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比夫定优化治疗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52周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2

替比夫定优化治疗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52周疗效观察

彭福江袁美蓉

彭福江袁美蓉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医院广东东莞523800

【摘要】目的:比较替比夫定(LDT)优化治疗与恩替卡韦(ETV)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名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LDT优化组和ETV组。LDT优化组开始均单用LDT600mg/d,治疗24周时HBVDNA<500IU/mL,继续单用LDT600mg/d;ETV组单用ETV05mg/d,52周疗程时比较疗效。治疗期间检测HBV-DNA、HBeAg、HBsAg、ALT及CK等,观察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52周,LDT优化组优于ETV组HBeAg血清转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VDNA低于检测下线分别为725%vs775%,ALT复常率825%vs875%,ETV组高于LDT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DT优化组脱落2例,ETV组脱落3例,LDT优化组9例出现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升高,无肌肉酸痛等症状,未影响治疗,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LDT与ETV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均有较好抑制病毒的疗效及安全性,据治疗24周时HBVDNA水平,联合ADV的LDT优化治疗较ETV单用HBeAg血清转换率更高。

【关键词】替比夫定;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中图分类号】R7428+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08-0178-01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CHB)治疗的关键,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药物可有效抑制乙肝病毒(HBV)复制、延缓HBV相关肝脏疾病的进展已成共识,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使用LDT加ADV优化治疗与ETV单药治疗HBeAg阳性CHB,对LDT优化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现报告52周治疗结果。

1资料和方法

11病例选择:入选标准:①年龄16~65岁;②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诊断符合2005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诊断标准3,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③104<HBVDNA<109;④ALT>2ULNL;⑤未接受核苷类似物或干扰素抗病毒治疗;⑥12月内未接受免疫调节治疗。

12观察指标:筛选及基线评估的项目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血清HBVDNA定量、血清免疫学指标、肝脏生物化学指标、血清HBsAg、HBeAg、HBeAb定量。治疗期间分别于治疗4、12、24、36周及52周检测肝脏生物化学指标、HBVDNA定量、HBsAg、HBeAg、HBeAb定量。

13疗效判断:主要疗效判断指标为:①治疗52周HBVDNA水平及HBVDNA转阴率;②治疗52周HBeAg转阴率及血清学转换率;次要疗效判断指标为:①治疗52周HBsAg、HBeAg定量水平;②治疗52周时ALT复常率。

14检测方法:使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按标准操作规程检测ALT、AST,HBV血清学标志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VDNA定量采用Rochelightcycler480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仪器购自瑞士Roche公司,试剂由中山大学医学院达安基因诊断试剂有限公司(中国)提供,检测下限为500IU/ml。HBsAg、HBeAg、HBeAb定量检测,采用MOUDULARE170系统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试剂购自瑞士Roche公司。HBsAg、HBeAg检测值<lPEIU/ml为阴性,HBeAb检测值<1PEIU/ml为阳性。

15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用SPSS软件19.0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以率和构成比表示,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线特征:共筛选119例患者,符合条件入组患者80例,每组40例,患者基线资料如性别、年龄、ALT、HBVDNA水平及HBsAg、HBeAg定量水平均具有可比性,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两组患者基线情况

22两组患者治疗52周时的疗效评估:治疗52周,结果显示LDT组优于ETV组的HBeAg阴转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HBeAg定量水平较基线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有显著下降比较(p<0005),两组比较,LDT组也有下降趋势,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52周,LDT组和ETV组HBVDNA水平与基线值相比有所下降,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但两组间比较HBVDNA下降无显著差异。52周时LDT组及ETV组HBVDNA转阴率分别为725%、775%,ETV组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DT组及ETV组患者治疗52周ALT水平与基线值相比明显降低,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但两组在降低患者ALT水平以及ALT复常率统计学上无差异。HBsAg水平分别较基线有所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52周,LDT优化组1例出现病毒学突破,全基因测序检测未见耐药,ETV组无病毒学突破及耐药,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治疗52周时的疗效评估[n(%)]

23不良反应:LDT优化组9例(225%)出现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升高,但无肌肉酸痛等症状,均未影响治疗。两组患者均有3例出现轻度头晕,不良反应均轻微,表现为一过性,没有停止治疗。两组患者肾功能检查均未见异常。

3讨论

LDT与ETV等核苷(酸)类似物治疗CHB的主要目的是持续抑制HBV复制,减轻肝脏炎症,防止或减少失代偿肝病、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其短期目标是获得HBeAg血清学转换、HBVDNA转阴及ALT复常,此亦为治疗HBeAg阳性CHB有限疗程的停药指标。在LDTGLOBE研究中,显示LDT有着较强的抗病毒效应及更高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可作为CHB患者口服药物有限疗程治疗首选,但LDT耐药率较高,2年为29%。Zeuzem等对GLOBE研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基线HBVDNA<9log10拷贝/ml、ALT>2×ULN且24周发生HBVDNA转阴的HBeAg阳性CHB患者中,其2年HBVDNA转阴率达89%,HBeAg血清学转换率达52%,病毒耐药发生率仅为18%,提示早期HBVDNA的应答情况与疗效相关。早期HBVDNA应答好的患者其远期疗效好,病毒耐药发生率低;而早期HBVDNA下降缓慢的患者往往预示着远期疗效差,更容易发生病毒耐药,因此针对这部分疗效差的患者,如何确定调整方案的时间,如何调整抗病毒方案,如何进行不同药物间的优化组合,成为提高疗效、降低耐药的最主要的措施。Keeffe等于2007年首次提出了核苷(酸)类似物“路线图概念”优化治疗理念,据治疗12周和24周应答情况,进行优化治疗,以提高其远期疗效,降低病毒耐药的发生2。

本研究用LDT、ETV治疗HBeAg阳性CHB初治患者,并对LDT治疗24周时HBVDNA水平高于检测下限患者加ADV进行优化治疗。治疗52周,LDT优化组及ETV组HBVDNA转阴率分别为725、775%,HBVDNA水平较基线值显著降低,显示LDT、ETV均有较强抑制HBV复制能力。LDT优化组HBeAg阴转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425%、325%,优于ETV组的225%、15%;LDT优化组HBeAg定量水平较ETV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研究报道LDT通过抑制HBV复制,能上调Th1型细胞因子,下调Th2型细胞因子,可改善CHB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LDT有更高HBeAg血清转换,可能与其有一定免疫调节能力有关,但还需更大样本量研究进一步验证。

总之,LDT与ETV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均有较好抑制病毒的疗效及安全性,据治疗24周时HBVDNA水平,联合ADV的LDT优化治疗较ETV单用HBeAg血清转换率更高。LDT联合ADV优化治疗可作为HBeAg阳性慢性乙肝初治患者一个不错选泽。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13:881891.

[2]替比夫定中国路线图专家讨论组.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国路线图[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8,16(3):32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