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的措施张鼎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提高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的措施张鼎翔

张鼎翔

(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纳雍发电总厂贵州省毕节市553300)

摘要:目前采用的电气设备检修方法问题较多,如临时检修、过剩检修、盲目检修等。这对电厂供电系统的运行造成了很大影响。所以,在工作实践中,应当不断完善和创新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方式方法,以提高电厂供电系统的运行效率。鉴于此,本文就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提高措施提出了一点微薄的意见,以供参阅。

关键词: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措施

引言

电厂的电气设备在运行的时候不但要保证电气设备的运行安全,同时要保证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在电气设备运行的时候,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检修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为了更好的保证电气设备的运行,针对电气设备已经做了很多的升级,再使用原有的检修方法是不能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很好的检修的。使用传统的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检修方法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的,在对设备进行检修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盲目维修和频繁维修的情况,这对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提升是没有帮助的,同时设备在使用的时候,因为维修也会给电厂的正常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在对电厂的电气设备进行检修的时候,一定要找到提升运行效率的措施,同时在维修方法上也要不断的改进。

1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影响因素

(1)外界因素。在电厂的生产运营过程中,很多电气设备运行很容易受到湿度、温度、雷电等外界因素的影响,特别在暴风雨天气,一些电气设备没有进行接地设计,瞬间的雷电电流对电气设备内部元器件造成损坏,甚至将电气设备烧毁。同时,电厂电气设备没有做好相应的防火、防潮、防尘处理[1],特别是潮湿空气进入电气设备内部聚集在电路板上,使其绝缘性和稳定性下降,严重影响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2)设备因素。电厂忽视电气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经常在电气设备出现运行故障以后才进行维护检修,反复地对电气设备进行拆装,对电气设备造成直接损坏,并且电厂的一些电气设备长时间带伤运行,内部的零器件老化或者损坏,得不到及时地更换和维护,影响了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电厂在采购电气设备时,不同厂家生产的电气设备存在一些差异,电气设备自身的质量较差,在投入使用以后,其运行效率和运行状态都比较差。

2提升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的有效策略

2.1加强电气设备的管理工作

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是保证供电系统可以正常供电,同时也是保证电厂可以获得收益的前提,因此,对电气设备进行很好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在对电气设备进行管理的时候,可以在电厂内定期召开会议,对设备的管理工作进行统一的安排。然后设立设备管理的专门部门,并且在人员的选择上一定要做到专业,管理人员在对设备进行管理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工作认真,并且要有很强的责任心。为了更好的进行设备的管理工作,可以针对管理制定相应的准则,对管理制度进行目标管理。在进行设备管理的时候,也要对管理的资料进行建立和完善,使企业的管理逐渐规范化和标准化。在对设备进行管理的时候,一定要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同时对设备运行效率低的原因也要进行分析,在对设备管理的时候,可以进行一定的调整。

2.2加强电气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

电厂管理人员要规范电气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电气设备维修管理制度。根据电厂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电力系统电气设备维修工作的经验和教训综合地进行研究和讨论针对性地提出电气设备维修管理的措施,制定科学合理符合自身条件的电气设备维修管理制度制定维修目标作为整个电厂电气设备维修工作的指导方针保证制度贯彻执行。其次,对电气设备管理工作中的维修方法进行改善和创新在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维修时,应突破原有的维修模式和思维根据电气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进行分析科学地判断分析问题的原因鼓励创造性的维修方法,全方位地对电气设备的维修工作进行规划推动电气设备的维修工作的不断进步,提高了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最后对影响电气设备运行效率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可靠性、状态监测等都影响着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对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进行管理在电气设备的日常运行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电气设备也在不断老化这就需要电厂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维修手段来尽量延长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运行效率。

2.3积极创新优化管理

我电厂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加强状态检修方式方法的创新研究,对电气设备实现了常态化管理与维护,实现了供电系统运行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因此,在当前电气设备检修工作中,要根据不同电气设备的不同故障,努力探索出一套优化检修的措施,避免出现因电气设备故障问题而导致供电系统运行出现问题。而且,通过积极的优化管理,可以促进工作效率与作业安全性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供电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提高。具体工作中,还要注重对电气设备的更新与维护,包括对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的更新维护。一次设备的改造包括主变压器与电压保护设备的辅助部件等。二次设备的改造包括中央信号装置回路、主断路器回路以及重合闸装置等。电气设备经过改造后基本可以保持较好的运行状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仍然会出现老化,这就需要对老化设备及时更换,同时对长期处于运行状态的断路器、变压器、避雷针、隔离开关等进行常态性的检修,做好登记与备案,尤其要做好测量仪、继电器、信号装置等设备的“三防”处理。无人值守的电厂尤其要注重电闸开关的检修并做好清洁工作,避免因粉尘等因素造成故障,确保电厂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2.4创新电气设备管理模式

为了进一步提升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电厂应时刻保持创新意识,基于传统的维护管理和检修管理模式,积极分析和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加强实际应用的分析研究,结合电厂中不同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故障特点,探索科学合理的检修措施,一方面保障电厂电气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另一方面加强电气设备规范化、合理化管理,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提升电气设备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可靠性。同时,注意对电厂电气设备的维护和改造,特别是一次设备、二次设备的维护改造,结合主变压器、电压保护设备、重合闸装置、断路器等设备的运行情况,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做好设备维护改造,对于长时间处于运行状态的隔离开关、断路器、变压器、避雷针等,做好例行检查,消除设备故障隐患。

2.5提高电气设备专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专业电气检修人员的素质对电气设备运行状态检修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企业要实现生存与发展,就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要保证电厂电气设备检修工作到位,技术人员首先要熟练掌握专业的知识,可以顺利完成故障分析和检修的必要工作,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独立判断与综合评价能力,可以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准确评价并作出正确的检修决策。也就是应当努力培养“一专多能型”的技术人才队伍。要保证设备的利用率以及电力企业的整体效益,就需要合理控制设备的故障率以及检修成本,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应当对设备检修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使得检修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不仅可以进行正常的设备管理与维护,而且还能正确分析和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健康状况。

结束语

所述,为促进电厂电气设备正常运营,应加强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管理工作的开展。为此,应针对电厂设备自身情况,选择先进的设备检修管理模式,以在提升电气设备运行可靠性、稳定性的同时,提高电气设备检修管理工作的技术经济合理性。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对于提升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的措施进行不断创新与完善,以有效促进电厂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实现电厂综合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陈宇超.火电厂电气设备的状态维修技术[J].通讯世界,2017(13).

[2]侯晨光.电厂电气设备检修及维护策略探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7(09).

[3]邵翊航,阎飞宇,包滨喆.电厂电气设备故障的解决措施研究[J].电站系统工程,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