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东清线路面大中修养护工程可行性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清徐东清线路面大中修养护工程可行性探讨

李文娟

太原晋万通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030002

摘要:结合项目现状、整体区域规划及长远发展,从项目建设背景、远景年交通量预测、工程规模、经济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述,为今后同类型研究提供参考。

背景

农村公路是保障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设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农村公路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在充分肯定农村公路建设成绩的同时,要求农村公路建设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与优化村镇布局、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安全便捷出行相适应,要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现状分析、规划发展

清徐县地处省城太原市城郊,依山面川,是省城太原的南大门。G208、G307两条国道、青银高速公路、刚刚投入运营的太中银铁路和大西高速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全县国土总面积609平方公里,辖四镇五乡一个街道办事处、192个行政村和6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34万。清徐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中国古典文学大师罗贯中先生的故乡,也是全国四大葡萄名产地之一和山西老陈醋的正宗发源地,素有“葡乡”、“醋都”之称。

东清公路是以晋中市东阳为起点,进入清徐后跨越清徐县河东、河西地区,横穿集义、徐沟、王答、西谷、清源五个乡镇、几十个村庄,终点止于清东广场,是连接晋中与清徐县的一条跨地区县级公路。本次大中修养护项目段落起点为东清公路晋中市与清徐县交界(K6+559)处,终点(K29+263.697)连接于滨河西路,里程22.705km。东清公路于1993年改建为二级路,2004年进行过大修改造。近年随着交通量的迅速增加,运输车辆的长期运营,使得路基、路面因不堪重负而产生严重病害,虽然经过不断养护,路面仍相继出现网裂、拥包、龟裂、车辙、坑槽、拥包等病害,同时,过村路段交通混乱、排水不畅,桥梁、涵洞构造物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有些桥梁已成为危桥,已经影响到二级公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严重降低了道路的服务功能,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对沿线周边也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文明交通的需求。

清徐县东清线路面大中修养护工程的实施,会提高原有道路行车舒适性,改善当地居民通行状况,同时对推进清徐县“四好农村公路”的城镇化体系规划战略的实施,加强地方经济与外界的联系,协调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升清徐县的城市形象,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起重要保障作用。

可行性论证

1.是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总体要求。

依照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四好农村路”专项规划,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确保到2020年全省“内通外联、班车到村、能村畅乡、安全便捷”的农村公路网体系基本形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交通运输保障。

2、是提高农村道路通行能力及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同时增加村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农村公路是公益性的公共基础设施,是农村生产生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钮带,在建设新农村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带动性的作用。加快发展农村公路,改善农村交通状况,可以畅通与扩大各村与乡、县的信息合作商品流通的渠道,是各村的特色和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3、是确保东清线运输行车舒适、交通安全的需要

东清线二级公路是连接清徐县与晋中东阳的一条跨地区县级公路,也是附近村民出入的重要通道,由于该公路车辆较多,过村路段排水不畅,致使路面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沉陷、拥包、坑槽、龟裂、波浪、裂缝等病害现象,从而加速了道路的破坏,严重降低了道路的服务功能。项目的实施,可以为村与村、城市与城市之间提供直达、安全、经济、舒适的运输通道,改善行车条件起到积极的作用。

4、是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车辆拥有量的增加,现有道路的交通环境急需进行改善。该线路穿越18个村庄,影响面涉及集义、徐沟、王答、西谷、清源五个乡镇。这些村庄以农业、水果业、运输业为主,路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当地经济的发展。本项目实施后,将改善现有道路环境,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可直接服务于沿线村庄、学校及企业,促进沿线经济较快发展。

5、大大节约运输成本,促进物流业的发展

便利的交通是物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运输成本是物流业成本的主体,交通状况的改善将大大缩减运输成本,有力提高物流业的经济效益,大修养护工程的实施将有效改善路况,使运输时间大为减少,极大地节约了成本,运输效益大为提高。物流业的兴盛将有效地推动地方经济中商业贸易的发展,加强地方与外界的交流和联系,极大地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主要结论

1、交通量预测

本项目通过对直接影响区内历年交通量与历年社会经济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由未来影响区内的经济发展指标预测未来交通量。根据本项目对地区经济、交通运输和交通量的影响程度,以及区域内物资流动和车流集散的特点,结合地区社会经济、交通现状和路网状况,并结合近年来通道交通量的车型结构,得到本项目未来特征年断面趋势型交通量预测结果。

项目特征年交通量预测结果

表1—1单位标准:小客车/日

注:预测15年(2033年)的远景交通量为10958辆/日(小客车)。

2、技术标准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路面大中修养护工程,原有路为集散二级公路,设计速度60Km/h,路基宽度12m。

本次大中修养护工程拟合原有路平纵线形,并适当优化,使其满足规范要求,设计速度仍采用原有路标准为60Km/h。

由于沿线17个村庄大部分已开发至公路沿线,紧邻公路,徐沟镇附近已经基本城镇化,因此路基横断面形式依据不同段落的现状,分别制定方案,分为不邻村路段和学院区段落,形式如下:

不邻村路段:路基宽12米。0.75m(土路肩)+1.75m(硬路肩)+2*3.5m(双向行车道)+1.75m(硬路肩)+0.75(土路肩)。

学院区道路路段:路基宽32米。3.5m(人行道、绿化及排水)+0.75m(土路肩)+2.25m(硬路肩)+2*3.5m(双车道)+0.5m(路缘带)+4.0m(中央分隔带)+0.5m(路缘带)+2*3.5m(双车道)2.25m(硬路肩)+0.75m(土路肩)+3.5m(人行道、绿化及排水)。

工程规模及投资

路线全长22.705公里,全线路面结构采用4cm细粒式沥青砼+5cm中粒式沥青砼+20cm水稳碎石基层+20cm水稳碎石底基层;改建危桥4座(均为小桥),涵洞33道,平交交叉25处。总投资估算为20768.41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914.7064万元,其中建安费为16859.23万元。

项目综合评价

1、经济评价

拟建项目有很好的国民经济效益,并具有较好的抗风险能力。

土地利用、工程环境、节能及社会影响评价

①土地利用、

本项目是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进行路面大中修养护及沿线排水设施的完善,不涉及新增用地。

②工程环境

在公路建设过程中,要树立“以人为本,保护自然,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③节能及社会评价

本项目的主要服务对象为客车、村民出行、货车、旅游等车辆的出行和沿线村镇车辆的出行,项目实施后,现有道路的交通运输环境将得到大大改善,道路的通行能力也将随之提高,同时完善了现有公路的安全设施,缩短了出行时间,使道路运输更加安全高效运行,使公众出行更加安全便捷,节约了使用者的时间成本,效益显著。

问题与建议问题

1、本项目为公路提升和旧路改建项目,道路施工导致交通中断,会给来往行人车辆造成出行的不便。

2、本项目途经多个村庄、学校,在一定程度造成环境和噪声的污染,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3、G208平面交叉没有附加车道,且常庄道班的设置影响转弯车道引导视距,目前该段车流辆很大,转弯流量也较大,对行车安全存在很大隐患。

建议

1、施工中要设置必要的安全引导设施,保证车辆及行人的安全;施工过程中避免夜间施工,减少工程建设对沿线居民的影响。

2、水泥稳定碎石及沥青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合形式,运输及铺筑途中要做好环保工作,减少对生态及人类环境的破坏;

3、过村路段挖除旧路结构层的弃方应有效利用,避免造成新的污染;

4、路线沿线村庄较多,且经过居民居住区,对当地居民有一定的影响,施工中应尽量避免与村民发生冲突,干扰工程施工;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014

2、山西省四好路建设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