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组轮转制及小组包干制相结合的排班方法在血透中心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效果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3

整组轮转制及小组包干制相结合的排班方法在血透中心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效果应用分析

肖妍芹

(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目的:寻找适用于血液透析室的最佳护士排班方法,优化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将2015年10月—12月在血液透析中心的护理人员按整组轮转制及小组包干制相结合的排班方法与2015年7月—9月传统排班方法相比较。结果:实施整组轮转制及小组包干制相结合的排班方法在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排班方法,且提高了护士满意度。结论:实施整组轮转制及小组包干制相结合排班方法有效提高了血液透析中心的护理工作质量,较大程度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效能。

【关键词】血液透析中心;排班;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8-0005-03

AnalysisoneffectofapplicationofunitcycleschedulingandgroupschedulinginHumanresourcemanagementofhemodialysiscenterXIAOYan-qin

【Abstract】ObjectiveTofindoutthebestwayofnurseschedulingapplytohemodialysiscenter,andoptimizehumanresourcemanagement.MethodComparecombinationschedulingmethodofunitcyclesystemandgroupsystemfromOctober2015toDecemberwithtraditionalschedulingmethodfromJuly2015toSeptember.ResultNotonlynursingmistakeandnursingaccidentareobviouslysuperiortotraditionalschedulingmethod,butthesatisfactionofnursesisimproved.ConclusionAftertheimplementationofcombinationschedulingmethodofunitcyclesystemandgroupsystem,thequalityofnursingworkandtheefficiencyofhumanresourcesmanagementhavebeenlargelyimprovedinhemodialysiscenter..

【Keywords】HemodialysisCenter;Scheduling;Humanresourcemanagement

目前护理人力资源短缺是医院护理部门普遍存在的问题[1],加之护理工作量大,护理工作分配不均衡等问题的存在[2],致使临床上护理人力短缺与浪费现象共存[3],而人员利用率低已成为制约我国护理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4],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和“以人为本”护理理念的普及,如何实现现有护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摆在现代护理管理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5]。为了避免人员浪费和利用不足,保证血透中心护理质量安全,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学科发展,我们利用现有人力资源,积极探索新的排班和工作模式,成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基本情况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血透中心共有护理人员26名,学历:本科7人,大专17人,中专2人;职称:主管护师6人,护师7人,护士13人。血透中心共有透析机42台,CRRT机3台。卫生部明确规定普通透析患者和血液性传播疾病(乙肝、丙肝)的透析患者应分区透析[6],因此,我科42台透析机分为普通透析区33台,乙肝透析区4台,丙肝透析区5台。普通透析区每天3组患者透析,时间为08:00—12:00第一组透析,12:00—14:00第一组下机、第二组上机准备及上机,14:00—18:00第二组透析,18:00—20:00第二组下机、第三组上机准备及上机,24:00第三组下机,乙肝、丙肝透析区每天1~2组患者透析,时间同普通透析区;此外,全院随时有不定时不定量需要CRRT治疗的患者。

2.方法

2.1传统排班方法

由1人担任办公护士,1人担任总务护士,其余人员每日工作时间不固定,有08:00—19:00,有08:00—15:00,有08:00—15:00带急诊,有08:00—12:00,有12:00-19:00,有08:00—12:00,19:00—23:00,有17:00—24:00,有休息带二线、休息带三线、休息带四线三个机动班班。急诊由08:00—15:00带急诊的人员上,CRRT班由机动班人员上。

2.2整组轮转制及小组包干制相结合排班方法

2.2.1分组在26名护理人员中,由1人担任办公护士,1人担任总务护士,余下24人按照学历、职称、年资等条件,相对均衡地分为A、B、C3个组,每组8人,各设组长1名。

2.2.2排班第一天:A组上班时间08:00—16:00,B组上班时间16:00—24:00,A、B组上班前,由组长根据护士能力,为每名护士分配4~7名患者,C组休息带线,由组长将8名成员排成二线、三线、四线等,以此类推至六线,2人休息,将24小时的急诊,CRRT治疗包干,若A、B组有护理人员有突发状况,临时不能上班,也由休息组带线人员顶替。第二天:B组上08:00—16:00,C组上16:00—24:00,A组休息带线。第三天:C组上08:00—16:00,A组上16:00—24:00,B组休息带线。整组轮转,依次类推。

2.2.3明确各班工作内容及各岗位岗位职责透析区工作内容:保证透析区患者安全,为患者进行内瘘穿刺、置管护理、上机、下机、执行特殊治疗、处置、处理机器一般报警、书写患者透析记录,为患者做健康指导,检测生命体征、做好透析机的消毒、保养等工作。

急诊、CRRT治疗工作内容:24小时绝对保持通讯畅通,接到通知20分钟内赶到医院进行治疗准备,保证治疗患者安全,为患者进行内瘘穿刺、置管护理、上机、下机、执行特殊治疗、处置、处理机器一般报警、书写患者透析记录,密切观察病情,参与患者抢救。

各岗位护理人员按照岗位职责要求,遵照标准化流程,完成护理工作。

2.3统计学方法

对照2015年7月—9月透析总人数7494人次,2015年10月—12月实施整组轮转制及小组包干制相结合排班方法,透析总人数7539人次。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3.结果

3.1实施整组轮转制及小组包干制相结合排班方法前后护理差错、缺陷情况比较结果,见表1;实施整组轮转制及小组包干制相结合排班方法前后护士满意度比较,见表2。

注:满意度=0.2*不满意的例数+0.4*一般的例数+0.7*较满意的例数+满意的例数

4.讨论

4.1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对满足卫生服务多元化需求,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学科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7]。护理管理者要以人为本,汲取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用合理的管理方法产生更多的管理效益[7]。透析患者作为护理服务的特殊群体,由于其心理、生理变化的特点以及治疗本身的风险性,对透析患者的安全管理尤为重要[8]。首先,改善前,班次杂乱,交接班次数多时可达到15次/天,班次轮替越频繁,越容易出现交接遗漏,发生护理差错、缺陷;改善后,交接班次数最多只有8次/天,交接班次数明显减少。其次,第一组、第二组透析患者为常规透析患者,患者病情稳定,置管护理少,患者自身对病情、护理和透析流程较熟悉,第三组患者多为新透析患者或临时透析患者,病情危重、置管护理多,对透析流程也不熟悉,所以,在护理相同患者数量的情况下,第三组护理人员工作量更大,风险也更大。改善前,透析期间三组排班都是按护士:患者为1:5的比例安排护理人员,故第三组时间段容易发生护理差错、缺陷;改善后,第三组排班护患比最少为1:4.125,护理人员数量明显增加。通过表1可以看出,实施整组轮转制及小组包干制相结合排班方法后,患者透析过程中动静脉端接错、渗血观察不及时、采血遗漏、抗凝剂使用错误等护理差错、缺陷情况较传统排班都有明显减少,提高了护理质量安全,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9)。

4.2改善前,护士每天的工作时间杂乱,不固定,改善后,护士上班时间相对固定。改善前,机动班每天只有三人,CRRT班时间不固定,工作量不固定,CRRT多时,二、三、四线人员不够用,只能安排当天上班人员在下班后顶替;且急诊班的人员每天还要承担08:00—15:00的班次,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若急诊时间段同时出现普通透析和CRRT两种治疗,急诊人员无法分身,只能第二天的急诊人员顶替,而第二天的急诊人员还要承担第二天的班次和急诊,工作量很难负荷;改善后,CRRT治疗和急诊治疗由休息组全部包干,人员充足,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一线在班人员的工作负荷,且带线人员和急诊人员全部为休息人员,为上班后高强度的工作留有充分的休息时间。由表2可以看出,实施整组轮转制及小组包干制相结合排班方法后,护士满意度明显提高。

4.3人才梯队建设,就是现在人正在发挥作用时,未雨绸缪的培养该批人才的接班人,做好人才储备,当这批人才变动后能及时的不上去和顶上去,而这批接班人的接班人也在进行培训和锻炼,这样就形成了水平不同的人才,形成梯队[9]。改善前,排班均由护士长负责,责任组长及护士只需遵守执行即可,所以,责任组长虽然为科室骨干,却不参与或被动地参与管理;改善后,将排列机动班和分配患者的事宜交由各组组长负责,护士长排班时掌握大方向,具体细化到个人的排班由责任组长负责,让责任组长主动参与管理工作,提高责任组长的管理意识,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人才梯队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庆玲,刘玉馥,谢刚敏等.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0,24(3A):568-570.

[2]欧阳卫红.弹性排班体现在手术室人力资源管理上的效益分析[J].中国当代药医,2010,(16):141-144.

[3]汪,蒋红.弹性排班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研究,2014.12(28):388-389.

[4]毛燕君.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与专业发展[J].现代护理,2004,10(8):762.

[5]屈新云.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发展[J].全科护理,2010,8(2B):448-451.

[6]陈香美主编.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8.

[7]郑建华.血液透析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时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中国当代药医护理研究,2011,12(25):3178-3179.

[8]赵敏.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6):47-48.

[9]钱建华,顾晓莹.浅谈手术室护理人才梯队建设[J].中国医师杂志,2012,27(36):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