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肾合并输尿管囊肿的影像学对比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重复肾合并输尿管囊肿的影像学对比研究

满聪1石小正2刘猛1

满聪1石小正2刘猛1(1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放射科山东枣庄277100;2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超声科山东枣庄277100)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5-0186-02

【摘要】目的探讨重复肾合并输尿管囊肿的影像学对比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14例重复肾合并输尿管囊肿患者的静脉肾盂造影(IVP)、膀胱造影、CT、MRI及超声(US)检查结果结合膀胱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14例患者术前均作出了正确诊断,尤其是US及膀胱镜的应用提高了诊断率。结论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重复肾合并输尿管囊肿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重复肾盂输尿管囊肿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对比研究

重复肾为胚胎期输尿管芽过度分支的异常,致两个肾的实质融合在一起并位于同一被膜内,外观呈一体积较大的肾。输尿管囊肿是输尿管末端先天性囊性扩张并突入膀胱内而形成的,多伴有肾及输尿管的畸形,分为单纯型和异位型2型。囊肿开口于膀胱内者为单纯型,开口于膀胱颈部、尿道、子宫等处为为异位型。笔者对14例重复肾合并输尿管末端囊肿的各种影像学检查的表现对比及部分手术病例作一分析报道。

1材料与方法

本组14例,男8例,女6例,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32.5岁。临床表现:腰酸困及下腹疼痛,尿频、尿急、尿痛9例。输尿管走行区、肾区叩击痛2例。X线平片检查发现一侧输尿管结石2例,临床诊断肾衰1例。

本组14例患者检查中,腹部平片14例;IVP12例;US14例;膀胱造影3例,CT7例;MRI2例;膀胱镜11例。以上各项检查当中,IVP可显示肾脏有上下两套收集系统显影,合并肾囊肿时可表现为收集系统受压变形。US能多方位观察畸形肾脏的解剖及肾囊肿的形态和大小,以弥补IVP对上部收集系统显影不良的不足。CT及MRI对重复肾的形态及输尿管囊肿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与US及X线检查进行互补。

2结果

2.1影像学检查结果腹部平14例:2例在左侧输尿管上段走行区可见类椭圆形高密度。

IVP12例:右侧重复肾7例,左侧重复肾5例。2例合并输尿管结石者均可见同侧肾盂肾盏扩张积水。盆腔内见膀胱一侧及双侧圆形充盈缺损14例。4例见双肾盂双输尿畸形。14例膀胱内充盈缺损中有9例显示呈蛇头征样充盈缺损。

CT平扫检查7例:左肾囊肿2例,右肾囊肿3例。膀胱内显示低于尿液的椭圆形低密影、边界较光滑。

MRI检查2例;膀胱内显示低于单个T1WI低信号、T2WI略高信号,信号均匀,边界光滑的囊性肿块,囊壁呈等信号。

B超检查14例:14例均见患侧输尿管下段明显扩张,输尿管末端呈囊性扩张,均呈液性暗区,2例发现输尿管上段结石。超声14例中,8例为正常输尿管开口部位的膀胱内膨出,6例为异位开口的膀胱内膨出。

2.2膀胱镜、手术及病理结果膀胱镜检查11例中见输尿管开口部位膀胱内膨出6例,5例为异位,手术12例,术中探查见有直径2mm输尿管向下走行,膀胱三角区布满滤泡装增生物。膀胱内见有囊性肿物在1.7~5.3cm,覆以的膀胱黏膜均充血水肿,病理镜下可见囊肿内表面为扁平或移行上皮,外表面覆盖膀胱移行上段。术后诊断:重复肾合并左输尿管末端囊肿。

3讨论

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是胚胎期由于后肾发育异常,同时输尿管芽有异常分叉,分别进入后肾胚基所致[1]。输尿管囊肿为输尿管下端在膀胱内的膨胀。二者常合并出现。囊肿型分三层:表层为膀胱粘膜,内层为输尿管粘膜,中间层由肌纤维及结缔组织构成[2]。CT由于辐射剂量大,不作为常规检查项目。MRI及MRI水成像检查可清楚显示重复肾、输尿管囊肿大小及囊壁厚度,可准确诊断囊肿的开口及囊肿的分型,但检查费较高,临床应用较少。IVP是此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其典型IVP表现:凸入膀胱内的椭圆形或圆形充盈缺损影,即“蛇头征”。若膀胱内与囊肿内均充盈对比剂,可见囊肿壁所形成的环形透亮影,即“晕轮征”[1]。但有时易与阴性结石、血块、膀胱肿瘤、肠道内气体等相混淆,仅能提示肾及输尿管扩张、积水或膀胱占位。二维灰阶超声是诊断该病的一种较为准确的方法,对输尿管囊肿部位、大小、周期性变化,输尿管来源,肾脏形态及结构等形态学变化能提供较为准确的信息。而CDFI能通过尿流束的起始清晰显示输尿管囊肿开口。因此,CDFI更适合于输尿管囊肿的检查[3]。综上所述,鉴于输尿管囊肿所发生部位及其结构的特殊性,实时超声检查具有方便、无创伤、无痛苦、经济、重复性好,无需造影剂及可做实时动态观察等优点,且对该病诊断符合率明显优于X线静脉尿路造影及膀胱镜检查,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由此可见,超声检查是临床对输尿管囊肿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4]。

参考文献

[1]陈炽贤.实用放射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688-691.

[2]刘艾艳,韩广秀.双侧输尿管囊肿2例[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14(5):413.

[3]刘小燕,谭启香,李敏等.彩超多普勒诊断输尿管囊肿6例[J].长江大学学报,2010,7(1):218-219.

[4]杨玉霞,赵红梅,袁野等.超声检查对输尿管囊肿的诊断价值[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6,29(1):1019-10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