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师范学院大学生诚信现状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9-19
/ 2

六盘水师范学院大学生诚信现状调查

周才金朱兰但家荣郭新杰

周才金朱兰但家荣郭新杰六盘水师范学院553001

摘要:高校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诚实守信教育又是道德建设的重点。在六盘水师范学院大学生中开展诚实守信教育,必须通过具体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努力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增强大学生的诚实守信意识,规范大学生的诚信行为,提高大学生的诚信品质。

关键词:大学生诚实守信现状调查

诚实守信是公民做人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是一个社会正常秩序赖以存在的基本保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从而引起不少诚信问题。本文通过对六盘水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诚信现状的调查,探索大学生的诚信现状、原因及影响因素,为构建大学生诚信管理体系提供借鉴。

一、调查情况说明

本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法,抽取了2010级部分在校专科大学生,共计458人。共发放调查问卷458份,收回450份,获取有效问卷425份,有效问卷率为92%。调查问卷测试题目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学习方面的诚信;道德品质方面的诚信;经济生活方面的诚信;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诚信等。

二、调查结果统计

1.学习方面的诚信。在如何看待考试作弊的问题上,有58%的学生表示痛恨,有26%的学生表示可以理解,有16%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在如何看待作业抄袭的问题上,有59%的学生选择反对,有33%的学生选择不赞成,但也不会制止,有8%的学生选择无所谓。在如何看待上课请人报道的问题上,有67%的学生表示从来不会,有22%的学生表示可以理解,有11%的学生表示无所谓。

2.道德品质方面的诚信。对于你认为自己是否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的看法上,有34%的学生选择自己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有61%的学生选择自己基本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有4%的学生选择自己不是诚实守信的人。对于大学生在毕业求职简历中的注水现象,有56%的学生选择不应当,有29%的学生表示可以理解,有15%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对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违约行为,有57%的学生选择不应当,有32%可以理解,11%的学生选择无所谓。

3.经济生活方面的诚信。在大学生偿还助学贷款的问题上,有67%的学生选择要按时偿还助学贷款,有23%的学生选择因某种原因拖欠助学贷款,可以理解。有10%的学生选择能不还就不还。在拖欠学费的问题上,有86%的学生选择要按时交纳学费,有9%的学生选择校方催促时再交纳,有5%的学生选择能拖欠则拖欠。在借用物品不还的问题上,有69%的学生表示很生气,有7%的学生表示无所谓。

4.人际交往方面的诚信。在谁是你最信任的人的选项上,有39%的学生选择家人,有46%的学生选择朋友,有8%的学生选择网友,有7%的学生选择老师。在如何看待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选项上,有57%的学生认为是真诚的,有34%的学生认为是相互利用,有9%的学生认为是虚伪的。在诚信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的选项上,有56%的学生表示影响很大,有25%的学生表示影响不大,有19%的学生表示不影响。

三、对提高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的建议

1.加强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培养大学生高度的社会感和责任心

诚实守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大学生只有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奠定立足现代社会的道德基石,才能成为高素质的人才,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2.加强学校诚信教育,构建诚信校园

首先,要高度重视诚信教育在想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要改变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把诚实守信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体系中,并贯彻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去。其次,要改进诚信教育的方式。诚信教育并不是脱离实际的闭门思过,而是要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3.加强大学生诚信制度建设,规范大学生诚信行为

建立大学生诚信奖惩机制,对诚实守信的大学生进行表彰,同时予以物质奖励。在制度上保证诚实守信的大学生能够得到回报,以此激发大学生维护诚实守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加强大学生的诚信舆论监督,形成良好的诚信氛围

加大诚信宣传力度,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积极营造和谐的校园诚信氛围。可以通过校内广播、学校报刊、宣传栏、网站、诚信知识竞赛等途径,让大学生从中受到启迪,使他们在不自觉的过程中自然形成了良好的道德观念。

四、结束语

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到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大学生要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自觉加强诚实守信道德建设,把诚实守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

参考文献

[1]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1,57—58。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104—105。

[3]侯申华诚信恐慌[M].北京:中国工商联出版社,2004,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