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悸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悸疗效分析

祝新平张敏

承德市隆化县中医院脑病科河北承德068150

摘要:心悸是指自身感觉到心跳不安,甚至无法自主的一种病证,呈阵发性发作。作为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心悸的发作与身体过度劳累或情志不遂有直接关系,喘促晕厥、气短胸闷等是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严重的甚至会影响生活工作。中医对心悸治疗方面有独特优势。现将采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悸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加减炙甘草汤;心悸;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来院治疗的心悸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加减炙甘草汤治疗,女性25例,男性20例;年龄27~60岁,平均年龄(43.45±0.24)岁。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女性30例,男性15例;年龄28~61岁,平均年龄(43.31±0.55)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对象自愿参加本项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研究对象排除标准:合并有阵发性室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快速心房颤动等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合并有急性左心力衰竭及严重贫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年龄<21岁或>65岁者;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氨碘酮片进行治疗,第1周盐酸胺碘酮片剂量为3次/d,200mg/次,第2周为2次/d,200mg/次,第3周为1次/d,200mg/次,之后给予盐酸氨碘酮片维持治疗3个月。观察组给予炙甘草汤加减治疗,组方为:炙甘草、龙骨、磁石、牡蛎各40g,麦冬、白芍、柏子仁、丹参、大枣、酸枣仁各20g,党参30g,牛膝10g,黄连5g。另加一味土鳖,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土鳖能够起到活血通络祛瘀之功效,机体心肌血流量增强,可以避免心肌缺血,而达到血行畅通的效果。牛膝引药下行直达病所使机体阴阳平衡得以调节。上述药物相配5剂,1剂/d,用水煎服分3次服下。二诊时,心悸、胸闷头昏的现象大大减少,睡眠安稳,舌脉明显好转。以上方加龙齿、黄芪制成粉末用蜂蜜调和制成丸药,每次服用15g,3次/d,共服用1个月。通过随访病情没有复发。

1.3观察指标

中医证候改善情况,无效:与治疗前比较,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有效:胸痛胸闷、心悸气短等症状有一定改善,脉滑。显效:胸痛胸闷、心悸气短等症状显著改善,舌苔薄、舌淡红,脉象回归平稳。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心悸是中医病证名,是一种自己感觉到心脏跳动不适或心慌的病证。该病发生时,会感到心跳加快,伴有心前区不适感,在多种疾病过程当中都可以见到,疾病的发生大多与眩晕、失眠、耳鸣等共同存在,心悸可以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搏动节律、频率出现异常导致。正常情况下,健康人会在精神高度兴奋或紧张、剧烈运动时才会感觉到心悸。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果心脏有过早搏动或心率过慢过快时,主要临床症状即为心悸。少数情况中,如果有过度焦虑或患有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患者,即使没有器质性心脏病或心律失常,但是因为心跳有力、交感神经张力增加,经常会出现心悸。

炙甘草汤是古人为治疗心悸而作的有效方剂,以脏腑虚损发病为基础,心为主要病位,根据心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心是机体五脏六腑之大主,总管全身血液生成和运行,对人体血脉运行起到主宰作用,通过对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维持使脉管内的血液正常运行。如果长时间生病导致血虚,会引发人体心血不足,心功能衰竭,心神气虚,无力对脉管内血液正常运行进行推动,继而出现心血瘀阻、运行不畅通、心跳异常的临床症状,呈现心慌,心悸或三联、二联律早搏,心力衰竭等现象。另一方面,心气不足是身体虚弱气血不足导致的心脏病,血液运行功能失常,机体空虚无法得到滋养,故此可见头昏目眩等临床症状。所以心悸的治疗还要兼顾标本,平时治本以养心补血为主,为了防止机体阴阳失去平衡,一脏有病,涉及其他脏腑,因此加入少量矿石类偏重镇静安神的药物以加强治疗头昏目眩的药效为治标。炙甘草汤又被称为复脉汤,具有复脉滋阴、养血益气、温振心阳的功效。炙甘草具有复脉甘温的作用,对身体恢复极其有利。方中的大枣和党参具有益脾补气的作用,能够对机体气血进行滋养;麦冬药性温和,可以对心血进行滋补,具有滋阴甘润的作用;生姜、桂枝具有通阳辛温的功效,协助炙甘草起到复脉益气的作用;生姜、桂枝通过与养阴益气的药物相配,不温不燥,可以治疗脉结代症状;大枣是补益中焦的重要药物,制约生地黄的寒凉之性同时扶持体内正气祛除邪气;阿胶擅长补阴血,充血脉而使心悸停止;生姜的辛温可以通脉而收复脉止心悸。诸药合用,以养心安神、生血补气为主,使机体心血充盛,对血液在脉管内正常运行得以鼓动,从而达到治愈心悸的疗效。

总体来说,全方配伍严谨,大量滋阴药中加以温阳药,阴阳相配、动静结合,共同起到温阳复脉、滋阴益气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通过炙甘草汤加减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4结语

综上所述,心悸使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金丽丽.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6,16(01):49-50.

[2]郭芳序.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的证治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

[3]刘高丽.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悸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1,32(03):34-35.

[4]谭运江.加减炙甘草汤治疗心悸的疗效观察58例[J].中国医药指南,2010,8(05):77-78.

[5]臧蕾,高知勇.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悸病25例患者的疗效观察[J].黑河科技,2001(01):39.

[6]刘越成.探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心悸的临床疗效

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88):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