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心理需求为基点的医学心理学课堂教学的研究

/ 3

以学生心理需求为基点的医学心理学课堂教学的研究

崔清王玥

崔清王玥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526020

【摘要】医学心理学课堂教学往往都是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学大纲为指引,按照教学计划,遵循课堂45分钟,以教材为讲授内容的传统教学方法。在20多年的大学本科院校课堂教学经历和高职高专院校课堂教学进行比较,高职高专院校教材内容只是在本科院校的压缩版,课时数和教学内容上有所减少,而教学方法上与本科院校是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和方式没有突破的,但由于课时的减少,少了本科院校的医院见习和量表的操作。因此,本文着重以高职高专医学类的医学心理学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相关研究。遵循高职高专的教学内容够用、实用的原则,将教材内容划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的课堂教学内容取舍均进行学生课前调查,然后授课教师根据调查结果决定上课的内容和方式、方法,虽然这增加授课教师的工作量,但有的放矢和应学生所需的课堂教学方是和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凸显其效果及灵活性。

一、以学生心理需求为基点的医学心理学课堂教学的研究

医学心理学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其关键点在于如何围绕学生的心理需求展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使知识点得到有效传授,以增强课堂教学的实用性。以学生心理需求为基点的医学心理学课堂教学开展,关键点在于课堂教学内容选择,这一过程中,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主[1]。医学心理学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门学科对学生的关注度较高,并且不能流于形式,更多地要关注于学生的自身情况,只有“对症下药”,才能够保证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另外,考虑到学科教学特征,需要明确课堂教学内容重组对于医学心理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即新的发展形势下,教学目标和教学侧重点发生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和课堂内容也不再符合要求,针对于这一情况,必须做好相应的变通工作[1]。同时,医学心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不足,这种不足势必会对教学效果带来不利影响。在对相关课题研究过程中,必须立足于实际情况,对不足予以发现,从而为医学心理学课堂教学提供参照,保证教学工作得以完善,以期更好的提升教学效果。

二、课堂教学内容的重组

(一)教材内容设置

医学心理学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对教材内容予以把握,并围绕教材内容,有效进行教学安排。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将教材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教师讲授部分,另一部分则是学生自学部分,将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进行结合,能够更好的提升教学效果,以满足实际教学需要。从教师讲授部分来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对学生学习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那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引导作用如何发挥,如何将教材内容与课堂教学进行结合,是医学心理学教学工作必须把握的一个重点内容。老师讲授要注重从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方面入手,这一部分内容的理解,对于学生有着一定的困难性,单单依靠学生自学,可能无法对知识点进行透彻的了解。因此,把握教师讲授内容的具体情况,做出科学、合理安排,可以使学生对内容予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就是学生自学部分,这一部分内容应该是医学心理学教材比较简单的部分,通过学生自学的方式,可以对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此外,学生对医学心理学知识的理解,还要考虑到教师讲授部分,注重课后的复习以及课前的预习。课前预习帮助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能够有一个提前的认知和了解,配合教师讲授,可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力。而课后复习,则是对重点、难点知识的一个消化,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二)医学心理学教学内容调查情况分析

在对医学心理学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共计分为四个教学模块,分别是:基础理论认知模块、知识能力模块、职业能力模块、职业素养能力模块四个部分。基础理论知识模块教学过程中,其目的在于对基础的医学心理学理论进行认知,了解基础理论知识内容。知识能力模块教学过程中,目的在于将心理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进行结合,能够对病人的行为问题和心理问题进行把握,对心理因素与疾病、健康的关系进行把握,并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疾病的发展、预防、诊断和治疗当中。职业能力模块注重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对心理学知识进行综合性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协调、组织能力。职业素养能力模块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在具体研究过程中,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具体的调查情况如下:

2010级4个班293人为试点授课单位,按课程整合后内容授课。并编制了学期末课程评价总体满意度问卷调查表。此调查表主观问题有10项内容,主要是对医学心理课堂教学整合的内容、课时比例是否适中、整合的科学性和满意度、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程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整合后的学习,学生对心理学的内容是否更加明确,不抽象;客观问题主要征求学生对整合后还有什么好的建议等。

统计结果表明,调查的293名学生,对课程整合很满意占9%,满意占66%,较满意占71%,不满意占1%,“较满意”及以上等级的百分比是98.98%,问卷总有效率100%,达到预期目的。

(三)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来看,在对医学心理学教材内容进行改善后,学生对医学心理学教学满意度较高,这表明教材内容改革后,很好的提升了教学效果。教学内容改善以及课堂教学方法改进过程中,很好的适应了学生的学习需要。根据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有的放矢的组织教学内容,选择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使课堂教学寓“教”于“心”;与此同时在医学心理学的课堂上不仅传道还要解学生的“心惑”,这无疑解决了课后学生寻求专业教师解决心理困惑的一个难题,并积极探索以学生心理需求为基点的医学心理学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在进行医学心理学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设置情况,在教学方法选择方面,主要考虑到了以下几点内容:

1.注重目标指引,创设有效教学环境

医学心理学教学考虑到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学生作为主体,教学方法选择以及教学内容安排完全考虑到了学生的具体需要。目标指引的目的在于把握学生的学习需要,对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进行了相应的安排,对医学心理学教学的“主题”进行把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并以此作为教学方法安排的出发点。通过目标指引,使教师的教学安排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有效的提升了教学效率。目标指引下,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得到了增强。例如在进行医学心理学理论知识讲解过程中,围绕基础理论知识展开教学,以此作为目标。教师可以针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情况,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使教学环境与基础理论知识的契合度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这使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得到了增强,可以借助于教学环境,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以目标指引为出发点的教学环境创设,以教学目标作为教学导向,使课程教学内容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在这一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可以使学生的探知欲望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对知识进行学习和理解。

2.加强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在进行医学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学生的视野进行开拓,使教学知识点更加丰富、具体,对于提升学生的素质能力来说,发挥了重要作用。高职高专医学专业教学工作开展,目的在于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实用型人才,能够满足医学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医学心理学教学围绕学生的实际需要展开教学工作,通过对多媒体教学模式进行应用,能够使学生的视野得到开拓,使学生对心理学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知,从而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在教材内容模块划分过程中,一是要注重学生对医学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二是如何对理论知识进行应用;三是注重职业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够对理论知识进行有效应用,切实、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四是能够培养职业素质,提升职业素养。结合教材内容情况来看,为了满足新的发展需要,加强多媒体教学工作,开拓学生的视野,是促进医学心理学教学效果提升的关键。

3.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建设,实现合作学习发展目标

在对医学心理学教学方法改进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有效突出,这一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建设工作,成为医学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握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学生自主能力建设,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的进行问题分析,通过发挥学生的作用,使学生对医学心理学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以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自主学习模式的应用,符合以学生心理需求为基点的医学心理学课堂教学工作,是教学方法改进的一个突出点。医学心理学教学围绕教师和学生作为出发点,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对重点、难点知识进行讲解后,学生通过复习,可以对知识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使理论知识能够更好的应用于实践当中。自主学习能力建设的同时,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发挥学生的作用,实现问题解决。

(四)目前医学心理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

(1)理论知识平铺直述:医学心理学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对于医学心理学的实际应用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关系到了医学心理学课堂教学效果。现阶段医学心理学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的讲解平铺直述,灌输式教学方式较为显著。这种情况下,可能导致医学心理学理论知识讲解过程中,过于枯燥、乏味,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导致医学心理学教学时,其教学效果受到不利影响。理论教学重点在于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但由于理论知识本身的特征,导致理论知识学习和理解存在较大的困难。而针对于理论知识教学,如何提升学生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对理论教学效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从医学心理学教学理论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师对这一方面的认知不足,并且在教学方法选择过程中,不知如何下手。很多教师意识到了理论教学的关键问题,并积极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希望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地进行理论知识学习。不过在教学方法选择方面,可能导致教学效果与预期目标不符。例如在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可能导致理论教学弱化,使教学偏离需要,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也有一些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缺乏合理的安排和设计,使课堂教学较为沉闷,影响到了实际的教学效果。

(2)大纲要求的重、难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有差距:在进行医学心理学教学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在于医学心理学教学的出发点是什么,学习医学心理学将达到怎样的预期目标。医学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其课程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对基础的医学心理学理论知识进行理解,把握医学心理学的基本技能,能够将其应用于临床,对病人的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切实、有效的解决。医学心理学知识的学习,要注重对疾病问题进行解决,能够使学生具备综合分析与判断处理问题的能力,其关键点在于“能力”方面。同时,考虑到医学类高职院校的教育需要,能力建设关系到了学生日后的就业。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医学心理学教学大纲的设计,必须围绕实际需求展开。但从医学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来看,随着形势的变化,医学心理学教学呈现出一些新的需求,而医学心理学教学大纲呈现出滞后性的问题,导致大纲要求的重点、难点与实际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围绕医学心理学教学大纲展开教学工作,可能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针对于这一情况,在进行教学安排过程中,必须围绕大纲与实际需求,明确医学心理学发展趋势,使医学心理学学科与临床实践进行更好的结合,才能够真正发挥教学的功能和作用,满足医学临床实践需要。

(3)教学内容与教学课时不符:由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不相符,跳跃式的讲授学生难以理解,这在考试中客观题的答对率不高可以体现。在新课改背景下,医学心理学教学内容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其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实用性也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这一过程中,由于教学课时安排与教学内容不符,可能导致教学工作开展时,一些重要内容无法进行传授,而在实际教学时,对某一知识点或是内容的跳跃,可能导致学生理解断层。从医学心理学教学情况来看,随着职业教育对课程体系安排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教材内容日益丰富。在这一过程中,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不断增强,而这对于课时的要求也逐渐的提升。课时安排的不合理,可能导致课程内容无法进行有效的传授,导致一些重要内容没时间讲授,影响到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此外,教学内容设置过程中,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把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何结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对医学心理学课程进行安排,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论证,围绕主要知识点做出有效安排,使医学心理学的重点内容得到提炼,使其在临床医学应用中,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三、结果、结论

以学生心理需求为基点的医学心理学课堂教学改革,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进行课程改革和课程安排方面,以学生作为核心,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学的针对性,使教学工作可以更好的把握学生的实际需要,提升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医学心理学教学围绕学生展开,结合了学生学习特点,不论是教学安排还是教材内容设计方面,都能够体现出较强的针对性,使学生能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够对医学心理学理论知识进行切实、有效的应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对医学心理学教学安排和教学设计过程中,由于经验、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实际教学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医学心理学大纲设计、理论知识传授情况、教学内容与教学课时的差异,给实际教学效果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现有问题进行积极改进,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做出有效应对,以提升教学效果,更好的满足实际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达芳菊.《医学心理学》课堂教学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03,03:229-230.

[2]丛文君.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课堂教学重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3:45-46.

[3]王晓霞,张俐,刘云波.建构主义指导下“学生授课”模式对医学心理学教学的促进作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4,03:524-527.

[4]聂光辉,杨莉.“慕课”(MOOCs)对医学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启示[J].西北医学教育,2014,05:947-950.

[5]陈少强,黄炳强.教育心理学规律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学杂志,1998,04:376-377.

[6]马太芳.教育心理学规律在组织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0,02:124-125.

[7]万学红,杨彦春,欧阳钦,周同甫,刘文秀,张维健.临床医学导论课的实施和学生对该课程的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01:43-45.

[8]龚茜,郑亚楠.试论对话教学在医学心理学课程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4,12:287.

[9]彭华.让中职生理学课堂教学充满正能量[J].基层医学论坛,2015,05:684.

[10]王梅,刘平,王琼玉,李蕊联,曾维惠,王永贤,肖生祥.皮肤激光美容医学教学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03:316-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