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疗法的应用和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3

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疗法的应用和护理

曾柳燕

曾柳燕

广西柳江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广西柳江545100

【摘要】

目的:交流亚低温疗法治疗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应用与护理方法,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3年11月37例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与护理。结果:37例患者应用亚低温疗法316d,平均疗程(79±26)d,32例患者颅内压降至正常范围,死亡5例,死亡率为1351%。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13±66)d;治疗期间无1例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及皮肤损伤。随访3个月,恢复良好17例,占5313%,中残7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状态4例。结论:亚低温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治疗方法,可显著提高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治疗期间的观察与护理是确保治疗顺利完成的前提。

【关键词】ICU;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疗法;护理

ICUpatientswithsevereheadinjuryandtheapplicationoflowtemperaturetreatmentandcare

ZENGLiuyang

Guangxiliujiangrivercountypeople'shospitalintensivemedicineguangxiliujiang545100

【Abstract】Objective:applicationandnursingmethodofAChypothermiatherapyforthetreatmentofICUinpatientswithseverecraniocerebralinjury,improvethelevelofnursing.Methods:retrospectiveanalysisof2013February2013yearinNovember37casesofpatientswithICUmildhypothermiatreatmentofseverebraininjuryandnursingcare.Results:37patientswithmildhypothermiatherapyfor316d,themeandurationoftreatment(79±26)d,32casesofpatientswithintracranialpressuredroptothenormalrange,5casesdied,themortalityratewas1351%.Theaveragelengthoftime(213±66)d;norelatedcomplicationsandskininjuryoccurredin1casesofpatientsduringtreatment.Followupof3months,17casesofgoodrecovery,accountedfor5313%,moderatedisabilityin7cases,severedisabilityin4cases,4casesofvegetativestate.Conclusion:mildhypothermiatherapyisasafe,effectivetreatment,cansignificantlyimprovetheprognosisofICUinpatientswithseverecraniocerebralinjury,observationandnursingduringtreatmentisthepreconditiontoensurethesuccessfulcompletionoftreatment.

【Keywords】ICU;severeheadinjury;mildhypothermiatherapy;nursing

【中图分类号】R746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12036901

采用物理或化学药物,有目的地将直肠温度维持在33℃35℃的治疗称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受伤部位特殊,伤及中枢神经系统,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昏迷,颅内压升高等,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亚低温疗法的有效性早已得到临床的证实,笔者科室从2013年2月应用此方法早期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救治,现与同行就应用与护理方法进行交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3年2月2013年11月37例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1957岁,平均年龄(338±112)岁;均为交通事故受伤患者,其中23例行手术治疗,14例未手术,单纯颅内血肿15例,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9例,脑干损伤7例,广泛脑挫裂伤6例,GCS评分均≤8分。

12亚低温疗法的应用:

所有患者入ICU后正确评估伤情,均行气管切开或呼吸机辅助通气,积极给予对症和支持治疗,同时于伤后6h内给予亚低温治疗。低温毯全身降温、冰帽头部降温以及结合药物,根据患者情况在腋窝、颈部、腹股沟处加放冰袋,使直肠温度维持在33℃35℃,观察患者情况,颅内压恢复正常后1—2d停止亚低温治疗,使患者体温自然恢复正常。

13亚低温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131体温的监测:体温的监测是亚低温治疗护理的重点,与治疗效果及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大量研究显示33℃35℃是较安全的体温范围,可有效降低颅内压,且不会增加并发症,高于35℃达不到治疗效果,低于33℃则会影响呼吸、循环系统功能,最终影响患者的预后[1]。因此,我们在护理时将体温作为监护的重点,严密监护,每1h记录肛温1次,根据肛温变化调节冬眠合并的输注速度和低温毯的温度。交接班时须检查患者直肠温度并签字完成交接,一旦患者体温无法维持在上述范围立即报告医师。本组37例患者中有2例体温持续下降,均及时报告并得到处理。

132神志和瞳孔的观察: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瞳孔则是危重患者病情变化的窗口。也是护理观察的重点之一。我们在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期间,每30min60min观察1次神志和瞳孔变化,并作好记录,为临床动态分析病情提供参考。我们通过观察及时发现了3例患者术后815h双侧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进行性散大,昏迷程度加深,经及时报告后CT检查显示继发性颅内血肿,经再次手术清除后逐渐好转。

133其它项目的观察与护理:亚低温使机体处于低代谢状态,虽然温度控制在33℃35℃是较安全的,但在护理过程中仍要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我们对本组37例患者均使用床边监护仪行24h连续监测,每60min记录1次。

133颅内压的观察:正常人颅内压力为0720KPa(70200mmH2O)。本组37例患者中23例手术患者均直接放置传感器监测患者颅内压,其余患者通过上述神志、瞳孔、血压、呼吸、心率、腰穿时脑脊液流出速度等间接判断颅内压,当颅内压监测显示高于27kpa时,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134降温过程的护理:低温毯加套后铺在床单下层,使患者整个背部与低温毯接触,在翻身侧卧时,将枕头置于低温毯下,扩大背部皮肤与低温毯的接触面,以确保降温效果。我们在护理中根据患者体温下降情况,逐渐降低水温至1518℃。12h帮助患者翻身1次,预防压疮,按摩局部皮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受压和局部冻伤。每天温水擦浴2次.其作用一方面保持皮肤清洁,另一方面还能起到辅助降温的作用。12例患者除采用药物、低温毯降温外,还于腋窝、颈部、腹股沟处加放冰袋辅助降温。冰袋勤更换并注意观察有无漏水,局部皮肤颜色有无改变等。

135降温药物使用的护理:药物初始注入速度设定为35mg/h,监测直肠温度,低于35℃以下时,调整注药速度,维持在052mg/h,密切监测体温变化。

136预防感染:首先加强气道管理,保持病室空气洁净度和温度、湿度,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加强呼吸道湿化,做好人工气道的护理。其次,严格做到无菌操作,确保呼吸机管道口不被污染[2]。第三,做好切口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创面干燥,做好基础护理,包括眼部清洁、会阴清洁等。第四,给予营养支持,我们给予氨基酸、脂肪乳等输注,确保营养的供给,增加患者的抵抗力[3]。

2结果

本组37例患者应用亚低温疗法后,体温于312h降至理想水平,治疗时间316d,平均疗程(79±26)d,32例患者颅内压降至正常范围,平均住院时间(213±66)d;死亡5例,死亡率为1351%。治疗期间无1例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及皮肤损伤。32例存活患者均随访3个月,采用GCS评分评价疗效。恢复良好17例,占5313%,中残7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状态4例。

3讨论

颅脑外伤是常见的急危重症,交通事故、高空坠物是造成颅脑外伤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抢救设备的不断更新[4],颅脑外伤的救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救治成功率显著提高,但重型颅脑外伤的死亡率仍在高位徘徊。据相关统计显示,重型颅脑外伤的死亡率高达30%50%[5]。本组37例患者应用亚低温治疗并配合得力的护理措施和护理观察,存活32例,死亡5例,死亡率为1351%。充分说明亚低温治疗可降低患者死亡率。

32例存活患者均随访3个月,采用GCS评分评价疗效。恢复良好17例,占5313%。多数患者预后满意,与相关文献报道相符合[6]。由于在亚低温治疗期间,机体处干低代谢状态,极有可能对呼吸和循环各系统功能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治疗期间的护理和观察至关重要,特别是体温的监测、神志和瞳孔及生命体征的监测,可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本组存活患者应用亚低温治疗后,体温于312h降至理想水平,其中2例体温下降,经及时处理后体温维持在理想范围,有效地促进了颅内压的下降,从而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段卫红,胥晶.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疗法的应用和护理[J].黑龙江医药,2013,26(4):688690

[2]韩小霞.亚低温治疗在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临床研究,2011,24(3):249250

[3]李德凤.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亚低温疗法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20):6667

[4]石庆芬,王月英,韦月梅等.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亚低温治疗36例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广西医学,2010,32(11):14421443

[5]马月珍,刘艳妮,冯佳丽等.重型颅脑损伤行亚低温疗法20例观察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0):3031

[6]唐秀娇.亚低温联合肠内营养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3):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