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生的异性交往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2

浅谈中职生的异性交往问题

◆苏欣

◆苏欣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职业中专125001

摘要:中职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成长的关键阶段,然而,因其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和生活阅历,在面对异性交往时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中职生异性交往的类型和原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中职生异性交往的引导措施。

关键词:中职生异性交往类型原因引导措施

一、中职生异性交往的类型

1.同伴交往。中职生正处于青春萌动期,这一时期中职生通常会疏远成人而热衷于与同伴交往,会倾注更多的感情在同伴身上,并且萌发出异性交往的强烈愿望。因座位安排、学习以及工作需要,男女同学间的接触逐渐增多,很多校园里认哥哥、妹妹的情况较为流行。通过交往他们很容易成为朋友,然而随着时间流逝、座位或职位的变动,在一起的时间和机会减少后,情感也会慢慢疏远,但与此同时你会发现在他们周围又多了一圈新的朋友。

2.单恋。单恋主要指一方一相情愿地倾慕与热爱另一方。单恋大都是一场情感误会,是青少年“爱情错觉”的产物。中职学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单恋现象较为常见,且性格内向、敏感、自卑的学生身上更易出现。如果学生沉溺在单恋之中无法自拔,势必影响学习的上进心和锐气,浪费宝贵的青春年华。

3.互恋。中职学生在青春萌动期,男女之间一旦把持不住就会陷入互相热恋之中,出现“早恋”现象,这也是许多家长和老师最为担忧的问题。由于中职学生无法完全控制自己身心的变化,时常朝三暮四,因此大多数恋爱都不可能开花结果。这种消极的异性交往会导致许多负面效应,例如为了取悦恋人而在生活上追求高消费,穿着名牌,出入高档餐厅、酒吧,为此挖空心思骗取家长钱物,增加了家长负担,在同学中形成了不良的攀比现象等,败坏了班风、校风和社会风气,也影响着中职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4.性关系。中职阶段是学生生长发育的最后阶段,对异性产生爱慕渴望,有性要求,都属正常。而在与异性消极交往过程中,双方一旦失去理智,则极有可能超越防线,早尝禁果,发生性关系。

二、中职生异性交往的原因

1.自身原因。中职生随着生理发育的成熟,非常渴望与异性同学交往。许多学生到职校就读并不是为了学习喜爱的专业,而是迫于父母压力来混日子,不爱学习,思想消极,却喜欢通过与异性亲密接触来寻求刺激。

2.社会原因。物质条件的充足使广大青少年的性生理发育提前,加之影视、书籍、刊物、网络中有关性爱描写的增多,外界刺激和影响越来越强烈,导致青少年性心理普遍成熟加速。至于各种黄色书刊、音像、网站,对青少年性心理的不良影响更大。中职学生作为社会成员自然无法置身于社会之外,学校也不可能隔绝于社会,因此,增加了中职学生出现非正常异性交往的可能性。

3.家庭原因。中职学生中单亲家庭、工人家庭、下岗职工家庭占有一定比例,父母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或无暇教育子女,或对子女的教育方法不利。把孩子送到学校,希望学校能代替管理孩子,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往往采取简单的给钱方式,这样只会让学生逐渐淡漠对于家庭的感情,而且这种教育方式给他们的直接印象就是可以推卸责任、不负责任。于是,当男孩女孩在这段时间内出现与异性交往的困惑时,就会由于缺少引导而走入歧途。

4.学校原因。校园环境给学生恋爱创造了客观条件。中职生年龄相当,知识水平相当,男女同学一起学习、一起活动,交往频繁,这就为发展早恋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尤其是住宿生,为了改变学校枯燥乏味的住宿生活,度过所谓的“快乐时光”,获得与他人友好相处的经验,发展宽容大度和理解力,得到掌握社会技能的机会,得到批评他人和被人赞赏的机会等于是在与异性朋友交往中更多地出现了“早恋”心理和现象。

三、中职生异性交往的引导措施

1.正确认识。中职学生在青春期对异性好奇有好感,并愿意接触异性,彼此向往爱慕,都属正常的生理反应、要求和冲动。因此,教师对学生应多一点理解和关爱,注意区分正常交往与交往过密、友谊与爱情之间的界限,不要动辄扣上“早恋”的帽子,避免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和伤害,或诱使其假戏真做,造成不良后果。如果真发现了“早恋”问题,也应正确加以引导,讲清利害,帮助其认识“早恋”的危害。

2.正面教育。学校可以组织演讲比赛、辩论赛等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快乐和温暖,培养学生积极的交往心理。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使其感受到生活的充实和乐趣,找到生活寄托,从而促使其提高自我要求,克服心理障碍,正确处理好与异性交往的关系。此外,还可以通过开设性教育课程、举办青春期讲座、开展心理辅导等形式,帮助学生明确性别角色意识,了解性生理和心理,打破神秘感。同时要引导学生自觉地将教育要求作为自身愿望,提高其性道德水平。

3.沟通交流。很多中职生家长虽然教育子女并不得法,然而他们内心还是关心孩子成长的,并且对孩子异性交往问题大都比较重视。因此,对于有消极异性交往的学生,老师要尽早通知家长,寻求家长的配合,同时教给家长运用科学的方法,正确地对孩子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

总之,中职生的异性交往是一种常见现象。对于中职生出现的非正常异性交往,教师应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用真诚的教育换取学生的理解和信任,科学地引导学生走出这段青春迷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