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片疝补片治疗股疝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平片疝补片治疗股疝的临床研究

盛雪立

盛雪立

江苏省宜兴市徐舍医院普外科214241

摘要:目的探究平片疝补片治疗股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4年3月-2013年3月30例股疝患者,给予这30例股疝患者无张力疝修补术,并加以平片疝补片治疗,对患者的经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住院时间、复发率等比较分析。结果股疝患者经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为59.86±2.58分钟,均治疗成功,无1例患者存在顽固性疼痛、异物感、麻木感。平均住院时间为6.25±1.22天,无1例患者出现复发的情况。结论给予股疝患者无张力疝修补术加以平片疝补片治疗,其效果较好,并发症少,并且患者经治疗后的复发率较低。

关键词:平片疝补片;股疝;效果

股疝多发于女性当中,其对患者的生活治疗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治疗股疝的方法很多,其中主要包括传统的张力修复术、无张力修补术以及腹腔镜修复术[1]。本文主要对2004年3月-2013年3月30例股疝患者实施平片疝补片治疗的效果作分析,具体报告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4年3月-2013年3月30例股疝患者,患者年龄在30岁-50之间,平均年龄为40.25±3.69岁,其中男性患者2例,占6.67%,女性患者28例,占93.33%。单侧直疝患者占8例,单侧斜疝患者占15例,复发股沟疝患者占4例,双侧疝患者占3例。其中存在1例患者伴有冠心病,3例患者伴有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入院前均有用力过度史以及股疝处剧烈疼痛等症状。

1.2方法

这30例股疝患者均给予硬膜外麻醉,实施无张力手术治疗,于患者的腹股沟区作约6厘米的斜切口,切开患者的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避免切除女性患者的子宫圆韧带、男性患者的游离精索。切开患者的腹横肌膜时,要对患者的腹下静脉以及动脉进行保护。在患者的耻骨结节下方找到患者的疝囊,并对患者疝囊的类型进行鉴别,将疝囊与腹膜分离。切开患者疝囊的颈部,将疝囊切除,并进行修复腹膜[2]。

根据患者切除疝囊缺损区域的大小,进行平片疝补片的裁剪,将其放置与患者需要修补的区域,并将采用1号丝线将平片疝补片固定,防止平片出现移位的情况,平片疝补片覆盖的位置包括股环处、外环口。修复结束后,缝合患者的腹外斜肌腱膜、复合筋膜,并重建外环口。缝合切口,并使用抗生素,以防患者出现感染的情况。

1.3观察指标

对这30例股疝患者经手术治疗的时间、成功率、疼痛、住院时间以及2年内复发情况进行观察分析[3]。

1.4数据处理

30例股疝患者中,其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情况的研究数据,均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录入到SPSS20.0软件中,进行统计数据处理,以数据上下浮动5%作为可信区间。计数资料的表示使用例数(%),对比方法使用χ?检验;计量资料的表示使用均数±标准差,对比方法使用t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这30例股疝患者经手术治疗,手术时间在52分钟-70分钟之间,平均手术时间为59.86±2.58分钟,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均治疗成功,无1例患者存在顽固性疼痛、异物感、麻木感,术后3天后,患者均可下床活动,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6.25±1.22天。同时对这30例股疝患者进行2年的随访,无1例患者出现复发的情况。

3、讨论

股疝是腹外疝的一种,其一面是股静脉,另外3面为韧带,这样就增加了股疝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风险。传统张力修复术的方法是将患者的腹部内斜肌下缘以及联合腱缝至患者的耻骨梳韧带上,这样可封堵患者的股环并加强后壁,以此达到为患者治疗的目的[4]。此种治疗方法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疼痛,延长患者的下床时间。患者术后卧床休息时,必须保持患侧屈曲来减少疼痛[5]。

手术治疗患者的股疝时,向内游离腹膜,这样可以制造腹膜外空间,向外达外环口约3厘米的上方,向内至患者耻骨梳韧带约4厘米后方,向内达患者股管内约2厘米,同时将其髂外动、静脉下1/3进行暴露。将平片疝补片裁剪至适宜的大小,平铺于以上空间,之后采用1号丝线将平片疝补片固定。平片疝补片可恢复切断股沟韧带的连续性,患者的组织间不存在张力,使得患者术后的疼痛较小,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均可在3天下床活动。此种治疗方法是在患者的腹膜外进行操作,这样对患者的腹腔骚扰较小,患者经治疗后,不会感到明显的腹胀[6]。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30例股疝患者经平片疝补片治疗后,均治疗成功,并且没有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顽固性疼痛、异物感、麻木感等),这表明,平片疝补片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并且患者在手术之后的3天内均可下床活动,表明患者治疗时的创伤较小。对股疝患者经治疗后随访2年,无1例患者出现复发的情况,表明此种治疗股疝的方法,可以完全铲除患者的病灶。

综上所述,给予股疝患者平片疝补片治疗的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永生,李思熳,彭明栋等.平片疝补片治疗股疝20例临床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34(4):63-64.

[2]郭盛旗.网状平片生物补片在腹股沟疝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42):7935-7938.

[3]韩光宏,蒋林哲,王爱光等.两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比较[J].现代医学,2010,38(2):175-176.

[4]樊盛军.轻量补片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疗效分析[J].河北医药,2012,34(19):2924-2925.

[5]申英末,陈杰,杨硕等.脱细胞组织基质材料生物补片治疗6至18岁腹股沟疝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2011,49(10):914-917.

[6]连鸿瑞,涂春明,赵永宏等.3D补片与平片补片在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对比[J].医学临床研究,2014,11(7):1341-1342,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