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资源生动的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开放的资源生动的课堂

杨朔

——例谈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吉首市凤凰县茶田学区杨朔

【摘要】最近几年,伴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方针已经深入人心,与此同时,新课程的改革也在逐步深入。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数学教学资源,营造生动的数学课堂已经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当下的这个热点问题,以及结合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来谈谈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关键词】新课改;课堂教学;生动性;资源利用

出力不一定有效,我们要合理高效利用教学资源,南辕北辙就是典型的例子。所以在对学生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有效的利用教学资源,从而营造生动的课堂教学氛围。在笔者看来生动的教学就是指:老师教的知识能够生动形象的传输到学生的脑子里面。而且老师教的和学生学得能够成正比关系。能够形成教学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呢?本文接下来将在下面详细地进行描述。

一、注重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对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与开发率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合理开发利用教学资源,用自己生动的措辞把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并能够让他们牢牢记住这些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小学生的可塑性都比较高,所以教师如果能有效地引导自己的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教学,这将对学生以后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的数学学习造成深远的影响。小学的数学教学是课程教学里非常重要的一环,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很重要。我认为课程教学的生动性表现在:一,老师应经常鼓励自己的学生,这能使自己的学生在学习中更加努力;二,老师可以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进行教学,老师的一举一动都将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巩固。所以,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是不可缺少的。

二、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刺激学生自主研究问题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们的内心中有一种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在笔者看来,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老师一定要合理开发利用教学资源,在这个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能力才能大幅度提高。在课程设计上,我认为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要看你在设计上是否是以学生为主体,或者说有没有进行创新性设计。笔者以苏教版教材《除法的初步认识》为例。对一个问题用下面两种教学方法来对比。情景;上数学课小学生分为5人一个小组,每人手上有9个小球。

A教学:教师:大家手上都有9个小球。我们把它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多少呢?学生开始动手操作。教师:可以了,把刚才的过程你们互相讨论一下吧!B教学:教师:大家手上都有一些小球,但是每个人手中小球的数量并不相等。接下来我们来做个游戏.试着按老师要求进行平均分操作。要求是:平均分成1份,2份,3份,4份,并且不能损坏小球。看那组做得又快又好。学生:开始分,有的很快地分好,有的开始小声议论。老师:有困难吗?

学生a:平均分成4份不会分。学生b:平均分成5份不好分。老师:是啊!有的多,有的少,不是平均分。最好怎么办呢?老师:好!同组内的小球可以相互借调。再试试看。学生:开始活动,互相交流。老师:哪个小组愿意来分享一下,你们的是怎么平均分的?

我们从这两个不同的教学方案分析看出来,老师对教学资源的不同的利用方法将对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思维造成不同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发挥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大胆研究如何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来提高自己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要老师能够研究出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然会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也会逐渐提高,从而最终实现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融入到学生当中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把自己当成一个小孩子,学生才会把你当成一个孩子,从而你就可以平等的进行教学,这时,你就成为了真正的老师了。从这句话看来,再结合我们的新课标要求,我们可以认识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而不是猫和老鼠这样的关系。把学生平等看待,把自己融入到学生当中去,充分表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新课程标准要求。老师应该在教学中适当的进行人文教育与亲情教育,将数学学习同学生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出一些比较接地气的数学问题,学生们的解题热情一定会得到提高,从而更容易地将问题解决掉。而且这也达到了课堂教学生动性的要求。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不要仅仅局限于数学问题的解决上,这样一定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语

通过以上的研究及分析,我认为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生动性,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以及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大力推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育水平,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这二者联系起来实施。从而做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积极听取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的看法与总结,时刻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进行多样化有效化的教学,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小学数学教育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使每一堂数学课都能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廖诗艳,文雪.质性评价:基于课程标准的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途径[J].教育导刊,2012,07:25-27.

[2]展秀娟.开放的资源,生动的课堂——浅谈小学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新课程(上),2015,0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