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波形电针对慢性踝关节损伤疗效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不同波形电针对慢性踝关节损伤疗效影响

张巍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四川成都610031

摘要:目的探讨电针疏密波和连续波治疗慢性踝关节损伤(以距腓前韧带损伤为主)疗效的最佳波形。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1月在成都市成都体育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慢性踝关节损伤(以距腓前韧带损伤为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为疏密波电针治疗,对照组为连续波电针治疗。选穴处方均取患侧阳陵泉、解溪、丘墟、申脉、昆仑、阿是穴针刺得气后,穴位上接华佗牌电针仪SDZ-Ⅱ型,选择不同波形治疗,疗程20次。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的有效率86.67%。结论疏密波和连续波电针法均能有效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损伤,但疏密波组疗效更优于电针连续波组。

关键词:针刺;电针;波形;踝关节;慢性踝关节扭伤

前言

踝关节扭伤在人体所有关节扭伤中发病率最高,这种常见又多发的疾患,若不能获得及时正确的治疗,常会留下后患,引起长期慢性疼痛,甚至造成习惯性扭伤。电针疗法已广泛运用于治疗慢性踝关节损伤,临床上却无相应的电针使用指导原则,医生往往在选择波形上犹豫不决,有认为疏密波更利于镇痛的,也有主张稳定的连续波用于疼痛性疾病的。笔者为临床治疗慢性踝关节损伤寻找最合理有效的电针波形,现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在成都市成都体育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慢性踝关节损伤(以距腓前韧带损伤为主)患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为疏密波电针治疗,对照组为连续波电针治疗。治疗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最大55岁,最小14岁;病程最长4个月,最短3周;左踝16例,右踝14例。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最大52岁,最小12岁;病程最长6个月,最短1个月;左踝17例,右踝13例。两组的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1]①有明确的踝部旋后位受伤史;②踝关节外侧疼痛、肿胀、酸重或怕冷及行走不便等症状;③病程为2-3周以上;④X线摄片检查未见骨折。

1.3治疗方法患者仰卧位,放松踝部,在阳陵泉、解溪、丘墟、申脉、昆仑、阿是穴[2]部位常规消毒,采用顺和牌一次性针灸针,规格为0.25mm×30mm,针尖捻转进针,针刺得气后,2组患者加用华佗牌电针仪SDZ-Ⅱ型,打开电针治疗仪后,根据分组选用疏密波及连续波。然后调节电流大小,强度以患者能够耐受而不产生疼痛的最大强度为度,每次电针治疗20min。隔日1次,1周3次,2周为1个疗程。

1.4疗效标准[3]治愈:症状完全消失,踝关节活动功能正常;显效:主要症状消失,但天气变化或运动后患部有稍许疼痛或不适;有效:症状减轻,功能好转,似有稍许疼痛或不适;无效:经2个疗程治疗后无明显减轻。

1.5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见表1。经过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的有效率86.67%。两组总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3讨论外踝扭伤的几率大于内踝,其原因主要有①外踝较内踝长0.5cm;②内侧三角韧带较外侧3条韧带坚强;③距骨体前宽后窄,当跖屈时,关节不稳,允许较大的侧向和内旋;④旋后的肌群远比旋前的肌肉有力。而在踝旋后位受伤时,距腓前韧带首当其冲[4]。慢性踝关节损伤,是体育运动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运动性损伤[5]。其临床主要症状是局部肿胀、疼痛,走路和活动时最为明显,甚至会引起习惯性扭伤。

电针治疗在毫针上通以微量电流,利用穴位刺激,可引起促进新陈代谢,加快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促进水肿吸收,止痛等作用[6]。踝关节结构较复杂,需要负重,而又处于远心端,当肌腱、韧带等损伤,气血瘀滞,关节内微环境发生变化,造成炎症渗出性水肿,从而进一步影响局部新陈代谢、自身修复能力及关节内应力[7],导致病情缠绵难愈。踝关节扭伤后,局部血运不良和周围组织肿胀,继发影响药物的吸收、代谢以及分布,降低了药物的治疗效果;并且解热消炎镇痛药物有刺激胃肠道等副作用,使临床治疗应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

中医认为本病属于“伤筋”的范畴[8],属“气滞血瘀”,脉络不通,不通则痛,故而肿胀疼痛,活动受限,治疗应以活血化瘀、舒筋活络、行气止痛为主。笔者在临床跟诊观察老师采用电针治疗踝关节扭伤,取得很好效果,尤以疏密波形。

大量研究证明,不同频率的电针镇痛由不同的中枢部位介导[9]。低频电针通过刺激脑垂体释放脑啡肽和B-内啡肽,作用于L及D受体而达到较为缓慢而持久的镇痛;高频电针则刺激脊髄释放强啡肽,作用于J受体而立刻止痛[9]。脉冲治疗仪有4种波形供选择,应以疏密波为主,因为疏密波是由频率较高的脉冲电流和频率较低的脉冲电流交替出现而成,因此,引起3种阿片肽同时释放,取得更强的镇痛效果[9]。由疏波和密波结合而成的疏密波形,还具有动力作用大,兴奋有效期长的优势,可克服单一波形容易产生电适应的弊端,造成肌肉节律性的舒缩,促进淋巴循环、血液循环及离子的运转,有效调节组织营养代谢,对软组织损伤、劳损、神经肌肉麻痹等疾病有良好的疗效[10]。因此,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对比电针疏密波形和连续波形治疗慢性踝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为电针治疗慢性踝关节损伤最优波形选择的有效临床依据。疏密波应该是治疗慢性踝关节损伤的首选波形。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8-199.

[2]王富春.刺法灸法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03-104

[3]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S].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6

[4]曲绵域,高云秋.现代运动医学诊疗手冊[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336.

[5]毛宾尧.足外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98-199.

[6]靳今.电针治疗踝关节扭伤24例[J].广西中医药,1999,22(5):283.

[7]翟俊娜(西安体育学院).踝关节韧带损伤后中医综合治疗的研究[C].内江科技,2010,25(8).

[8]侯乐荣,解勇.郑氏伤科理论与临床.-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

[9]肖亮,彭海东,蔡清萍.电针参数对针麻镇痛效果的影响[J].针刺研究,2006,31(6):373.

[10]杨向红,王彦青,高秀,等.电针对神经痛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初探.针刺研究,2001,26(3):210-212

作者简介:张巍,男,1993年8月10日,籍贯:四川省成都市;邮编:610031;学历:大学本科;民族:汉族;单位:成都体育学院。邮寄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光荣路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