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关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探讨

张玉兰

正平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较高、稳定性较好以及较长的寿命周期等特点,对于车辆的行驶安全也有一定作用,因此,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程度较高。所以,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措施研究对于道路的发展很有帮助,尤其在施工环节的质量把控尤其重要。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一种刚性高级路面,它由水泥、水、粗集料、细集料和外加剂按一定级配拌和成水泥混凝土混合料铺筑而成的路面,具有强度高、承载能力强、稳定性好、抗滑等优点。所以,我国对水泥混凝土路面铺筑都非常重视,对路面的修筑施工技术进行了不断研究,使水泥混凝土路面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在高等级交通道路上,水泥混凝土路面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水泥路面;混凝土施工;路面施工;管理

1关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特性分析

1.1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定义

水泥混凝土路面一般可以分为常规混凝土路面、碾压混凝土路面、钢纤维混凝土路面以及接缝钢筋混凝土路面四种。常规混凝土路面具有很好的抗冲击、抗冻、抗裂等性能,而且这种路面的寿命周期一般都很长;碾压混凝土路面在我国主要应用于低速与重荷载的道路上,这种路面能够承受很大的荷载;钢纤维混凝土路面中的钢纤维能够提高路面强度与路面韧性,对于抗冲击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有利于延长道路寿命,减少路面厚度;最后,接缝钢筋混凝土路面的横向接缝的间距较常规混凝土路面大,可以减少接缝数量,但是一般造价较高。

1.2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特点

1)良好的刚度:大量研究数据表明,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较高的抗压、抗弯、抗拉以及抗磨等力学特性,混凝土的路面的抗压强度一般可以达到4.0MPa—5.5MPa,抗弯强度达到30到40MPA,同时,也具备较高的承载力和扩散荷载的能力。

2)良好的稳定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水稳定性好、热稳定性好,特别是其强度能随时间而增长,因而,水泥混凝土路面用于气候条件急剧变化地区时,不易出现沥青路面的某些稳定性不足的损坏。

3)良好的耐久性: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较高的刚度和稳定性,对于养护方面的要求就相对较少,耐久性较其他公路也有很大改善。

4)良好的抗侵蚀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性质决定了其自身一般不会与水、油等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具有较高的抗侵蚀能力。

5)养护费用少:相关数据表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费用相比于沥青路面等的养护费用少大约1/3左右。

1.3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因素

1)基层的稳定性与强度:对于现在的道路而言,车辆行驶带来的道路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基层强度以及垫层的剐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基层的设计强度在达到最基本的要求的同时,还要具备较高的水稳定性,确保整个路面的强度分部均匀,使得路面的基层不会产生塑性变形以及不均匀沉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路基施工要保证其平整度、密实度、回填土方的含水率等控制指标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2)原材料的选择与控制:根据混凝土的组成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的优劣及其质量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以及公路使用寿命,因此,确保原材料各项性能指标符合最基本的要求是保证公路建设质量的最基本条件。水泥进场应有产品合格证及化验单,进场后按标号分别堆放并标识,不得混合堆放,以保证水泥的质量。在运输及保管过程中,应注意防水、防潮,超过保质期或受潮水泥必须经过试验决定其是否可用或降低标准使用。

3)水泥混凝土的拌合:水泥混凝土的拌合以及搅拌质量不仅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内在质量,还会影响到路面施工的平整度。在进行拌合时,必须对进入搅拌机的原材料准确称量,严格控制用水量。同时拌合时还要对原材料的温度加以测量,另外,要按照施工配合比使用添加剂,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每盘的搅拌时间应根据搅拌机的性能和拌和物的和易性确定,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太短。并且搅拌第一盘混凝土拌和物时,应先用适量的混凝土拌和物或砂浆搅拌后排弃,然后再按规定的配合比进行搅拌。

4)水泥混凝土的运输:影响水泥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另一个因素就是水泥混凝土的运输,在运输混凝土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施工进度、运量、避距等选配车型与车辆数量,车辆总运力应该足够使用,拌合站始终有空车等待借料,确保车辆运行时间符合要求。

2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

2.1施工准备

在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之前,对于混凝土的拌合要提前选好场地,场地的选择要确保运输距离足够小,水电使用方便,有足够的面积供车辆进出,包括拌合材料堆放的位置,并能够搭建水泥库房。

在正式拌合施工之前,必须要进行原材料实验与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混凝土摊铺前,对基层进行整修,检测基层的宽度、路拱、标高、平整度、强度和压实度等均须符合要求方可施工,如有不合格之处应予以整修、补强等。混凝土摊铺前,基层表面应洒水润湿,以免混凝土底部水分被干燥基层吸去。

2.2原材料的选择

1)水泥的选择:关于混凝土的水泥选择应该在水泥进入生产工序之前具备厂家出具的检验合格报告,在采购水泥后,堆放水泥要求必须整齐码放,不同标号水泥必须分开码放并设置标识牌,不可以混合堆放。在运输储存过程中,要严格保护水泥的含水量,防潮防水,超过保质期的一律不得投入使用。

2)砂选择:应采用符合规定级配、细度模数在2.5以上的中粗砂,且要求坚韧耐磨、表面粗糙有棱角、清洁、有害杂质含量低;当无法取得粗、中砂时,经配合比试验可行,亦可采用泥土杂质物含量小于3%的细砂,注意合理选用砂率。碎石应选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级配符合规范要求,最大粒径不超过40mm;碎石的粒形以接近正立方体为佳,不宜含有较多针状颗粒和片状颗粒。

3)外加剂的选择:在必要的情况下选用外加剂如减水剂、硫化剂等,均可以提高混凝土的使用性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与使用性。

2.3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决定混凝土使用性能与质量的关键因素,在配合比设计的过程中,除去普通因素外,还要考虑混凝土易脱水的程度以及在脱水过程中的体积收缩。脱水量越大,体积压缩量与脱水量的比越大,强度的提高越多,但是要注意不得加水太多,以免影响使用效果。还有就是真空吸水是增加早期混凝土强度的主要手段,但是在实际运输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荷载的作用,还应该保证水泥的最大用量。

2.4路面施工

路面施工的最重要环节就是路面摊铺过程,对于半干硬性的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摊铺允许达到的混凝土路面板的最大厚度为22-24cm,超过以此摊铺允许而定最大厚度时,必须采取多次摊铺的措施,两层摊铺的间隔时间为30MIN以内,下层摊铺的厚度要大于上层的摊铺厚度,每次混凝土的摊铺振捣、整平抹面应该连续的施工,在中断的位置也需要设置工缝。进行振捣可以采取平板式振捣器,施工的过程可以采取真空吸水的办法,特点就是混凝土拌和物的水灰比大于常用比例的5%-10%作用。

2.5后期养护

水是导致路面出现破损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在日常路面养护中除去一般养护措施外,重点就是对于缝隙的清洁,保证路面最小的存水量。

除了日常养护外,还可以进行预防性养护,针对混凝土路面破坏特点,在混凝土板块微裂缝初期,采用环氧树脂胶灌封的办法,阻止裂缝的继续发展,达到阻止延缓路面破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坚.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探析.交通纵横,2011(05):130-134.

[2]王致远,景明辉.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科技信息,2015(09):224-225.

[3]刘国宁.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公路与管理,2010(19):749-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