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低温与可调钠透析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疗效及相关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0-20
/ 2

联合低温与可调钠透析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疗效及相关护理

张晓君魏磊

张晓君魏磊

(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潍坊261000)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低温与可调钠透析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疗效及相关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经常出现低血压反应的患者12例,进行自身对照。分别测量患者透析后血清钠浓度、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单室尿素清除指数(SPKT/V)、透析间期体重增长量以及血压等指标。结果:两组透析间期体重增长量、透析后血钠、Scr、BUN、SPKT/V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但观察组透析中最低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且观察组透析性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温可调钠血液透析可有效地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不增加钠负荷,不影响透析效果。

【关键词】低温可调钠血液透析;普通血液透析;低血压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750-02

低血压是终末期肾脏病血液透析(下称血透)患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达20%~30%[1]。其发生不仅危及患者生命,而且可造成透析不充分,使患者心脏功能受损[2]。预防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发生已成为血液透析工作者面临重要临床课题之一。因此,我们从2010年9月开始对12例反复出现透析中低血压的患者进行观察,探讨低温可调钠透析对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影响,以便于加强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防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筛选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我院规律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尽管调节了干体重和抗高血压的药物,仍然在透析过程中频发低血压。入组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37~69(45.7±16.3)岁。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6例,糖尿病肾病4例,肾动脉硬化2例。透析时间6~36(22.1±17.3)个月。将12例患者进行自身对照,第1-4周行普通血液透析设为对照组,第5-8周行低温及可调钠血液透析设为观察组。

1.2方法

1.2.1透析方法:使用NIKKISO-MODELDBB-27透析机,一次性使用透析器(F6),透析膜面积1.3m2。透析时间均为每次4h,每周透析3次,均使用碳酸氢盐透析液。对照组:透析液钠浓度为139mmol/L,透析液温度37℃。观察组:透析液钠浓度于NIKKISO-MODELDBB-27透析机面板上进行4个档次透析钠调控,每60分钟下调1档,透析液钠浓度开始为150mmol/L,随后逐渐减少,最后60min时减至135mmol/L,透析液温度35℃。两组透析治疗的其他方面如透析次数、总超滤量、透析持续时间基本相似,操作期间不摄入食物,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血流量按每例通常所需量(200~300ml/min)进行调整,但治疗过程保持不变。

1.2.2护理干预:①透析前护理。透析前详细询问患者每日进食量、饮水量、排尿量及降压药的使用情况,并准确称体重,测量血压、呼吸、脉搏和体温,认真做好记录。检查血透机的性能,备好吸氧用物和吸引器。②透析中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防感染。各管路紧密连接,以防空气进入体内,准确使用抗凝剂。引血时的血流量以80ml/min左右为宜,随着血透的延续逐渐加大血流量。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设定超滤量,询问患者的体重与记录单上的体重是否相吻合以及前1次透析的情况。血透开始后认真检查机器的运转情况,重新查对超滤量设定的钠值和温度。密切观察病情,随时巡视患者,询问有无不适。正确分析患者的各种反应症状,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耐心解释。血压低、病情不稳定者随时测量血压、脉搏。③发生低血压的护理。发现患者低血压、肌肉痉挛等并发症时,在通知医生的同时,即刻停止或减少脱水设置,减少血流量,暂停超滤,减慢血流量,并根据医嘱使患者处于头低足高位,吸氧,酌量快速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高渗液体,如1.5%~3.0%氯化钠溶液、50%葡萄糖溶液,剂量80~250ml或更多,提高透析液钠浓度,降低透析液温度等;有恶心呕吐者头偏向一侧,必要时用吸引器吸出呕吐物。同时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心理,如病情严重,必要时回血。如低血压持续,可给予升压药,必要时结束透析。嘱患者下机后平卧15~30min再起床。起床动作应缓慢,不宜过快,如仍诉头晕无力,血压无明显回升者,可留院观察[6]。

1.2.3观察指标两组各观察4周共96例次。透析前后各平卧5min后测血压并记录,透析过程每30分钟测血压1次,观察并记录低血压发生次数、伴随症状。低血压诊断标准[1]:透析中平均动脉压突然下降30mmHg以上或收缩压下降至90mmHg以下,伴或不伴头晕、恶心、出汗、肌肉痉挛。同时比较两组透析间期体重增长量及透析后基本指标的变化情况,包括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SPKT/V、血钠等。其中SPKT/V:应用美国NKF-DOQI推荐的Daugirdas-II公式计算。SPKT/V=-Ln(R-0.008t)+;(4-3.5R)×UF/W]

Ln自然对数,R=透后BUN/透前BUN,T=透析时间(h),UF/W=透析前体重-透析后体重/透析后体重。

1.2.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s),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透析后Scr、BUN、KT/V、血钠、透析间期体重增长量比较见表1。

其中各数据单位Scr:umol/L;BUN:mmol/L;血钠:mmol/L:透析间期体重增长量:kg。2.2两组透析治疗血压变化比较见表2。

2.3两组透析性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对照组透析48例次,发生低血压13例次(27.08%);观察组透析48例次,发生低血压5例次(10.41%)。两组比较,χ2=21.03,P<0.01。

3讨论

根据表一、表二结果表明,两组透析间期体重增长量、Scr、BUN、SPKT/V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低温可调钠透析并不影响透析效率及增加透析间期不良反应。观察组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更进一步说明低温可调钠透析治疗对血液透析低血压的预防效果。尽管观察组患者在最初的透析过程中有冷的不适感觉,但我们发现低温可调钠透析治疗能够保持患者血压平稳,改善长期健康状况。可见低温可调钠透析是一种简单、经济的预防血液透析低血压的有效措施。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沈清瑞,叶任高.血液净化与肾移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0.

[2]ChenJS,etal.Hemodynamicchangduringhemodialysis:roleofdialysate[J].ClinNephrol,1983,20(4):190-198.

[3]HenrichWL.Hemodynamicinstabilityduringhemodialysis[J].KidneyInter,1986,30(4):605-612.

[4]王质刚.血液净化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45.

[5]马立萍,顾国东,杨琪,等.血液透析低血压的观察与防治.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2):125

[6]周秀华,董素莲等.钠梯度透析用于透析性低血压的防治[J].护理研究,2004,18(6):1003-1004.

[7]黄桥林,刘金云.37例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低血压反应的临床分析.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4(7):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