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心动图评估不同病因引起肺动脉高压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超声心动图评估不同病因引起肺动脉高压价值

张健苏海施艳玲

(天津市北辰区中医医院300400)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估不同疾病引起肺动脉高压的价值及各种测量方法对肺动脉高压诊断的准确性及对肺动脉高压检查的意义。方法: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2010年10月~2015年5月就诊的160例肺动脉高压患者,通过测量瓣膜返流速度、心内分流速度及测量肺动脉血流频谱时间间期参数、M型测得患者舒张期右室前壁厚度与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比值(RVAW/LVPW)估测患者肺动脉压力,并与心导管测量测量肺动脉压力及临床诊断肺动脉高压程度相对比。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最终诊断相符率较高,并帮助找出了许多肺动脉高压的原因,正确选择测量方法提高肺动脉压力测量准确性,将肺动脉高压病因由原来的两大类(原发性和继发性)进一步将继发性肺动脉高压分成肺前性、肺性、肺后性。结论:超声对肺动脉高压不但可以进行准确的分度,而且可以找出肺动脉高压的原因,帮助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评价治疗效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肺动脉高压最便捷、可靠的检查手段。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先天性心脏病;测量方法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5-0063-02

本文通过测量瓣膜返流速度、心内分流速度及测量肺动脉血流频谱时间间期参数、M型测得患者舒张期右室前壁厚度与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比值(RVAW/LVPW)估测患者肺动脉压力,并与心导管测量测量肺动脉压力及临床诊断肺动脉高压程度相对比,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估不同疾病引起肺动脉高压的价值及各种肺动脉压力测量方法选择对肺动脉高压诊断的准确性及对肺动脉高压检查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2008年5月~2012年5月超声心动图查出的160例肺动脉高压患者。

1.2仪器与检查方法

使用美国ViVid7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2.0MHZ,取左侧卧或平卧位,于大动脉短轴切面、心尖四腔切面、右心二腔心切面,通过测量瓣膜返流速度、心内分流速度及测量肺动脉血流频谱时间间期参数、M型测得患者舒张期右室前壁厚度与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

1.3肺动脉压测量方法:

1.3.1三尖瓣反流法:测得三尖瓣返流最高流速,根据简化Bernoulli方程(ΔP=4V2,V为最大返流速度)可求得右心室与右心房之间压差。若无右室流出道梗阻,肺动脉收缩压(PASP)与右心室收缩压(RVSP)相似,即:PASP=RVSP=右房压(RAP)+三尖瓣跨瓣压差(ΔP)。其中右房收缩压一般根据三尖瓣反流程度及右房大小综合判断,右房大致正常、三尖瓣轻度反流时约5mmHg,右房轻度增大、三尖瓣中度反流时约10mmHg,右房明显增大、三尖瓣重度反流时约15mmHg。[1]

1.3.2分流压差法:(1)动脉导管未闭:根据动脉导管未闭分流速度可计算出主动脉与肺动脉间压力阶差。一般认为肱动脉压等于主动脉压,肺动脉收缩压=肱动脉压力-主、肺动脉之间压力阶差。(2)室间隔缺损,根据经过室间隔缺损分流的最大速度(Vmax)估测出左、右心室间压差,若无左心室流出道梗阻,肺动脉收缩压=肱动脉收缩压-左、右心室间压差。右向左分流时,肺动脉收缩压=肱动脉收缩压+左、右心室间压差。[2]

1.3.3RVAW/LVPW比值法:M型测得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患者舒张期右室前壁厚度与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当RVAW/LVPW比值<0.6为无肺动脉高压;0.6≤RVAW/LVPW比值<0.7为轻度肺动脉高压;0.7≤RVAW/LVPW比值<1.0为中度肺动脉高压;RVAW/LVPW比值≥1.0为重度肺动脉高压;随肺动脉压增高,RVAW/LVPW比值逐渐增大。[3]

1.4肺动脉高压诊断标准

根据1989年去昂肺心病心功能专题讨论会提出的我国肺动脉压诊断标准:静态下肺动脉收缩压大于30mmHg为肺动脉高压。轻度30~40mmHg:中度41~69mmHg;重度大于等于70mmHg。[4]

2.结果

2.1肺动脉高压超声表现

(1)M型超声心动图:肺动脉高压时,患者肺动脉瓣的普通M型超声的主要表现为:曲线“a”凹低平或消失,肺动脉瓣收缩中期关闭或有切迹。(2)二维超声心动图:由于右室压力负荷过重,会出现右心腔内径增大、右室壁肥厚、右室收缩功能下降;同时伴有室间隔厚度增厚、运动平坦;左室形态失常,导致左室收缩及舒张期容积减少,但整体收缩功能维持正常(3)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肺动脉高压患者彩色多普勒特征是出现三尖瓣反流,这可能与瓣环扩张、右室几何重构及收缩期瓣叶向心尖部的位移有关;患者同时可出现肺动脉瓣反流。(4)频谱多普勒特征主要有: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瓣血流加速时间缩短。[5]

2.2本组160例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肺动脉病因病因157例,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并发肺动脉高压24例,室间隔缺损26例,动脉导管未闭22例,风湿性心脏病24例,各种病因所致左心功能不全29例,肺源性心脏病34例。经回访外院右心导管检查35例所测肺动脉压与超声心动图所测肺动脉压基本一致,仅2例肺动脉压相差>15mmHg。

3.讨论

肺动脉高压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以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渐进性升高为特征的一组病理生理综合征,属肺循环高压的一类,其病理表现主要为肺小动脉血管痉挛、内膜增生和重构,是许多心肺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病理生理环节,常导致右心衰竭,引起死亡。

通过三尖瓣反流法测量肺动脉高压是日常工作中最常用的简易评估方法。超声心动图估测肺动脉压力关键在于三尖瓣反流血流流速的正确测量以及右心房压的准确估测。测量三尖瓣反流血流流速时在心尖四腔、大动脉短轴、右心室流入道等不同切面检查,尽量寻找三尖瓣反流最明显的切面,另外,超声声束与三尖瓣反流血流夹角过大,则会导致测量结果较实际值明显偏小,因此,检查时不必拘泥于标准超声切面,而应该以超声声束与三尖瓣反流血流平行为原则但是该方法的缺陷是需要估测右房压力,导致结果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局限性[6]。分流压差法适用于室缺、动脉导管未闭的肺动脉高压患者,测量压力值较真实反应肺动脉压力,同样要求分流术方向与声束平行。RVAW/LVPW比值法适用于所有肺动脉高压测量,但同样有较大局限性,不能准确得出肺动脉压力值,只是大致估测出肺动脉高压轻中重程度,M型测量右室前壁厚度时,由于近场效应,致使测值不够精确,需要超声仪器性能高。

超声心动图明确肺动脉高压诊断后,应重点寻找其病因,大部分病例可以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病因。经统计发现,在儿童中以先心病最为常见,在青中年患者中以风湿性心脏病最为常见,而在老年患者中以肺源性心脏病及左心功能不全最为常见。了解病因分布特点,检查时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病因检查。一般情况下各种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左心功能不全、肺源性心脏病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结合临床不难诊断;而结缔组织疾病、肺动脉栓塞、慢性反复肺动脉栓塞等疾病超声心动图难以进行病因诊断,须结合临床其他检查结果及临床症状。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是一种特殊类型,在诊断前必须进行仔细的检查排除各种继发性病因。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原因将肺动脉高压分为5类[7]:(1)肺动脉高压,含特发性、家族性和结缔组织病等疾病相关;(2)伴有右心功能障碍的肺动脉高压;(3)呼吸系统疾病和(或)低氧血症相关的肺动脉高压;(4)慢性血栓和(或)栓塞相关的肺动脉高压;(5)其他原因,包括结节病、肿瘤等。结合超声检查结果,将引起肺动脉高压原因分为三大类:(1)肺前性(右心容量负荷增重型):包括不同原因引起的右心容量负荷增重,如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等左向右分流性疾病;(2)肺性(肺源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或)低氧血症相关的肺动脉高压、慢性血栓和(或)栓塞相关的肺动脉高压、肺脏结节及肿瘤等,如高原性肺水肿、肺动脉栓塞;(3)肺后性(左心压力负荷增重型)左心功能不全及风湿性心脏病等,致使肺静脉压力逐渐增高,最终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肺循环压力增高。

肺动脉高压是心脏病的临床诊断、手术指征、疗效评价、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有较高的发生率、致死率和致残率,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右心导管直接检测肺动脉压是金标准,但具有一定的创伤性、风险性且价格昂贵,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而超声心动图估测肺动脉压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无创伤、患者无痛苦、实时快捷、可反复检查随访以观察治疗疗效等优点,而且可以对大部分患者明确病因。另外,只要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多普勒超声估测的肺动脉压与心导管测量的肺动脉压有良好的相关性,准确率高。

【参考文献】

[1]陈树宝,张玉奇.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的超声心动图诊断[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9)714-720

[2]谢静,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肺动脉压力的估测[J].甘肃科技纵横,2011,37(4)207-208

[3]冯俊玲,超声心动图评估肺动脉高压的新方法[J].医学影像,2011,49(32)66-67

[4]王业兵,罗俊.超声心动图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功能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综述2012,33(1)118-121

[5]王淑珍,罗俊.不同的超声心动图技术在肺动脉高压评估中的作用[J].综述心血管病学进展,2012,31(6)831-733

[6]郑玉水,刘怀凤,时欣.超声心动图诊断肺动脉高压157例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4):392-393.

[7]王业兵,罗俊.超声心动图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功能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2,33(1):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