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问题学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如何管理问题学生

李莲珠

李莲珠

由于社会、家庭及教育本身的原因,目前的中学生已不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单纯,而是变得越来越复杂和难以捉摸了。长期做班主任的老师,与学生有亲密的接触,对此都有深刻的体会。可以说每个班级都有几个或者更多的学生是不稳定因素,在他们身上不断发生着违反校规,扰乱纪律的不良行为,还有各式各样不良倾向潜伏着,一有机会就会成为现实。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这种情况更加突出,班主任只有疲于奔命,被动应付的份了。

一个班级中存在的这种状况原因很复杂,也很让人心烦,但并不是无药可救。许多优秀班主任工作实战经验,对我们预防和应付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很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学生不良行为的预防

作为班主任,应该明白在班级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方面中自己有能力影响什么。我们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所以在处理已经发生事情的同时,应把很大一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防止不良行为的出现上。具体可以从下面几点入手:

1.不要抱怨学生

“存念于心,果必证之”,感觉常常能变成现实。你如果说“这是最差的一个学生”,那你很快就会相信这句话,并开始把这个学生当成最差的来对待。班主任都有切身体会,抱怨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改变一种感觉的最好办法就是用其他的感觉取而代之。作为教师应树立这样的观念:教育产生不了十全十美的人。学生是人,他们身上体现的是人类的共性和本性;他们不时地会喜欢破坏,懒惰,自私和无礼。教师要抱着宽容的心,接受学生身上与生俱来的原始品性。

2.创造积极的班级气氛

班主任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既然你无权选择学生,那最好的方法就是迎接挑战,勇于承担,为班里的所有学生负责。不要只是哀叹:“这是我见过的最差的学生!”当你这样想的时候,面对出现的问题,你就不会去寻找问题的症结的所在,而是把注意力投向其他方面,长时间地不采取任何具体有效的措施,却凭空等待变化的发生。要及时意识到并把握自己有能力影响的方面和因素,把注意力集中于能控制的东西上,持续的改进班级的管理方法。要把自己的行为作为核心,只有你自己有所作为,才会从实质上解决班级和学生存在的问题。要持之以恒地采取积极的办法处理班级事务,以尊敬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即使开始你不喜欢学生,做出喜欢他们的样子也行。如果你的行为并不说明你喜欢他们,那无论你内心多喜欢都没用,行为表现比内心想法更具现实意义。

首先,班主任的行为和表现奠定了全班的基调。班主任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班级事务,学生也会以同样的态度对待班级事务和思考问题。以积极的口吻评价班级和学生,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就会对以后的学习更加期待,并以他们的热情和干劲迎接生活和学习中的挑战。

其次,班主任要对学生提出自己的期望,尤其是在每学期开始的时候。开学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新的开始,他还没有不良记录,还没有陷入各种各样他自己与学校规定、班级纪律冲突而造成的麻烦中,有机会树立新的形象和建立新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对学生的期望,就是关注学生未来,随后应该坚持不懈地强调这些期望,促使这些学生实现这些期望,使之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并保持下去。对学生提出期望就是给学生指出了努力的方向,为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创造有建设性的班级环境奠定了基础。如果班主任的态度表明他对学生充满信心和期待,学生也会把那种积极的情绪反射回来。

在这里,应该充分发挥赞扬的作用。每个学生都渴望被赞扬,长期处于老师和班级对立面的学生内心深处更渴望别人的认可和赞扬。真实的、积极地、令人鼓舞的赞扬有助于强调对学生的期望,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及你希望的方向努力的可能性。

二、学生不良行为的应付

我们的愿望是良好的,但往往事与愿违,学生的不良行为总会发生。对不良行为的处理办法,选择就那么几种:讲理,呵斥,限制参加某些活动,赞扬表现好的学生让表现差的学生难堪等等。这些方法有些可取,每一种方法初次使用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没有一种方法永远灵验。不要频繁使用它们,不然每一种常规的方法都会失去效力。比如讲理,当学生知道他听到的千百次的话语背后没有什么威慑力时,他就不再听这些话了。之后,他的不良行为会逐步升级,最终迫使你使用一些令人难堪的,不文明的方法。

在对不良行为的处理过程中,应避免与学生争论,与学生争论,老师永远赢不了。如果有其他学生在旁边观战,学生就决不会服输。因为在这种场合,老师是希望赢,而学生却是必须赢。应避免愤怒,愤怒会使你失去自我控制。愤怒的时候,你做的将不再是平静的实施规则,而是野蛮的对待反抗的学生。

面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教师的目标应该是让这种行为不再发生,要着眼于未来,采取新的有效的办法帮助学生日后进步。不要总用空洞的威胁控制学生。有人说:“试图用叫喊控制学生就像按喇叭来驾驶汽车一样无效。”要用你的行动去获取你所希望的学生的行为,要用具体的方法获得你想要学生做出的反应。其中一个经常使用且切实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在做出不良行为后感受到一定的痛苦,如班规中事先约定的相应的惩罚。这样做是要让学生知道,不守约定,一些不愉快的事会不改变的发生在他身上。如果惩罚是他自找的话,他就会明白他是“罪有应得”。惩罚是痛苦的,但在最初的痛苦、委屈消失之后,往往会出现对老师的尊敬和对班规的遵守。

在处理学生的不良行为而与学生发生冲突时,应注意保持冷静,不要意气用事。教师要保持自尊和自信,要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影响学生。要避免失态。如果失去了耐心和对师德规范的顾忌,出语伤人甚至出手伤人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一旦与学生发生了直接的、激烈的冲突,造成的后果则难以挽回。这不仅是指师德事件的恶劣影响,更重要的是指对师生感情的伤害。尽管冲突结束后再过一段时间一切又恢复了正常,但教师和当时作为泄愤对象的学生内心的相互影响却可能无法恢复,遭到破坏的师生关系也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