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道结石手术中的治疗体会杨召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道结石手术中的治疗体会杨召金

杨召金

(井研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四川乐山613100)

【摘要】目的:分析研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道结石手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方式,从我院收治的胆道结石患者(2015年2月—2017年8月)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参照这些患者的病例记录,根据采取治疗手段的不同分别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40例通过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在对这80例对照组和研究组观察的同时,并对这两组患病人员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研究组中,患病人员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患病人员的结石残留率为7.50%,在对照组患病人员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7.50%,患病人员的结石残留率为17.50%(P<0.05)相对于对照组来说偏低。研究组的患病人员出血量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中的患病人员出血量(P<0.05),对研究组患病人员和对照组患病人员的手术时间的长短进行对比时P>0.05。结论: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方式对胆道结石的患病人员进行治疗时,反映出安全性高和潜在价值大的良好效果,所以建议胆道结石的患病人员优先采取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的治疗方式。

【关键词】胆道结石;胆道镜;腹腔镜;开腹手术

【中图分类号】R65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5-0226-02

临床胆道外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则为胆道结石[1],此因为引发急腹症的主要因素之一,有黄疸、腹痛及高热表现,严重时有休克、精神性症状。以往治疗时,多给予开腹手术,可获得一定疗效。随着医学技术逐步完善,近几年来,腹腔镜和胆道镜技术不断提升和普及,传统开腹手术正逐步被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而取代。但此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疗效,目前仍然存在争议性[1]。为此,本研究纳入80例患者分两组重点讨论此点。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80例胆道结石患者病历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分两组,每组40例;经医院伦理会批准后,研究方案得以实施。在对照组中,选取女性为18例,男性为22例,其选取人群的年龄普遍在25岁到27岁之间,平均的年龄为(45.2±1.1)岁,生病的时间介于1天到11年之间,平均为生病年龄为(1.3±0.2)年,在此期间的择期手术一共有29例,其中急诊的手术有11例;在研究组中,选取女性为23例,男性为17例,其选取人群的年龄普遍在27岁到74岁之间,平均的年龄为(45.6±1.2)岁,生病的时间介于1天到12年之间,平均为生病年龄为(1.4±0.3)年,在此期间的择期手术一共有28例,其中急诊的手术有12例。在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病人员的基本资料比较中P>0.05。

入选标准:(1)患者入院后均接受MRCP、CT、B超等检查确诊满足《肝胆管结石病诊断治疗指南》[2]中疾病判定标准;(2)此次研究方案的内容要让相关家属清楚了解;(3)患病人员的相关治疗要完善。

排除标准:(1)精神、智力障碍者;(2)中途脱落研究者;(3)无阅读和理解能力者;(4)哺乳、妊娠期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治疗(椎管内麻醉或气管插管全麻),在上腹直肌或右肋缘下做切口,其中36例治疗方案为切开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8例治疗方案为胆管空肠Roux-Rn-Y吻合术[2]。

研究组接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患病人员平卧,建立气腹,置入穿刺套管,转呈右高左低、头高足低位,操作者在患者左侧,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牵拉胆囊管,暴露胆总管,纵行切开1.5cm左右,将切口周围结石取出,放置在标本袋中。纤维胆管镜探查其他部位结石,用水冲出泥沙样结石,或用网篮将其取出,若肝内胆管或胆总管中结石嵌顿:(1)冲洗胆道;(2)肝内胆管或胆总管中结石嵌顿较为紧密,则在探查时,用碎石器将其击碎,再用水冲,取石篮取石。确保无结石残留后,缝合胆总管切开处,于温氏孔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视情况4d左右将其拔出,如果术后有胆漏则需引流至胆漏消失为止[3]。

1.3指标判定

记录患病人员并发症发生状况,术后1个月时接受复诊,记录其结石残留状况。

记录两组患病人员治疗指标,比如生病的时间和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等来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版本),t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x-±s,如住院和收入时间,χ2检验计数资料,用%进行表示,如并发症总发生率、结石残留率等,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结石残留、并发症

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17.50%(P<0.05)。详见表1。

3.讨论

临床普外科中较为多发其常见的一种疾病则为胆道结石,现治疗胆道结石已广泛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其微创优势突出,针对不满足开腹手术指征、高龄患者,可将大型且复杂的手术进一步简单化,对全身内环境和脏器干扰性较小,促进术后恢复。本研究中纳入80例胆道结石患者分为两组进行讨论,从患病人员住院时间和患者结石残留率等指标上均表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优势。

因人体胆道结构较为复杂,所以,确保术中胆道结构视野清晰对疾病治疗相当重要,特别是肝内胆管结石。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则正好解决此问题[4]。胆道镜进入到肝内胆管可将其放大,让其清晰可见,直接取石,目前暂无其他方式可替代。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式,可将肝外胆管结石彻底清除,且胆道镜可观察到结石位置和大小,特别是胆道中微小性病变,弥补影像学缺陷之处。对于胆道镜联合腹腔镜的优势,学者游勤建通过研究进行了证实,本研究结果与之相符。但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治疗方式手术时间相同的状况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方式治疗的患者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提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对术后疾病恢复有促进作用[5]。整体来看,本研究因样本量、研究时间等因素限制,未探讨到疾病复发状况。若条件成熟,可进一步深入探讨。综上,建议临床治疗胆道结石首先考虑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方式,效果突出,安全性高,应用价值大。

【参考文献】

[1]余拥新.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J].检验医学,2016,2(9):242-243.

[2]孟晓东,曹立瀛,付庆江,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肝外胆管结石再手术中的治疗体会[J].肝胆外科杂志,2015,23(1):61-63.

[3]余守江,王国兴,张豫峰.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在胆管结石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58-59.

[4]国同歌,李鑫,刘双.胆结石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6,22(13):60-61.

[5]郝青.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7):19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