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昔洛韦联合清开灵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阿昔洛韦联合清开灵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

余登友

湖北省罗田县万密斋医院湖北罗田438600

【摘要】目的:观察阿昔洛韦联合清开灵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间10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0.1g阿昔洛韦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0.1g阿昔洛韦联合清开灵口服液进行治疗,4~6天为一疗程,观察两组疗效及手足口病患儿的发病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0%,两组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3岁以下患儿的发病率为76.00%,3岁以上患儿的发病率为24.00%,3岁以下患儿的发病率较高,并且在手、足、臀、口腔部位发病率较高。结论:患儿和隐性感染者是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源,主要是通过粪便和手眼的直接接触方法进行传播。利用阿昔洛韦联合清开灵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好,副作用少,价格便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阿昔洛韦;清开灵口服液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之一,是儿科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小儿疾病,通常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人群,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口腔粘膜、手、足、臀等部位丘疹、斑疹等[1]。我院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间10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现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间10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男性患儿28例,女性患儿22例;最小年龄为9个月,最大年龄为5周岁,平均年龄为(4.4±1.8)岁。对照组男性患儿27例,女性患儿23例;最小年龄为8个月,最大年龄为6周岁,平均年龄为(5.4±1.6)岁。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体征、病程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医护人员在患儿接受治疗前对患儿的病情进行观察判断,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对患儿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和记录。给予两组患儿静脉注射或者是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如临床疗效不理想,应给予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0.1g阿昔洛韦口服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0.1g阿昔洛韦联合清开灵口服液进行治疗,4~6天为一疗程。

1.3疗效评定

①显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皮疹消退,体温恢复正常,不伴有口腔疼痛感;②有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皮疹大部分消退,体温恢复正常;③无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没有得到好转,皮疹消退不明显,患儿仍伴有口腔粘膜溃疡、发热现象。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本组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疗效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0%,两组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结论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柯萨奇病毒A16及肠道病毒71型所致,A5、A10、A9、B5、B2及埃可病毒也可致病,本病为自限性病毒,一般预后良好,但少数病例也可引发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神经性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此病传染性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染源,该疾病主要为和急性期患者的皮肤疱疹液、口腔分泌物、粪便等中的病毒进行密切接触后,利用粪、口方式及呼吸道进行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感染后的物品、食用被病毒感染后的食物、饮用被病毒感染后的水、吸入带病毒的空气或者是飞沫等,在发病的第一周传染性最强。本病多发生在学龄年儿童,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

对于病症较轻的患儿,医护人员应给予抗感染、抗病毒治疗措施。对于病症较重的患儿,应进行严格的病情变化监测措施,特别是对患儿的心、肺、脑等重要器官的功能监测,同时还要对重症患儿的血气进行分析,监测患儿的血压变化情况。在目前临床的治疗中,主要以抗病毒药物治疗为主,常用的药物主要有:中药、泛昔洛韦、阿昔洛韦等,以上药物能够将皮损的愈合时间缩短,改善发热现象,缓解口腔疱疹的疼痛感。同时,应给予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可以使用漱口药物含漱、涂抹局部患病部位。此外,还应给予免疫力调节药物治疗,可以使患儿的机体免疫力得到提高,不仅可以有效的避免病毒性疾病的发作,还可以降低病毒感染现象[2]。

本研究中,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0%,两组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3岁以下患儿的发病率为76.00%,3岁以上患儿的发病率为24.00%,3岁以下患儿的发病率较高,并且在手、足、臀、口腔部位发病率较高。

综上所述,患儿和隐性感染者是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源,主要是通过粪便和手眼的直接接触方法进行传播。利用阿昔洛韦联合清开灵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好,副作用少,价格便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凤琴,许江丽.儿童手足口病发病因素与药物治疗[J].医药导报,2010,29(5):616-618.

[2]廖炯,黄萍.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治疗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45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