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园文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5-15
/ 2

浅谈校园文化

孙维大

孙维大(哈尔滨市道外区永源镇政府黑龙江哈尔滨150331)

校园文化,即出现于校园内或由学校各级行政领导、群团组织安排、组织的以学生为主体、参与社会上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方面的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属于社会大文化范畴,具有亚文化性质。所谓属于社会大文化范畴,是指校园文化包含着人类社会生活中物质和精神生活方面的内容;所谓亚文化,是指校园文化与社会主导文化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处于变化发展中的文化,其主体是青少年学生。

一、校园文化的功能

(一)体音美教学对中小学生的教育功能。

中小学时期是学生智力发展最活跃的阶段,爱学、上进、好奇、记忆力强。他们普遍喜爱体育、音乐、美术等活动。这些活动对他们的智力的开发、体魄的增强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比如各项体育活动,能够锻炼、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以及团结协作、集体主义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也能够培养和锻炼学生勇敢、自制、坚持、果断等坚强的意志和品质;也还能够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以及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等品质。至于增进身体健康,使头脑清醒、精力充沛、记忆良好、思维敏捷也是不言而喻的。音乐美术教育,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二)兴趣小组、社团组织的功能。

兴趣小组(主要出现于中小学)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它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它常年稳定、有规律地活动着。这些小组或社团成员可多可少,每个小组社团的成员具有相同的兴趣、爱好、专长,每个小组、社团可以说是专门人才成长的摇篮,有着很强的凝聚力。这些小组、社团活动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活泼,集群众文化活动的宣传教育功能、传授知识功能及娱乐功能于一身,受深大中小学生的欢迎和青睐。

1.完全教育功能。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群众文化,具有革命的、健康的、进步的思想内容,并拥有多样化的文艺形式和现代化的宣传手段。某大学合唱队,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的祖国》、《南泥湾》、《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我们走在大路上》等传统歌曲为主,排练了一台文艺节目。排练时,在参加排练的同学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许多同学说:“以前提起歌曲,就知道通俗歌曲、流行歌曲,真不知道还有这么多的好歌。”这次排练活动,不但对他们进行了美育的教育,同时也进行了生动有力的革命传统教育。这些歌曲在学校演出后,反响强烈,师生们受到一次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

2.传授知识的功能。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传授知识技能,这是兴趣小组、社团组织最为突出的一项功能。无论书法兴趣还是航模兴趣小组,也不论是外语俱乐部还是学会、文学社,都能使参加者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学到课堂上学不到或难以在课堂上掌握的东西。如书法,虽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并成为我国传统的一门艺术,但很难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研究与实践;外语,虽然在课堂上能按教师或教材的要求去读课文或回答问题,但一下课,便又回到了汉语的世界。而在外语俱乐部(或兴趣小组)里,彼此志趣相投,既可以探讨外国的风俗人情,又可以用外语对话,还可以用外语朗读、唱歌。此时,完全可以从汉语的氛围中超脱出

来,相互熏陶。如此这般,外语知识怎能不增加、水平怎能不提高呢?

3.娱乐、审美功能。中小学的兴趣小组与大学的社团、学会、协会等组织的活动,除了技术、学术性较强的兴趣小组、学会、协会外,大多数充满着趣味性与娱乐性。不管是书法、绘画、音乐、舞蹈、航模、棋类等兴趣小组还是文学社、诗社、外语俱乐部、计算机学会及其他协会,在活动中,都能使他们的高尚情趣得以陶冶,审美能力得以提高。有时尽管活动本身需要吃苦流汗(如舞蹈队等),但取得的成果却是令人高兴的。如某校诗社,由于在活动中始终坚持把提高同学们的诗歌创作和欣赏水平做为活动的宗旨,会员们的创作水平和欣赏水平迅速提高,在全国各类报刊上发表了许多作品,他们的作品在省、市举办的诗歌大赛中多次获奖。这也是兴趣小组、社团组织具有较强凝聚力的原因之一。

(三)临时性活动短平快的教育功能。

在校园里,除了有严格要求的基础文化教育活动,体育、音乐、美术、美育教育活动和较为稳定、宽松、活泼的兴趣小组、社区组织活动外,还常常有些临时性的政治、文化、体育等活动。如节日庆祝纪念活动,配合中心工作的思想教育活动,季节性的文体活动,如春游、塑雪人等。这些活动具有较强的娱乐功能和审美功能(当然教育功能也自然寓于活动之中)。

某中学和部队搞共建文明活动,他们同在一个礼堂听报告。学生先入场,入场后,说的、笑的、来回窜的,干什么的都有,会场像菜市场。战士入场后,同学们看到他们随着连长的

口令,统一脱帽、统一轻轻坐下,整齐、严肃的行动时,也就鸦雀无声了,战士的模范行动使学生深受教育。

某中学评选校园歌星,本来被选上的只能有几名,但是报名参加评选的竟有二百多人。他们的自我表现意识特别强,层层演出,他们得到了满足。

一项项临时性活动的开展以及严格有序的基础文化教学、体音美课的教学及活动,兴趣的小组、社团组织活动的进行,使校园文化波澜起伏,广大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中,一天天茁壮地成长起来。

二、校园文化的建设

校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校园文化,是哺育学生健康成长的乳浆。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有的身体孱弱,有的知识畸型,这和校园文化精神乳浆的哺育不足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要想使我们的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高尚的情操,渊博的知识,就必须把校园文化建设好。建设校园文化,教育部门、文化部门、党团组织必须齐抓共管,否则,难以奏效。

(一)教育、文化部门要认识到校园文化目前问题的严重性。

几年来,我们部分学生中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与社会上、校园内智育第一、升学第一的思想相互并存。因此,有的学校传出的只有琅琅的读书声,有的学校可以看到的是打架的场面,听到的是骂人的秽语。但是不管哪种类型的学校,都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可谈。40多年来,在中小学生的课程表上,音乐、美术(体育稍好些)虽然有时被排上,但他们却像丑小鸭一样,受到岐视、排挤,有的在小学就与学生们“拜拜”了。

宁波《社会文化·忧患中的反思和希望》一文中说:“全市426所中学有二百余所没有开设音乐课和美术课。某县71所中学仅有一所有按大纲要求配备了艺术教育和教学设施。”作者在此文中还说道:“曾有人对几所大学一年级新生的音乐水平做过抽样调查,发现虽然是学校分布东西南北,生源来自四面八方,但情况都是极其相近的:能够具有简谱识谱能力的占总数的百分之三十至四十,能掌握线谱谱识法的学生仅占总数的百分之五至十。”这样的例子在我国带有普遍性。这样的现状,还不足以引起我们的教育、文化部门的重视吗?

(二)加强教育部门的领导组织作用。

要使每个学校的校园文化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必须加强教育部门各级行政领导及群众组织的领导作用。学校的领导、老师、党团组织、学生会、大队部要像抓学生的学习那样去抓学生们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在小学,可成立以副校长、教导主任、大队辅导员、大队长为主的校园文化活动领导小组,聘请体、音、美及其它有专长的老师组建各类兴趣小组;中学可由一名副校长、教导主任、团委书记、学生会文体部长组成校园文化活动领导小组,再由领导小组聘请各教研组长及各科代表,组成不同的兴趣小组,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大学则可以由学校党政主管领导、团委书记、学生会主席组成校园文化活动领导小组,由他们号召,发动各系成立社团、学会、协会等组织,并尽可能聘请著名的专家学者作为他们活动的顾问或导师,使之层层落实,保证活动的质量,增强凝聚力。各级学校组建校园文化活动领导小组后,许多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三)文化部门要用社区文化活动去丰富、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

实践证明:社区文化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有效形式。它以种种特点,如社区内人才、设施、器具的统筹兼顾,使无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中小学在群众文化指导委员会的协调下,参加社区内举办的艺术节、书画展、歌咏比赛、报告会、联欢会等项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群文工作者也可以与学校挂勾,开办美术、书法、声乐、器乐、舞蹈、摄影、写作及其它各种类似兴趣小组的学习班,使因缺乏师资而影响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学校,能把校园文化活动深入广泛地开展起来。

(四)调动学生积极性,克服学生的惰性、被动性。

中小学生,在学校、班级的组织下,常常有在不自愿、不自觉的情况下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情况,这就是被动行为。这种行为,对学生的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如果没有这种被动行为,一味地顺其自然,只参加一些主动行为性质的校园文化活动,那么,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就会推迟或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因为中小学生的主动行为所参与的文化活动毕竟是不全面的。所以我们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克服他们的惰性、被动性,对于深入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