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针刺内关、足三里在胃镜术中的镇痛、止呕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5-15
/ 1

电针针刺内关、足三里在胃镜术中的镇痛、止呕作用

李永平苏启建廖发龙

李永平苏启建廖发龙(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中医医院四川成都610083)

【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0429-01

【摘要】目的为了观察在胃镜术中,电针针刺内关、足三里的镇痛、止呕作用,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在术中使用电针针刺内关、足三里,对照组按常规操作插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镇痛、止呕总有效率分别为96%、72%,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针针刺针内关、足三里在胃镜检查中能很好起到镇痛、止呕作用,提高一次性插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

【关键词】电针内关足三里胃镜镇痛止呕

随着医疗技术的日新月异,居民健康意识的增强,胃镜已经成为一种常规的检查方法应用于临床,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很多患者对于插镜过程中引起的疼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充满了畏惧,不愿或不配合检查,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我院根据中医针灸理论,采取术中电针针刺内关、足三里,减轻了插镜过程中引起的疼痛、恶心、呕吐,提高了一次性插的成功率。

一资料与方法

对象:选取2011年1月—6月胃镜检查的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情况一般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均使用日本OLMPUS_V70型电子胃镜。术前患者口服胃镜润滑胶浆。插镜前,医生和患者进行沟通,给予充分的心理输导,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思想放松,配合检查。

方法: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腿屈曲。观察组:术前5分钟,操作者使用2.5号毫针直刺患者右侧内关和足三里0.5~1.5寸,施以小幅捻转,得气后,接电针仪,用连续波,频率200~600次/分,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然后按常规操作插镜,留针至操作结束。对照组,按常规操作插镜。

疗效评定方法:按插镜时恶心、呕吐程度评价。0级:无疼痛及恶心呕吐。1级:轻微疼痛或恶心呕吐反射出现1—2次。2级:疼痛或恶心呕吐出现3次以上。3级:疼痛、恶心呕吐多次,或伴有流泪等症状。0级为显效,1、2级为有效,3级视为无效。

二结果

两组患者镇痛止呕效果见表,总有效率比较

组别例数0级1级2级3级显效有效无效总有

率%率率效率

观察组502816425640496

对照组50613171412602872

三讨论

呕吐病变在胃,总由胃气上逆所致。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为宽中利膈、降逆上呕之要穴[1]。手厥阴经脉下膈而历络三焦,故可宣通上、中、下焦之气机,平冲逆之气。针内关有宽胸利气、顺畅气机、止痛止呕之功;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有调脾胃、降逆止呕之效,同时足三里还是胃腑下合穴,“合治内腑”,合穴可用于治疗六腑病证,通调腑气,降逆止呕。二穴伍用,共奏宽胸利膈、调畅气机和中降逆之功。同时,根据针刺可以镇痛和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在针刺穴位后,接通电针仪,通过毫针输入电流刺激起到镇痛效果。有研究表明:针刺足三里,有78.2%的动物产生显著的镇痛效应,而针刺相距足三里仅0.5cm的非穴位点则不产生明显的镇痛效应[2]。综上所述,电针刺针内关、足三里,能很好的起到镇痛、止呕作用。

目前,无痛胃镜已广泛开展,可以很好的解决患者恐惧心理和术中的不适感。但药物麻醉不但存在风险,(如麻醉药过量引起的中毒、药物过敏事故以及麻醉药对身体重要器官生理功能的抑制作用),术后恢复时间长,影响工作、生活,而且费用昂贵。电针针刺麻醉、止呕的特点,就是简单、便捷、便宜、有效,生理扰乱少;病人能配合医生完成检查;术后恢复快;一两根银针,就能解决大问题,意义无与伦比。如今,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我院采取的电针针刺针内关、足三里,在胃镜检查术中能确实起到麻醉和止呕作用,以取代药物麻醉,操作方便,价格低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启才,王伟佳.《针灸治疗心悟》[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9.

[2]吕国蔚,等.足三里针刺镇痛点传入神经纤维组成的研究.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二)(北京).197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