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室医院感染的管理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血透室医院感染的管理策略研究

袁娜娜

重庆400038

摘要:目的:加强血透室医院感染的管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血液透析患者的安全及防止血源性传播性疾病的发生。方法:对现在血透室医院感染管理中有可能造成医院感染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降低血透室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结果:按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措施,加强各个环节控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血透室医院感染。结论:在健全而完善的护理管理体系的支持下,在血透室护理中注重每一环节的护理质量,才能有效的保障患者的整体预后效果,确保血透患者的生命安全,并提升其生活质量。加强血透室医院感染的管理,可有效地防止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血透室;感染;管理;体会

引言:血液透析是一种肾脏功能衰竭的替代治疗,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广泛开展。有调查显示感染是导致尿毒症透析患者死亡的第二位原因。感染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病情,降低了其生存质量及寿命,增加了经济负担,同时医务人员也面临着医院感染的危险。因此,作为透析室医务人员责任重大,认真分析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1血透室医院感染的管理现状

1.1设备配置不合理?

血透室护理所应用的设备均应当是精尖设备,而且所使用的设备数量较大,对专业化操作要求比较高,另外,由于血透室的设备技术难度较大,其操作具有较大的难度,因此,若血透室设备配置不合理或者操作不专业、不规范,则会导致一系列的安全隐患,与此同时,血透室设备往往与医院的水路、电路交叉分布现象较为严重,容易引发水灾、火灾等。?

1.2管理系统不健全不完善?

管理体系包括:护理人员的配置、护理监督以及上下班制度等。其中护理人员配置不合理,即:血透科专业的护理人力资源比较匮乏,而且血透科的工作频率比较快、工作强度比较大,给护理人员造成的工作压力比较大(精神高度集中),容易导致护理人员力不从心,从而引发安全隐患的发生率。另外,目前,该院的血透室护理监督的力度不足,且缺乏科学、规范的护理监督机制,与其他科室相脱节,且不重视细节护理,大部分的护理人员按照常规性护理手段对待血透患者,不免的会使得不安全因素增加。除此之外,不科学的护理人员上下班制度,往哪个容易导致交接班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安全隐患,而且血透室护理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性(技术娴熟、素质高、经验丰富等)要求比较高,在不科学的交接班制度下,护理人员对潜在的风险认知不足,容易引发不可估量的安全隐患的发生。?

1.3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差?

血透室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差主要表现为:(1)安全防范意识差。未严格的按照相关护理制度进行科学规范的操作;(2)社会责任意识差。缺乏耐心,不注重细节护理,对血透患者的生命安全采取忽视甚至漠视的态度;(3)缺乏安全隐患预判能力。难以有效的对安全隐患进行事先的控制;(4)技术不娴熟、理论知识根基差。

2如何加强血透室医院感染的管理

2.1提高透析用水的安全监管?

首先要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经过注册的水处理设备,正规品牌的水处理设备从产品设计到售后服务,均有严格的程序把关,对不锈钢材料的选材、填料的品质、控制系统的选择均有明确的要求和相应的质量控制,经过层层把关,极少会出现安全事故。?

(1)水压观察:一套水处理系统上会有几个不同的压力点装接有压力表,维修人员根据各点的压力可以判断设备发生故障时的问题所在。这些压力表也是我们观察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的依据。一般来说,自来水的水压表可以指示水源压力,这是保证整套水处理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填料前后的水压表可以通过他们的压力差来判断过滤器中滤芯的堵塞情况,压力差偏大时,应该及时更换滤芯。反渗系统的压力表可以指示反渗泵的运行状态,其中系统压力的指示至关重要,压力过高可能造成反渗膜破膜,造成严重的后果。?

(2)水处理设备上的电导度和流量监测是两个重要的参数,一套水处理设备的运行记录中应该如实记录,一般来说,电导度和流量短时间不会急剧发生变化,它们的变化是一个渐变过程,根据它的变化趋势,可以判断填料及反渗膜是否应该更换。如果短时间内数值变化较大,应该考虑是设备故障,而不是维护性的更换材料。?

(3)做好残余氯和水硬度的日常监测工作,残余氯和水硬度至少每周检测一次,残余氯的检测试剂和硬度检测试剂可以通过一些水处理设备厂家购买,自来水中的残余氯含量有时不是固定的,每周对反渗水做完检测,可以在反渗水样品中加入自来水,可以判断一下试剂的有效性和自来水的水质情况。?

2.2提高血透机的安全监管?

血液透析机的日常使用过程中应当密切观察机器状态,平时应该注意观察机器正常状态时的电导度、温度、各压力显示的正常值,血泵运转状态等,这样在机器发生异常时能第一时间判断是否是机器故障,存在安全隐患时必须及时处理,安排患者中断治疗。?

血透机每个治疗前的机器自检很重要,一般来说,机器自检通过,可以说机器状态正常,但有些不太明显的故障可能不一定能显示出来,比如压力检测,如果检测时间过长,但最后又正常通过,就可能机器存在漏气,如果不处理,就可能在治疗过程中影响TMP,影响治疗效果。?

2.3提高提高医护人员风险防范意识

医院要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涉及医学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医护人员的相关法律知识以及处理纠纷的能力;要将医护人员对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统计并纳入考评范围,规范医护人员的护理行为;要做好对医护人员护理工作的评价和总结,对有可能造成护理风险的行为进行通报批评,并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医护人员的风险防范意义。?

医院要组织院内院外的相关血透专家,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各项血透技能操作培训练习,并组织医护人员对历年来血透典型案例的分析学习,提高他们专业护理水平以及分析判断病情变化发展能力。?

结论: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保障血液透析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和维护医护人员身体健康的重要工作。我们通过加强管理和培训,使血透室工作人员提高了对医院感染的认识,自身保护意识增强,最大限度地控制了血透室的医源性感染,保障了工作人员和血透患者的安全。制定完善的血透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制度,落实科学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有效防止了血透室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顾艳.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研究[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5):295-295

[2]段文瑜,赵玉英,张利霞.浅析血透室的护理纠纷原因与防范措施[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0(4):103-129.?

[3]唐春苑,冯婉娜,钟宇芳,陈小帆.血透室护理风险管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18(13):48-59.

[4]曹建侠.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河北医学,2011,21(10):23-28.?

[5]向晶.透析护理安全与规范化操作[J].中国血液净化,2009,17(2):12-20.?

个人简介:袁娜娜,女,5002211987****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