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终极目标——人的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02
/ 1

教育的终极目标——人的发展

周文辉

山东省平度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66700

现在社会各界都在呼吁,要培养新时代急需的人才,要把应试教育扭转到素质教育上来。但是,究竟具备哪些素质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在素质教育中,何种素质更为关键?

教育的终级目标是把自然人、感性人变成社会人、理性人,是为了提升人性,使之尽快走向崇高和完美。因此,人的自主性素质,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自主性素质的发展和培养,是教育的灵魂。

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过去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只重教学方法不重学生学法,只重教学内容不重教学过程,只重讲不重练,致使学生发展不均衡。闭门造车阻碍了教育的发展,有证书无实践只能使我们的教育走向死胡同。培养适合新时代的新型人才、扭转旧的教育教学观念迫在眉睫。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相关的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对学生来说,未来人才素质的差异不在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多寡优劣,而在于人的基本素质。未来有知识的人是指那种既有某个领域的精深知识又有相近专业及普通领域的广博知识的人。这种人对新知识、新事物敏感而善于学习,他们善于运用新知识并将其物化为能满足人们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善于将分散存在的知识加以融合、组合,创造新知识并付诸新的应用途径。因此,学生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

对中职学校的教师而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刻苦钻研业务,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在授业、解惑的同时还要为学生创造出积极思维、自我锻炼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培养能力为根本,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及途径,促使学生产生愿意学习的强烈愿望,能启发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通过学习新知识,有效地与学过的知识相结合,综合起来去解决问题,以便形成终身学习的自觉性,并培养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未来社会中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能够适应21世纪的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全面实施学分制,深入开展教学改革

实施素质教育,核心的问题就是要使之落实到教学中,要落实到教学计划、课程、教材、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之中,要使素质教育进入学科教学、课堂教学之中。但是,教师的劳动又是一种不同于一般劳动性质的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可供选择,需要的是教师本人忘我的奉献、崇高的思想、高度的智慧和非凡的才能。这种奉献本身又是一种获取,所以教育是在享受中获取、在获取中享受。

1.调整评价标准,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作为最终目的。教育评价不仅仅是为了“证明”和“选拔”,更重要的是为了“改进”和“提高”。某一阶段、某一学科的成绩只能说明当时学习的状况,而不能提供终结性的结论。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来调整评价标准,从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全面衡量。这样就为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确定了明确的要求,学生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则可能在这方面获得较高的学分,以激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2.转变教学方法,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落到实处。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打破被动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既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学生个别能力发展的起点和依据。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要构筑一种互动、自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建构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倡启发式教学、民主讨论式教学等方式,突出互动性,引导启发他们积极主动思维,努力使全班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在师生的共同交流中完成教学任务;提倡“思维无禁区”,让学生畅想、畅言,精神上处于自由放松的状态,形成既充满竞争又合作愉快的氛围,在多种思想的涌动、交汇中碰撞出创造的火花,引发创新的潜质;提倡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努力做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让课堂充满情感的碰撞、情绪的体验、生命的交流,让学生体验到乐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使学生具有作为社会人素质的教育核心是做人。自主性素质的核心,是使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和谐,个人能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它为人的发展和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同时现代社会也是一个充满竞争、不断变革的社会,每个人都时时面临选择和压力。只有自主性素质较高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也更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因此,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教材和多种形式与方法,使学生在心理健康的条件下逐步学会生存与合作,有正确的审美观点,懂得文明礼仪,明确人生历史使命,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在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基础上构筑自己有力的精神支柱。

时代呼唤素质教育,学生的能力是建立在深厚广博的知识基础上的;学生的个性需要强大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熏染来作为依托。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探索创新性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有意识地把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培养目标,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造就一代创新人才,推动整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