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儿科护理教学创新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谈儿科护理教学创新的探讨

李霞

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530000

【摘要】儿科科室特殊,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尽量规范操作,熟练掌握实践技能。在高职学生人数多、实验仪器设备和师资力量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作者探讨了一些提高实训质量的方法,缓解了教学管理的压力。

【关键词】儿科护理;实践教学;招式学习;情景矫正

我国高职教育的定位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1]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学科。目前,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主要在实习阶段。由于儿科科室特殊,对护士的技术要求高。家属普遍心疼孩子,希望熟练者对自己的孩子实施护理操作。科室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护患纠纷,也会减少给实习生提供动手的机会。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上实践课时能尽量规范操作,熟练实践技能。在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仍采用在校期间进行填鸭式的教育。面对全新的高等教育改革,探索一条既适合儿科护理特色又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方法,是个重点问题。[2]目前,大部分高职学校对学生的培养,还达不到精英教育。学生人数多,师资相对不足,一个老师同时要辅导几十个学生。再加上条件有限,实训仪器设备不足。高职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差,上课玩手机、听音乐,甚至睡觉的现象时有发生。任课老师难以面面俱到,这给教学管理带来了很大压力,同时影响了学生的实训质量。如何在学校现有的条件下,提高实训质量呢?只能通过创新学习方法、教学方式弥补。现在探讨出一些可行的方法。

1招式学习法

老师示教时,学生跟随老师的动作一招一式地进行现场模仿。这就好比学武术一样,教练示教时,徒弟跟随师傅的动作一招一式地模仿。刚开始,通过比划,只要求把一套动作完整地记下来。比如讲“婴儿抚触技术”,一个班56个同学,分成7组,一组8个同学。实验室一共17个抚触模型,老师示教一个,平均每组2个。通常情况下是8个同学中有模型的两个跟着老师做,其他同学可能就在看。学习不自觉的同学可能思想开小差,没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就形成了有人干、有人看、有人玩的局面。要求同学们用招式学习法后,不管有没有模型的同学,都要求跟着招式模仿,而且示教完后,会随机抽查一个同学上来,把模仿的招式再展示给同学们看一遍。这样集中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减少了上课玩手机、听音乐,甚至睡觉现象的发生,提高了学习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实验设备相对不足的问题。

2情景矫正辅导法

通常情况下,教师在示教完之后,学生自己分组练习操作,老师在旁边辅导。学生人数多,老师不可能面面俱到。有时候辅导某个学生时,其他学生的不规范操作就不能顾及。针对这个问题,可以用情景矫正辅导法解决。同组的同学,当一个同学在进行操作训练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机拍摄下她操作的整个过程,然后交换操作、拍摄。然后,老师将规范操作重新演示一遍,或用多媒体将课前准备好的规范操作的视频回放。各小组搭档的同学,一起回放自己的操作视频,小组成员对照老师的规范操作一起评议纠正该同学操作错误的地方。最后,纠正错误后重新练习操作,老师指导。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师资力量相对不足的问题。

3创新教学善于利用无声语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学生良好的课堂情绪,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利于课堂效果的提高。上课时教师要善于利用肢体语言传达信息,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境界,努力去感染学生。在课堂上教师要情感充沛,精神饱满,要善于用眼神、姿态、面孔来表达自己思想,这样才能具有感染力。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指出:信息总量效果=7%(文字)+38%(音调)+55%(表情),由此可以看出,无声语言,尤其是情www.zhlzw.com感对学生获得的信息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只要教师向学生投入真情实感,课堂教学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应该敢和学生对视,严肃中有温情,课堂上教师向某一位说话的同学投去一种批评的眼神,他就会马上停止讲话;同样情况,当同学把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正确时,教师如果不仅用语言表扬,而且还投去赞扬的目光,学生就会备受鼓舞,他们会更自信,会对本门课程的产生更加有兴趣,这种作用是任何形式也不能替代的。“无声胜有声”,无声语言不仅能替代有声语言,而且能辅助有声语言,增强有声语言表达的效果,美化教师形象,充分反映教师的气质和人格。

4创新教学注重营造课堂氛围

首先,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在课堂教学中,本人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儿科护理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在讲小儿各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时,本人采用启发式教学,先让学生讲相关年龄的故事,然后逐步启发引导学生归纳出有关各年龄组特点及其相关护理措施,这样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掌握了有关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其次,鉴于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环境中,为了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动脑子的习惯,本人采用问题式教学法,既然他们没有勇气也不习惯率先提出问题向老师“发难”,那么教师可以在刚上课时就向学生提出一连串的问题,然后要求学生仔细听课,随着教学内容的讲述引导学生设法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在讲述“正常足月新生儿的护理”时本人先问女孩什么时候来月经的,然后告诉学生部分女婴生后5~7日内就有来月经的,他们非常惊讶,觉得不可思议,急切地想知道原因,很容易地诱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活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富兰克林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在学生人数多、实验仪器设备和师资力量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采用招式学习法和情景矫正辅导法,让学生全员参与,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儿科护理操作技能的效率,大大提高了学生技能考核的成绩和对教师实训教学的满意度,又减轻了教学管理的压力。

参考文献:

[1]王雁,于丽丽,尚庆娟,刘红霞.高职高专儿科护理学创新性教学改革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3,5(31):70.

[2]许瑛,葛莉,于红虹.儿科护理实训教学改革初探[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3):2133-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