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脉散合炙甘草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的效果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1

生脉散合炙甘草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的效果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影响

吴玉江1沈华娟2

吴玉江1沈华娟2

1.江苏省苏州市中医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苏州附院江苏苏州215009;

2.江苏省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江苏苏州215009

【摘要】目的:探究生脉散合炙甘草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对临床疗效以及中医症候积分的影响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性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生脉散合炙甘草汤加减治疗),每组病例数40例。对比临床疗效以及中医症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散合炙甘草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

【关键词】生脉散合炙甘草汤;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中医症候积分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种器质性、功能性心脏疾病使得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不能满足机体的代谢需要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该疾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并且预后较差。目前临床上针对该疾病主要是通过西药治疗,随着临床深入研究,中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取得较大的进步。在本文中,针对本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患者开展研究,探究不同的治疗方式在其中的应用效果,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方法

1.1病例资料

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气阴两虚)80例,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西医治疗)、观察组(中医治疗)。

对照组患者中,男23例,女17例,患者年龄范围34-78岁,平均年龄值(45.9±5.2)岁,心功能分级Ⅱ级12例、Ⅲ23例、Ⅳ5例;

观察组中,男22例,女18例,患者年龄范围:35-75岁,年龄平均值:45.8±5.4岁,心功能分级:Ⅱ级、Ⅲ级、Ⅳ级分别为:13例、22例、5例。

对比2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基本资料,并无较大的差异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对患者控制饮食,告知患者充分卧床休养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生脉散合炙甘草汤加减治疗,方剂中含有:人参、麦冬、五味子、赤芍、当归、炙甘草、生地黄、大枣、阿胶、麦冬、生姜、桂枝、麻子仁等。其中,人参、生姜、桂枝各取10克;麦冬、赤芍、当归、各取15克,炙甘草、麻子仁各取12克,五味子6克、生地黄20克、阿胶9克、大枣5枚[1]。

血瘀严重者,加以丹参、三七;疼痛严重者加以香附、元胡;脾胃虚弱患者加以党参、炒白术。

上述药物均用水煎服,每天一剂,取药汁300ml,分早晚2次口服,每次150ml,2组患者均治疗一个月。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症候疗效以及积分。中医症候疗效参照《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显效、有效、无效三种,总有效率=100%-无效率。中医症候积分评价内容包括:心悸、气短、胸闷、疲惫乏力、面浮肢肿、尿少。各指标分值0-6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日常表现越严重,本次研究以计入总分的形式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版,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分别使用卡方、t带入软件中检验,如果检验结果均统计学意义,则以P<0.05表达。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详细见表1)。

3讨论

生脉散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主治耗气伤阴,气阴两虚症。该药具有益气生津、清心救逆之效,这是由于人参中富含强心苷的成分,能够发挥强心作用,而麦冬能够抗心肌缺血,并能够起到调节免疫的效果,五味子能够起到增强心血管功能、提高患者免疫力,该药物在治疗心力衰竭患者中作用效果明显[2]。

炙甘草汤中含有炙甘草,具有益气通阳之效,能够滋阴益气,养心养血。党参与大枣合用后,能够补脾胃之气,麦冬、麻子仁、阿胶可以滋阴补血,桂枝与生姜能够通血温阳,诸药联用后,能够达到益气温阳,滋阴养血的功效[3]。

在本文中,观察组患者应用生脉散合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后,其中医症候积分、中医症候疗效和对照组患者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两种方剂合用,可以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患者病情,培元固本、益气养阴,增加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心肌供血量,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姜涛.生脉散合炙甘草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7,9(2):61-64.

[2]杨娟.浅析慢性心力衰竭的几种中医干预措施[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8,30(2):216-218.

[3]关鸿顼,王璐,毕明微.探讨中医辨证康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8):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