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临床观察

张正南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下寺镇中心卫生院四川广元628317

【摘要】目的分析消化内科临床常见不合理用药情况,并提出解决措施,以提高用药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五年间在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3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320例患者中不合理用药者89例,占到了27.8%,药物剂量不合理17例,联合用药不合理26例,抗菌药物过度使用12例,重复性用药7例。结论:消化内科中合理用药是发挥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在用药过程中应采取相应措施尽量避免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保证用药安全合理。

【关键词】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临床观察

我国是消化系统疾病高发的国家,消化系统疾病种类繁多,每种疾病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极大地影响,疾病所用药物也是多如牛毛,用药剂量也比较大,从而导致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层出不穷。不合理用药不仅使患者得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有时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在临床中,应当尽力避免不合理用药,避免不合理用药带来的安全隐患,力求用药安全合理,用药安全合理是发挥最佳治疗效果的基本保障。现回顾我院2011年3月到2016年3月之间的320例消化内科患者的用药情况,分析总结其中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和原因,从而提高用药疗效,提高医疗水平,保障患者就医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我院2011年3月到2016年3月之间320例消化内科患者的用药情况,其中男(182例),女(138例),年龄(17~68岁),平均年龄(38.5±7.8岁)。

1.2方法回顾我院2011年3月到2016年3月之间的320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用药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其中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以及原因,从而避免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2结果

2.1不合理用药情况

2011年3月到2016年3月我院消化内科320例患者中不合理用药者89例,占到了27.8%,其中药物剂量不合理27例,联合用药不合理26例,抗菌药物过度使用19例,重复性用药17例。

2.2不合理用药类型

我院发生不合理用药的类型包括:重复用药(19.1%)抗菌药物过度使用(21.3%)联合用药不合理(29.2%)药物剂量不合理(30.3%)。

3讨论

3.1重复用药

药物的发展日新月异,现今有许多新药上市,但是其中多种新药仅名字不同,成分基本没什么差异,医师若仅仅根据药品名字就判断它们是两种不同的药物,那么将会造成患者用药剂量过大,药物毒副作用加剧等不良反应,严重后果甚至会造成医疗事故,给患者和医师都造成极大的痛苦。对于虽然成分不同但是作用效果相似的药物,医师也应当提高警惕,避免重复用药。

3.2抗菌药物过度使用

抗菌药物的滥用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很多时候不需要,也没有使用抗生素的指征,但是医师和患者为了追求更短的病程而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有时仅仅因为患者认为抗菌药物对疾病有极大地作用要求医师开具而开具,医师并不认真分析患者是否真正有必要使用抗生素。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院内感染的高发菌种,正是因为其抗药性的强大。

3.3联合用药不合理

消化内科中许多疾病都需要联合用药,单独使用一种药物大部分时候都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因此,了解药物间相互作用在联合用药时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使用有肝药酶诱导作用的药物,那么再联合肝脏代谢药物就会减少其药理作用,达不到治疗效果。此外,在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时应当四联用药,其中需要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和铋剂,这两种药物就应该分开吃,铋剂是一种黏膜保护剂,在酸性条件下铋剂在胃肠道黏膜上面沉淀形成保护膜,从而促进溃疡修复。铋剂需要在酸性条件下起作用,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之后胃内ph升高,导致铋剂无法在最适环境下发挥作用,从而达不到应有的疗效。蒙脱石散也是如此,蒙脱石散是止泻药,常常在腹泻时使用,其对消化道粘膜有覆盖能力,并且能够和粘液糖蛋白结合,从而提高胃肠道的防御功能,如果是感染性腹泻,医师常常会开具抗生素,两者合用,抗生素的作用就会被减弱从而使疗程变长,有可能会导致耐药菌的发生。医师不仅应该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应该对其他科室的疾病症状有一定的了解,这对于联合用药是很重要的,比如肠易激综合症患者常常使用西沙比利,而这些患者大部分都有抑郁问题,神经内科会给开具抗抑郁的药物,而西沙比利和三环类/四环类抗抑郁药物同时有可能会导致致死性心律失常。因此医师一定要个体化医疗,认真分析病情后再开药。

3.4药物剂量不合理药物剂量不合理在临床上的主要体验是药物剂量过大或者用药时间过长所造成。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通过抑制胃壁细胞泌氢来治疗胃溃疡等疾病,但是长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会造成胃萎缩性胃炎。

4结语

4.1提高医师职业技术水平

为了避免不合理用药,最根本的方法是提高医师职业技术水平。医师应当主动学习,对于新药,主动了解其主要成分,药理作用,药物相互作用等;对于其他科室疾病,也要主动了解,特别是与本科室相关疾病;对于患者,要主动了解其预后情况,清楚药物是否有长期副作用。医院也应当定期邀请国内外经验丰富教授为本院医师提供培训,使医师能够第一时间掌握业内最新进展,从而可以提升医师职业技术水平,提高医院诊疗效果。

4.2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交流

现今我国的医患关系紧张,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是改变这一现象的根本,也是避免不合理用药的根本。我院致力于建设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体系,医师在看病时多交代患者一些药物的用法用量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患者自行用药的乱象。现在有许多患者听信网络上的信息,认为药物服用多了不好,而自行减量从而达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这样会导致疗程的延长并有可能导致急性病转变为慢性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损失。除此之外,有些患者会因为疾病带来的痛苦而擅自加药,导致药物毒性和副作用严重。对于身患多种疾病的患者,医师们应该更加用心的思考药物相互作用并将其向患者交代清楚,以免因为药物相互作用不当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总之,消化内科不合理应用现象比较严重,不合理用药的类型较多,无论是医院还是医师都应当予以重视,从而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合理用药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在临床过程中,医师和医院应当采取措施避免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潘秀娥,李文艳.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消化内科用药问题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81-82.

[2]管廷勇,叶端炉.消化内科临床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6):929-930.

[3]王刚,李震,肖冰.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消化内科用药问题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6):178-179.

[4]李省作.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29)

[5]陈恳.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消化内科用药问题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