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县开展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风险评估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2

试点县开展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风险评估分析

周会燕赵黔云

周会燕赵黔云

(黔西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贵州黔西551500)

摘要:目的:对我县开展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果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分析,指导孕前保健,积极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方法:按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技术服务要求,对我县从2011年开始至2014年12月31日这四年参加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13875对夫妇采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家庭档案>表,由经过培训医务人员填写。结果:在检查的项目中男女均有异常情况发现,评估出有风险人群8670人,男性1897人(13.67%)女性6773人(48.81%),女性查出的有风险因素较男性多.结论:检查项目中异常发现较多,有风险人群占有相当比例(31.24%),有风险因素将有可能导致出生缺陷的发生,为减少孕前有风险因素的影响,加强孕前优生健康保健的宣传和教育,鼓励计划怀孕夫妇积极参加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风险评估;分析;

2010年5月,国家人口计生委办公厅制定印发了《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工作技术服务规范(试行)》(国人口发[2010]31号,简称《技术服务规范》),明确了服务目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流程,对服务机构、服务人员和质量控制提出了具体要求。并且这一项目开始在部分农村地区实施。

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卫计委、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重大创新项目。全国总数是220个县(市、区),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而我县是2011年新增的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第二批试点120个县(市、区)之一;我县辖25个乡(镇),四个街道办事处,362个村(居),总人口93万,自2011年开始至2014年12月31日止,已为13875对待孕夫妇提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1.资料

选择2011年5月至2014年12月自愿在本县乡镇服务站检查行孕前检查的13875对夫妇为研究对象,每对夫妇均填写统一印发的《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技术服务家庭档案》,建立优生健康检查档案,并记录询问、体检及辅助检查结果。

1.1数据处理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内容包括:优生健康教育、病史询问(包括疾病史、用药史、孕育史、家族史、饮食营养、生活习惯、环境毒害物接触、社会心理因素)、体格检查和女性B超检查、临床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检查,乙肝五项检查,血型检查,血糖检查,肾功检查,梅毒螺旋体检查及女性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弓形体检查,以及女性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风险评估、咨询指导、早孕随访记录、妊娠结局跟踪随访等共8个大项19个小项的检查和服务内容。采取县乡两级共同服务的模式,通过门诊咨询和临床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由经过孕前优生检查培训的专职医生根据体检结果、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检查结果进行咨询指导,最后由中级以上职称的医师出评估建议告知书。

1.2数据处理

所有《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技术服务家庭档案》资料内容将每例档案结果使用Excel2013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汇总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

本组参加检查的13875对夫妇中,高中及以上学历1388例,初中及以下26362例。环境风险中吸烟、被动吸烟、饮酒在男性人群占有一定比例,社会因素中感觉经济压力的也有一定比例,但这些风险分类为A类,通过改变或戒除不良生活方式、规避有害环境因素可转为一般人群。

2.2疾病史、家族史、高血压史3例,糖尿病史2例,母亲牛皮癣史2例,近亲结婚史7例,占参加检查夫妇的0.05%(14/27750)。

2.3不良孕育史

本组参加检查妇女中,28例有不良孕育史,占参加检查妇女的0.20%(28/13875),其中自然流产6例,死胎5例(其中妊高症伴胎死心脏畸形1例),异位妊娠2例,生育病残患儿1例。生育病残患儿15例中,先天畸形及无脑儿3例,占0.23%;先天性心脏病2例,占0.01%;癫痫2例,占0.01%;唐氏综合征2例,占0.01%;视力障碍2例,占0.01%;智力低下1例,占0.005%;唇裂1例,占0.005%;耳聋1例,占0.005%;胆总管囊肿1例,占0.005%。

2.4体格检查结果

体格检查异常750例,占2.7%;生殖道异常530例,占1.91%,白带异常635例,占4.57%,妇科疾病1010例,占参加检查妇女的7.28%,见表1;肥胖18例,占0.06%;血压异常24例,占0.19%;包皮过长7例,占0.05%;睾丸炎2例,占0.01%;甲状腺肿大1例;痴呆1例。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风险分类分为六类,但是但是评估专家不将风险分类写入评估告知书,评估对于风险指标的界定有一定的参考意义,通过以上数据体现,若发现有异常者,评估专家在规定时间内出具评估告知书,属于高危人群建立专门的档案进行管理,做到重点管理和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提出进一步检查,治疗或转诊的建议和干预措施,追踪其复查结果,并做好记录,在指导下进行妊娠。对高风险人群及时准确了解怀孕信息,做好早孕随访、指导和咨询,指导高风险人群接受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并做好妊娠结局随访。

3.讨论

参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年龄分布不均,虽然大部分在生育最佳年龄(26~42岁),但仍有年龄偏大或偏小者,应该对准备怀孕的夫妇普及怀孕的最佳生育年龄等知识,让其了解母亲年龄在25~30岁时生育,生命力旺盛,会给胎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孕育环境,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孕前检查人群中,大专及以上学历1388例(5%),初中及以下学历26362例(95%)。说明农村夫妇参加体检人群文化程度不高,需了解孕前检查的重要性,并积极参加孕前健康检查,当然,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健康教育有一定的成效。详细询问病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检查中发现不良孕育史中自然流产6例、死胎5例(其中妊高症伴胎死心脏畸形1例)、异位妊娠2例、生育病残儿15例,需要详细查找发病原因,有条件者应该做染色体等相关检查,做出提前干预的方案,不要盲目怀孕,造成再次不良妊娠结局,并且第一胎流产是造成不孕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孕前宣传中的一个重点内容。除其他病史外,近亲结婚7人,近亲婚配增加了某些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的发生风险,即近亲结婚的男女亲上加亲会增加一些遗传病的发生率,我国禁止近亲结婚是降低以至消除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是优生的主要内容之一。本组参加孕前体检夫妇的不良孕史结果显示已生育病残患儿15例,我国每年新生儿出生缺陷率及小于等于14岁儿童出现先天残疾率可达4%~6%,一旦缺陷患儿出生后对家庭和社会将造成沉重的负担,这部分人群都属于高风险因素,需要做好遗传咨询、产前诊断、新生儿筛查及继续追踪随访。因此,进行孕前检查是降低出生缺陷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方法。

4.结论

本文通过对13875对夫妇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资料的分析,发现孕前优生检查中,异常发现率达高到48.81%,尤其生殖系统疾病、传染性疾病(包括乙肝大、小三阳、淋病、梅毒等)以及某些影响孕期的内科疾病等。这提示我们要做好孕前检查,确保优生优育,降低缺陷婴儿出生的机率。在政府的引导下,加强与民政、计生、财政、媒体等部门配合,加强对婚前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宣传力度,做好本地区出生缺陷的一级预防,提高婚前检查率,做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通过孕前优生评估告知书,提示待孕夫妇要从哪些方面规避风险因素,从而降低我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李丽莎,朱军.响育龄夫妇接受免费孕前优生咨询和检查相关因素调查.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2);1838.

[2]周钮,房秀玲,方宝瑞.自愿接受婚前医学检查人群的现状和需求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12.

[3]王凤兰,完善保障机制,强化服务措施,扎实推进国家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工作[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2,(20)8:571-572.

作者简介:周会燕,女,(1968-),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计划生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