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林业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加强林业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对策

格日乐其其格

杭锦旗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内蒙古鄂尔多斯017400

摘要:林业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的主要区域.基于此,分析当前我国林业自然保护区中野生动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林业自然保护区中动植物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林业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对策

一、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发保护存在的问题

如果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森林植被和动物物种数量越来越少,那么整个生态系统就会越来越脆弱和更加的不稳定,这就要求我们应该高度重视野生动植物的保护问题,认真研究、科学论证、系统开发,并保证人类社会得到有序的前进,并让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做到齐头并进。

自然保护区大多数都处于偏远、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矛盾,对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的保护都存在着长期的压力。管理工作的基础数据都比较匮乏,以至于对自然保护区内重点保护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的变化情况都没有做到了如指掌。大多数县级自然保护区的面积、边界等问题都没有明确落实,导致保护区内各种功能区的界限不明确、重点保护对象的数量分布以及变化发展不清楚;还有一些林业主管部门对于本区域内的自然保护区内的机构和人员数量等心中无数;现有的法律法规和监督机制不健全、自然保护区内的保护管理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技术科研人才匮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够待进一步提高,保护和科普宣传设施设备落后,导致自然保护区内人员工作效率不高,严重影响了自然保护区动植物生存、发展以及壮大的重要工作,更加谈不上工作进度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是现代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要求作为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的我们认清形势、找好定位,科学谋划、进一步做好保护工作战略决策,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林业发展的大局中能够积极的发挥出自己积极的作用。

二、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措施

2.1树立“大保护,重落实”的工作思路

大保护就是要从宏观层面上做到各项保护工作的协调,将林业生产建设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制定可行性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方案。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区域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生长状况、群落分布等基本信息的动态跟踪,通过数据获取的分析,为下一步林业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提供参考。除此之外,也要重视做好相关保护工作的落实情况,尤其是在一些基层部门,要通过适当增加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加强部门自身建设,为各项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动力。

2.2优化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我国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建立已经有60周年,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成绩。在今后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中,一方面要总结以往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加以规避,少走弯路;另一方面又要借鉴部分国外国家的经验,例如瑞典、澳大利亚等国家由政府出台自然保护区管理标准,明确保护区的责任和义务,对自然保护区失职行为进行处罚,通过这种激励手段强化保护区管理意识。另外,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可以尝试推行“主体明确、政管分离”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林业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总体保护规划,而基层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则负责各项规划的具体落实,部门分工明确,提高了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

2.3做好疫源疫病防控和监测工作

在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中,做好野生动植物的疫病防治工作尤其重要。尤其是像禽流感、犬瘟热等恶性传染性疾病,不仅在野生动物群体间相互传播,而且还能够对人产生致病感染,需要做到重点的监控和预防。各级林业或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要及时开展辖区内野生动植物疫情防控工作,形成集“监测、检查、保护”于一体的保护体系,切实保障野生动植物的安全。另外,也要重视利用新技术、新设备强化野外巡逻的效率,尤其是对于一些面积较大、地形复杂的自然保护区,更需要做好自然保护区周边的巡检工作。针对基层主管部门人手不足的问题,可以利用小型遥控无人机、传感监测设备等,实现对自然保护区的动态监控。

2.4在保护执法与宣传方面

为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壮大保护力量,进一步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违法犯罪行为,各地林业主管部门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野生植物保护协会等社会团体一道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并会同公安等执法机关强化执法,成效显著:一是国家林业局组织举办了“爱鸟周三十周年纪念暨保护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动”,鼓舞了行业士气;二是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野生植物保护宣传月”为契机,各地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系列宣传;三是宣传方式多种多样,大多数省区市开办了保护简报,开设了保护网站、官方微博和电视栏目,提高全社会对保护事业的了解、认知程度;四是打造自然保护区、动物园、自然博物馆等宣传阵地,提升其公众宣传教育的功能,发挥明星物种效应,开展不同专题的宣传活动,建立系统、长效宣传机制,极大提高了公众保护意识。

三、浅析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与发展

3.1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科学管理新方法

不断的建立和健全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和资源调查的长效机制,努力配备好专业技术调查的设施设备,配备好专业人才,并有针对性的对自然保护区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的资源调查工作,并实时监测好自然保护区周边环境各生态因子的变化情况,制定出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划方案,提供出科学有利的专业依据,能够将国家濒临灭绝的野生动植物得到更好的缓解,并保证生态系统中多样性和完整性,从而保护了人类生存环境得到持续和稳定的发展,也是为了现在和我们的后世子孙造福。

3.2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保护区民众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有关法律的认识

对自然保护区要做好保护应对工作,搞好宣传、加强监督、检查、管理、进一步协调社会各方面的集中力量,同心协力搞好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充分利用当地政府媒体宣传的力量,努力宣传野生动植物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积极的宣传教育,唤醒每一个公民保护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意识,增强公民保护动植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对于自然保护区内破坏严重的区域以及季节,积极做好专业看护看管等举措、保护好野生动植物的资源,并配合好当地政府做好宣传教育的工作,加强法制建设和制度建设,做到自然保护区内的所有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对破坏者做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3.3不断加强自然保护区内管理,确保野生动物迁徙路线通畅

严禁保护区内进行高速行车,并严禁车辆、人员擅自下公路。努力防止旅游车辆对野生动物发生碰撞,或者旅游人员给野生动物带来伤害;加强对自然保护区道路两侧野生动物的监测,并实现对公路、旅游区车辆的巡查活动,召集相关部门共同研究部署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每一年度相关工作内容,拆除自然保护区内不利于野生动植物生存发展的围栏,减少围栏对野生动植物带来的不利影响。

结语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在我国的设置,是保护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的重要内容,在对自然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将科研、旅游、教育、生产活动有机协调统一,展示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马崇玉,赵长青.甘肃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繁荣兴旺─―省林业厅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管理局十年回眸[J].甘肃林业,2015(22):131-133.

[2]王化信,周汝鸿.美国农业简介[J];河南农业科学;2014(12)

[3]易奎,许树仁.孟达林区野生动物资源[J];野生动物;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