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安全高效为目标的矿井优化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以安全高效为目标的矿井优化管理

贺国权

神东煤炭集团石圪台煤矿陕西榆林719000

摘要:煤矿安全管理是当今煤矿企业管理改革的必由之路,加强安全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达到高产、优质和安全的效果。认真学习并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以保证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

关键词:安全矿井管理

我国煤矿安全监管实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与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双重领导、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为主的管理体制,强化了代表国家的自上而下的煤矿安全监察体系。这种体系构架与发达国家成熟的煤矿安全监察体系基本相似,也为煤矿安全监察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专业化轨道奠定了体制保障。在这一体系下,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也出现了很大改观。但目前我国煤矿安全事故仍然不断出现,而且呈现乡镇煤矿最高,国有地方煤矿次之,国有重点煤矿最低的特点,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笔者根据经验浅谈如何实现安全高效为目标的矿井优化管理。

一、统筹安排,合理调整接替布局

1.1应用信息技术,对危险源进行远程、实时监测和预警,改变目前对危险源的单纯的人工监察方式,在煤矿开采现场,使用传感技术,对危险源进行实时的动态数据采集,将数据结果通过INTERNET网络传输到国家局、省局和办事处,在国家局、省局和办事处安装运行远程终端软件,可以对各煤炭企业的危险源进行远程实时监控,并实现自动预警。

1.2应用信息生物识别技术,建立煤矿入井人员安全监测管理信息系统,改变目前的事故报告体制,事故隐瞒不报现象,通过建立煤矿入井人员检测生物识别技术系统,建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能较好地解决入井人员上下井唯一的识别问题,并使煤矿事故监测可以做到无漏报无隐瞒,有利于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

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管理体制层次,通过INTERNET网络连接,在国家局、省局和办事处安装运行远程终端软件,便可构成如附图所示的国家级煤炭生产人员安全监测多级管理网络系统。

1.3使煤矿安全检查方式从单纯的外部监察,转变为企业内在素质、观念和能力的提升,实现煤炭生产的本质安全

(1)实行煤炭行业各类从业人员准入制。

煤炭行业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在于人,实行煤炭行业各类从业人员的准入制,重点对煤炭行业一线从业人员进行基本技能、安全观念、最长工作时间、最低薪酬等进行核准监察,是实现煤炭行业生产本质安全的根本措施。

(2)应用先进技术改造落后生产方式,实现人、机和环境协调。

改善工作面环境,提高人的作业可靠性对于提高整个综采系统的可靠性至关重要。另外从设备角度应加强对机器设备的设计管理,显示装置的信号适合人的心理、生理特征,以减少因信息传递混乱而引起的人为失误;控制装置要操作简便、省力;显示器、控制器的布局要合理;安全防护装置、人体防护用品要安全可靠;有缺陷的工具要及时修理或更换,实现本质安全生产。

(3)引入新的健康和安全标识、指引体系,推广先进的PDCA管理方法,提高企业应对紧急事故的能力。通过贯彻持续改进的管理思想,使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通俗易懂、易于操作、切实执行,将被动管理过程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人性化,充分调动全员积极性,主动参与安全管理过程,从而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二、科学组织,推进生产高效发展

推进生产安全协调发展,突出正规循环,保证生产平稳。坚持规定的时间内,由规定的人员、按照规定标准、干好规定的活。组织协调好每一项非正常生产时期工作,认真制定方案,做到技术措施落实,劳动组织(人员)落实,现场蹲点把关,严格考核过断层、搬家正规循环作业,确保非正常生产时期工作“安全、质量、快速、高效”,最大限度减少对原煤产量影响。加强现场管理,提高开机率。加强设备现场管理,提高开机率,是保障原煤生产的关键环节,一是认真落实和完善设备巡回检查制度。综采设备数量较多,只有认真执行设备巡回检查制度,查隐患、补漏洞,才能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认真执行和完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每台设备都有维护保养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认真执行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实行包机到人,把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并加强考核验收制度。同时,在生产运行过程中,正确使用设备,杜绝蛮干、拼设备现象,生产过程中发现设备隐患要及时汇报处理,并严格执行生产班交接班设备验收制度。三是认真执行和完善设备计划检修制度。针对设备特点,有相关业务科室把关制定出不同的设备日检、周检、月检计划,严格落实,尽量减少设备事故。四是针对设备事故,制定出严格的设备事故处理、追查制度,针对设备事故制定出预防措施、处理意见,杜绝相似事故。五是加强技术学习,提高检修、使用人员技术素质,保证设备正常使用、检修。六是充分发挥大学生采煤班导向作用,构建一专多能型干部、职工队伍,为两套自动化、一套智能化设备的正常运转提供人才保证。坚持多措并举,实现以质提效。

三、文明搬家,保证生产平稳运行

在综采工作面搬家过程中,严格按照集团提出的“精心设计、科学组织、正规循环、文明搬家”要求,实现综采工作面安全、快速、优质、低耗搬家。一是严格正规循环,做到文明搬家。制定综采搬家技术管理制度、设备拆除安装管理制度、设备编码定置管理办法等制度,用制度规范职工操作,用细节管理保证安装的工程质量。具体从设备拆除前清理验收、拆除过程、安装过程、运输过程、安装验收等过程管理保证设备搬家安装质量,保证一次试车成功。二是搬家安装的组织实施,成立以生产副矿长为组长,调度指挥中心、生产办、机电科、通风科等相关业务科室为成员的搬家联合指挥部,建立会议制度和协调机构。三是提前介入,超前施工。采面收尾时本着“平行施工、提前介入”的原则,根据搬家工程的外围工程准备工作量安排施工队伍在采面停产前提前介入,与采面上网出煤平行作业进行巷道拉底、扩帮、铺道等准备工作。

四、科技引领,增强高效生产动力

根据矿井生产地质条件状况,创新、改进回收安装工艺,通过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劳动效率。一是在采区入口处建设井下液压组装间,安设25t龙门吊进行液压支架的起吊、组装,同时,尝试在井下液压组装间对部分支架进行修理,减少设备升、下井工作量,提高设备周转效率。二是推广应用工作面回收时装车平台技术,结束手拉葫芦、液压千斤顶和利用支架自身立柱起吊方式,减少劳动强度。三是应用无极绳绞车运输系统,简化运输流程,减少运输环节,保证安全运输、提高运输效率。四是安装切眼铺设双道(由于在切眼安装设备时,切眼宽度较大,一般在中间位置架有棚腿及木垛,需提前做门子棚,作为将运输机槽子吊运至煤壁侧的通道,在顶板压力大时,顶板不易维护,且吊运槽子工作量大),在切眼靠煤壁侧加铺轨道作为安装槽子的通道,直接在煤壁侧起吊卸车。五是应用支架倒回、倒安,两巷同时出设备等技术。采用支架提前运输机安装、并由煤墙侧下架进行安装的支架倒安工艺,对安装切眼的顶板管理及其它设备安装的安全环境创造提供条件。新工艺、新技术,增加技术操作可靠性,提高劳动效率,缩短搬家工期,保证搬家安装工作安全开展。

结束语

长期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推进矿井的安全高效发展,务必要坚持科技引领,强化现场管理,狠抓措施落实,持之以恒夯实矿井安全生产基础,扩展创建领域。

参考文献;

[1]刘威.浅谈煤矿安全管理发展现状[J].现代经济信息,2010(10).

[2]林杨.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对策探讨[J].安全与健康,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