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1例聚居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调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10
/ 2

1581例聚居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调查分析

关春惠梁少林

(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预防保健科广西南宁530031)

【摘要】目的:了解南宁市江南区社区聚居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效果。方法:对南宁市江南区8所幼儿园1581例家长自愿参加乙肝两对半检测的儿童静脉采血3ml进行乙肝五项指标检测。结果:1581例儿童中有4例母婴传播,1162例儿童已经强免或重免乙肝疫苗,其抗-HBs滴度表达趋势逐渐升高;415例儿童未强免或重免其抗-HBs滴度主要表现为阴性或弱阳性,到4岁其有效保护滴度表现为0。结论:完成3剂乙肝疫苗初次免疫之后,3岁左右应该检测乙肝两对半,对抗体滴度呈弱阳性或阴性的儿童,及时给予强免或重免,方能达到保护儿童不被传染乙肝病毒。

【关键词】乙肝表面抗体;乙肝疫苗;加强免疫;儿童

【中图分类号】R9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4-0250-02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乙类传染病,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控制流行方法是接种乙肝疫苗。为观察我院辖区在园儿童的乙肝疫苗免疫效果,我们调查了8所幼儿园共1581名2~7岁的儿童,检测了他们乙肝抗体滴度在保护水平上维持的时间,为今后的健康指导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每年一次的幼儿园例行体检中,在幼儿园向家长说明乙肝两对半检测的意义,由家长自愿参加并填写好乙肝两对半检测知情同意书。同时查验意愿参加本检测项目的儿童预防接种证,把按照国家计划免疫程序“0~1~6”方案完成初次3剂(5ug/剂)乙肝疫苗的儿童纳入调查范围。向其家长做简单的问卷,问卷内容主要是让家长回忆除了国家免费接种的3剂乙肝疫苗之外近年是否还给孩子接种过乙肝疫苗及最后一次接种的时间,目的是排查接种证上没有记录却已经有重免史的儿童。调查人员再根据接种证上的接种记录验证家长的答卷,以接种证记录和答卷情况二者相吻合方为本调查的统计数据对象。

1.2血样采集方法

每人抽取静脉血3ml,分离血清备查乙肝两对半,包含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

1.3检测方法

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法,检验试剂在有效期内使用,检验过程严守仪器说明书进行。

1.4抗~HBs判定标准

检验结果≥100为强阳性,≥10<100为弱阳性,<10为阴性。≥100不需接种疫苗,≥10<100需接种1剂,<1需按“0~1~6”接种3剂。

1.5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581例儿童中男童904人,女童677人,有4例5岁年龄段的儿童为小三阳外,其余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均为阴性。抗-HBs强阳性共976例,弱阳性共400例,阴性201例。HBsAg均为阴性的1577例儿童其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全部呈阴性。1162例儿童已进行乙肝疫苗强化免疫或重免,415例儿童除了完成国家计划免疫的3剂初次免疫之后未再接种乙肝疫苗。

2.1各年龄组乙肝抗体滴度

1577例HBsAg的儿童,61.89%的儿童其抗-HBs呈强阳性具有有效的保护滴度,25.36%的儿童呈弱阳性需加强1剂乙肝疫苗,只有12.75%的儿童呈阴性需按“0~1~6”方案免疫接种。见表1。

3.讨论

通过幼儿园老师联系到4例乙肝小三阳的儿童家长获知,均系外来打工的农村流动人口,母亲均为乙肝小三阳,3例在当地卫生院住院分娩,1例村医到家接生分娩。这一结果提示,小年龄组的人群中感染HBV的主要途径为母婴传播[1],也提示我区一些比较落后的基层卫生院,分娩前是因为未检测乙肝两对半还是因为缺乏乙肝免疫球蛋白,导致了未能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这说明尚需加强基层卫生院产科的计划免疫工作,提高农村孕产妇保的意识,对乙肝小三阳或大三阳的孕妇,应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婴儿出生24小时内进行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母婴传播阻断成功率可达97.1%[3]。

从调查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儿童7岁前乙肝抗体滴度已经表现为弱阳性或阴性,1162例儿童其抗体滴度已经呈阴性或弱阳性才强免或重免的,强免或重免的儿童占74.00%,说明我们对乙肝疫苗接种的工作做得不错,大部分家长对乙肝的预防比较重视,遵从了医护人员的建议进行免疫接种,P<0.01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强免或重免的415例儿童有51.56%其乙肝抗体滴度呈阳性表现,略高于[4]的报告,但具有保护作用的人数只有2.19%。表3可以看出,未重免儿童抗体滴度阴性和弱阳性主要分布在3岁~5岁。儿童在完成国家计划免疫的3剂乙肝疫苗后,阴性和弱阳性人数呈走高趋势,强阳性人数显示低矮趋势,4岁以后乙肝抗体的有效保护滴度几乎为0。因此,建议在完成3剂乙肝疫苗初次免疫之后,3岁左右要进行检测乙肝两对半,对抗体滴度呈弱阳性或阴性的儿童,应及时给予强免或重免,方能达到保护作用[5]。

一般在儿童入园体检或在园儿童每年一次的例行体检时只要求抽血检测肝功能,而我院辖区幼儿园的儿童来做入园体检或在园的每年例行体检时,我们都告知家长可以多抽一点血液检测乙肝两对半及其意义,并由家长阅读“乙肝两对半检测知情同意书”,在自愿同意检测签字后方可开检验申请单。绝大多数家长想了解孩子的乙肝抗体情况选择给孩子做了乙肝两对半的检测,当结果显示抗体呈阴性或弱阳性时,他们基本上听从医护人员的建议强化免疫或重免乙肝疫苗,所以1162例中无1例抗体阴性。

因此,我们提倡在完成3剂乙肝疫苗初次免疫之后,3岁左右应检测乙肝两对半,对抗体滴度呈弱阳性或阴性的儿童,及时给予强免或重免,以达到保护儿童不被乙肝病毒感染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庄辉.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6,24(12):881.

[2]郑积才,陈和敏.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母婴垂直传播的疗效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A1):97.

[3]赵捷,单芙香,刘刚.新生儿乙肝母婴阻断免疫策略及相关因素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5):2954.

[4]张海燕,崔玲玲,马立宪.北京市东城区423名儿童乙肝免疫后的血清学调查[J].疾病监测,2005,20(2):65~67.

[5]张贻庆,魏瑞芳,刘德艳.邹城市3~7岁儿童乙肝感染状况及疫苗免疫效果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6,6(9):1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