市圈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宁溧城际是南京地铁线网中开通的第十条线路,它的开通使得南京地铁的运营总里程达到378公里,将有效解决溧水副城的交通压力,满足了溧水副城与南京主城之间的通行需要,方便了溧水与南京主城、禄口新城的联系,对完善南京地铁线网的功能和覆盖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铁S7号线全长30.16千米,其中地下段10.34千米、高架段19.82千米;共设置9座车站,其中地下站5座、高架站4座,日均客流1.2万人次;2018年5月26日,南京地铁S7号线正式开通运营。

2确保宁溧线开通试运营的积极意义

溧水区距南京市中心约50公里,是南京的中南部门户,地处长三角中心位置,是连接上海、杭州、皖南的交通节点。溧水区境内有G25长深高速公路、S38常合高速公路、S55宁宣高速公路、S68溧芜高速公路、S104、S204、S243、S246、S340、S341等穿境而过。铁路方面,宁杭高铁溧水站位于该区境内。位于江宁区禄口街道的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也紧靠溧水区,溧水居民前往机场也较为便捷。但以上交通工具及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溧水居民的出行问题。交通已成为溧水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

2017年底开通的宁高二期是连接南京市和高淳区的一条重要地铁线路,这条线路起自位于禄口新城的翔宇路南站,向南至铜山站后继续南下,进入溧水区所辖石湫街道和明觉街道后,与宁高新通道并线上跨石臼湖,经团结圩,进入高淳城北科技新城,直至高淳站。这条线路的开通意味着南京市的轨道交通已遍布全部行政区。

2018年开通的宁溧城际(S7)线北起空港新城江宁站,经南京空港枢纽经济区、南京溧水经济开发区,沿秦淮大道穿越溧水副城核心区,进入溧水城南新区,南至无想山站。宁溧城际的开通,有效解决溧水副城的交通压力,对完善南京地铁线网的功能和覆盖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该线开通试运营的意义有:(1)促进了运营筹谋策略的高效实施,完善了新线指挥工作的规划与落实。实现了总目标的阶段性研究与运营筹划,明确了各个环节的工作任务。(2)构建了地铁保障队伍,确保了各个领域的交通安全,可对整个线网问题,制定出切实的补救措施。(3)宁溧城际的开通真正实现了各行政区轨道交通的通行,大大提高了各行政区之间的通达性。

3宁溧线客流预测与初期客流现状

客流预测是在城市的总体规划基础上,对未来交通需求状态的量化描述。而客流预测在地铁建设前期工作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宁溧线位于南京郊区,仅在空港新城江宁站与机场线换乘,几乎类似于单线的地铁运营,因此宁溧线客流较难形成累积效应;再加上沿线经过大量乡村,通勤人口较少。出于以上特点分析,初期宁溧线客流预测为3.35万人;中期为8.53万人;远期为17.2万人。

宁溧线2018年5月26日开通以来,至今已一年时间。以2019年5月22日至28日一周该线路的客流量为例,依次为0.97万、0.97万、1.2万、1.02万、1.04万、0.99万、1万人。也即每天1万人左右,远低于客流预测的数量。

4地铁造型与选择

车辆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的限界尺寸会对车站和区间内的建筑物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也会影响车站的建设规模。

鉴于宁溧城际宁高二期溧水段为南京市都市圈轨道交通线路,远期高峰单向最大断面客流预测量为1.41万人次/h,选用B型车是较合适的

B型车3辆编组和5辆编组方案在国内都是较少采用的编组车型,在动力配置、维修保养、采购价格和供货周期等方面并无明显优势,车辆出现故障后需全列停运维修,对本线列车周转影响较大,共享程度较低,列车动力配置、维修不理想。其中3辆编组的动车部分设备复杂,头车重量很大,可能超出轴重限制;列车在定制时,会使列车控制网络的配置增加软件或硬件成本;可拆编并重组的难度加大;中间车辆的两端电气连接必须在车内进行交叉,以实现Mp或Tc车的统一,有较大难度。考虑本线客流水平不高,故本次编组方案研究提出4辆和6辆编组方案;

通过分析,采用初近期分段运营时采用B型车4节编组,高峰小时分别开行6对和13对,能力储备分别为27.7%和24.8%。初期为保证一定的服务水平开行6对车较合理,但近期开行13对车能力富裕过大,建议开行12对车。远期贯通运营时,南京南站~无想山站开行1:1大小交路,小交路于禄口机场站折返,小交路开行30对6节编组的B型车,能力储备13.1%;本工程(大交路)开行15对6节编组的B型车,能力储备20.9%,基本合理。

5地铁车站设计

宁溧城际线路长度为30.2km,车站数共九个,无想山站为线路终点站。无想山站位于南京市溧水区秦淮大道与龙潭路交叉口,无想山北麓,以附近山川——无想山命名。

选取采用车站方案时,认为地下一层侧式车站过街客流使用均不方便,为方便乘客使用,比较方案采用地下二层岛式车站方案。

5.1总平面布置

车站站位同推荐方案,沿规划秦淮路与随园路4个象限设置4个出入口,其中2个出入口各结合设置1部无障碍电梯。车站左端新风井、排风井、活塞风井设置在交叉路口北端路中绿化带内;车站右端新风井、排风井、活塞风井设置在交叉路口南端路中绿化带内。

5.2方案功能介绍

车站地下一层为站厅层,中部为公共区;公共区左端为主要设备管理用房区,右端布置少量设备管理;车站配线区上方预留开发空间,车站最右端设置活塞风道等设备用房。

地下二层为站台层,中部为公共区,公共左端布置混合变电所,右端布置少量设备用房,车站最右端为配线区。

5.3方案功能及技术经济比较及结论

经综合比较,考虑到工程投资且本站为永久终点站的条件下,推荐采用推荐方案。

6确保地铁新线开通试运营的措施

6.1严格遵守施工工期规定

地铁施工关键节点规定包括:洞通、轨通、电通、冷热滑、试运行及土建、设备等提交运营等方面。在宁溧线建设全生命周期过程中,2017年10月实现洞通,2017年11月先后实现轨通和电通,2017年12月下旬完成冷热滑,2017年12月31日宁溧线开通试运行。

6.2运营板块介入新线工作

宁溧线建设过程中,运营板块就积极参与了提前介入工作,这项工作是设备完成安装和单机调试后的重要工作,是运营人员学习、设备掌握的重要环节。以宁溧线为例:2018年元月1日起起运营接管调度权;2017年12月18日至2018年元月2日先后完成九个车站的管理权接管,2018年3月完成溧水车辆段的管理权接管。2018年5月26日宁溧城际开通试运营。

这项工作的积极意义包括:(1)辅助开展综合联调;(2)完善系统设备功能的验收;(3)单系统调试的参考。运营板块提前介入的核心是以运营为主,以组织设备厂家配合开展单系统功能验收为基础,对重要的功能及数据进行全方位测试,使工作人员提前熟悉现场设施,并安排专业工程师对图纸、现场施工、隐蔽的工程封口进行现场跟踪调查,将自身融入到新线建设中,为后续运营及维护工作打下基础。

6.3重视开通后的运营管理工作

开通后的运营管理工作主要针对设备管理层和基层人员管理两方面来开展,重点针对新线设备的故障来进行管理,对设备开始的每一个故障都需进行统计分析,对高频发性的设备故障应予以重点分析。

7结论

地铁是一次性工程,且具有不可逆转性,因此在宁溧线建设过程中,吸取了过往若干条线路建设的经验,树立了长远的运营服务理念的思路。本文就南京地铁宁溧线开通和地铁新线建设与加强地铁新线管理措施做了简要的概述,为宁溧城际进一步良好运营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梁广深.地铁设计中的几个热点问题的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0(2)

[2]黎栩烽.浅析如何有效降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成本[J].科技风,2017,(25)

作者简介

贺晨(1985—),男,汉族,江苏扬州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主要从事地铁新线参与及筹备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