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

王丹周艳侯庆美

王丹周艳侯庆美(黑龙江省医院150036)

【摘要】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测定所有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血压,血脂,HBA1c。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计算出体重指数BMI。所有入选患者均接受胰岛素泵治疗两周。分为metformin+insulin和insulin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每日血糖监测结果(三餐前、三餐后两小时及睡前血糖)。计算出每组患者的达标率及治疗两周后的胰岛素日用量。结果治疗两周后,insulin组的血糖达标率为54.3%(19/35),metformin+insulin组的血糖达标率为92.3%(36/39),两组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insulin组胰岛素的日平均用量为26.5±12.3u,metformin+insulin组胰岛素的日平均用量为10.2±9.4u,两组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两周后,insulin组有2人(5.7%)停用胰岛素治疗,metformin+insulin组有12人(30.8%)停用胰岛素治疗,两组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metformin+insulin组患者9人有胃肠道不适,腹泻,恶心,但可以耐受,给与抑酸药治疗后症状缓解。insulin组无胃肠道反应。未发现不良心血管事件。结论初诊的肥胖糖尿病患者,早期联合二甲双胍和胰岛素治疗,使更多患者血糖达标,并节约胰岛素用量。同时,二甲双胍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二甲双胍胰岛素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功能的进行性衰竭。糖尿病前期,由于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B细胞代偿性分泌增加,发生高胰岛素血症,使血糖维持正常,随着胰岛B细胞衰竭,胰岛B细胞分泌失代偿,发生糖尿病。二甲双胍是抗高糖药物,能够抑制肝脏葡萄糖输出,改善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增加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改善血糖控制,提高胰岛素的降糖效果。另一方面,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可以显著恢复代表胰岛β细胞功能的血糖刺激的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使患者的糖尿病回到2型糖尿病自然病程的更早期阶段,部分患者不用任何药物,仅通过饮食控制就可获得良好的血糖水平[1]。本文目的旨在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收集2009年9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于我科住院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74例(男39例,女35例)。年龄44.5±11.2岁。病程1.5±1.3年。入选标准:(1)符合1997年ADA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为糖尿病,而且空腹血糖≥10mmol/l,或HBA1c≥10%。(2)BMI≥26。排除标准:(1)糖尿病酮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肾功能不全、肝功不全的患者,转氨酶高于3倍正常值。(3).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梗、冠脉支架术后、冠脉搭桥术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4).乳糜血患者。(5).1型糖尿病患者。入选后,均由同一名糖尿病教育护士给与糖尿病饮食运动等专业指导教育1天后,筛选入组试验。入组后,随机分为两组:(1).强化胰岛素治疗组(insulin组):35例,给与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二甲双胍联合强化胰岛素治疗组(metformin+insulin组):39例,二甲双胍及胰岛素泵联合治疗。

1.2研究方法

1.2.1测定所有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血压,血脂,HBA1c。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计算出体重指数BMI。血糖测定采用己糖激酶法,血脂测定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

1.2.2所有入选患者均接受胰岛素泵治疗两周,按照0.4u/kg·day门冬氨酸胰岛素起始治疗,并依据每日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剂量。metformin+insulin组:胰岛素治疗同时,给与二甲双胍500mg,早晚餐前口服。记录两组患者的每日血糖监测结果(三餐前、三餐后两小时及睡前血糖)。

1.2.3治疗目标为:空腹血糖≤7mmol/l而且餐后血糖≤10mmol/l,而又不出现低血糖(血糖值≥3mmol/l)。计算出每组患者治疗两周后的血糖达标率及胰岛素日用量。

1.3.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数据采用t检验,计量数据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检验标准P<0.05。

2结果

2.1疗效:治疗两周后,insulin组的血糖达标率为54.3%(19/35),metformin+insulin组的血糖达标率为92.3%(36/39),两组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insulin组胰岛素的日平均用量为26.5±12.3u,metformin+insulin组胰岛素的日平均用量为10.2±9.4u,两组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两周后,insulin组有2人(5.7%)停用胰岛素治疗,metformin+insulin组有12人(30.8%)停用胰岛素治疗,两组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

2.2不良反应:metformin+insulin组患者9人有胃肠道不适,腹泻,恶心,但可以耐受,给与抑酸药治疗后症状缓解。insulin组无胃肠道反应。未发现不良心血管事件。

3讨论

2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作用的不足。大量循证医学的证据UKPDS、ACCORD、ADVANCE、VADT研究表明,早期联合多种药物治疗不但可以良好地控制血糖,同时可又有效预防延缓远期的慢性合并症发生和发展。二甲双胍是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有效药物。二甲双胍抑制肝糖原输出,促进肌肉利用葡萄糖的作用,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延缓胰岛B细胞凋亡。而且复方制剂减少患者服药种类和数量,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此外,胰岛素可以有效快速降低血糖,早期应用可部分恢复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部分恢复胰岛B细胞功能,使新发2型糖尿病恢复至自然病程的早期,部分患者可以停用药物治疗,饮食运动疗法可使血糖在一定时期内控制良好[2]。通过胰岛素输注[3]以及用胰岛素类似物Lispro[4]来模拟第一时相分泌,可有效控制餐后高血糖和高胰岛素血症,同时还可以降低胰升血糖素浓度。1997年,Hasan等对13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经过2周的胰岛素泵治疗,有5例仅通过饮食控制就可获得至少2年的良好的血糖控制[5]。

本文旨在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于初诊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我们研究证实,胰岛素泵强化降糖组和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泵组均可以有效降糖,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泵组的达标率显著高于胰岛素泵强化降糖组。此外,二甲双胍可以显著减少胰岛素用量,节约胰岛素用量约50%,可以使更多初诊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饮食运动在两周内血糖达标。与我们的结果相似,Home通过随机双盲临床研究二甲双胍马来酸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对初始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的疗效,得出结论,联合治疗组可以使更多的患者(70%vs34%)血糖达标,并使胰岛素用量减少接近一半[6]。

RalphA.DeFronzo教授提出的2型糖尿病病理生理“八重致病因素”的概念以及三联疗法即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和依西奈肽。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二甲双胍与胰岛素应用于初诊的肥胖2型糖尿病,体现了早期联合用药的治疗原则。短期胰岛素治疗,解除了胰岛B细胞的葡萄糖毒性作用,促进胰岛素的第1时相分泌,恢复到糖尿病自然病程的早期阶段。

本研究,少部分患者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但是通过抑酸药物对症治疗,症状改善,没有患者退出研究。此外,本研究的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未发现不良心血管事件。二甲双胍的耐受性良好。

因此,初诊的肥胖糖尿病患者,早期联合二甲双胍和胰岛素治疗,使更多患者血糖达标,并节约胰岛素用量,从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发病机制的角度,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延缓胰岛B细胞调亡速度。

参考文献

[1]祝方.纪立农.韩学尧等.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诱导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良好控制的临床试验[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1):5-9.

[2]祝方,纪立农.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随访研究.中国糖尿病杂志,2009,17(4):12-14.

[3]BruceDG,ChisholmDJ,LeonareH,etal.Physiologicalimportanceofdeficiencyinearlyprandialinsulinsecretioninnoninsulindependentdiabetes[J].Diabetes,1988,37:736-743.

[4]BruttomessoD,PiantaA,MariA,etal.Restorationofearlyriseinplasmainsulinlevelsimprovestheglucosetoleranceoftype2diabeticpatients[J].Diabetes,1999,48:99-105.

[5]IlkovaH,glaserB,TunckaleA,etal.Inductionoflongtermglycemiccontrolinnewlydiagnosedtype2diabeticpatientsbytransientintensiveinsulintreatment[J].DiabetesCare,1997,20:1353-1356.

[6]P.D.Home,C.J.Bailey,J.Donaldson,etal.Adouble-blindrandomizedstudycomparingtheeffectsofcontinuingornotcontinuingrosiglitazone+metformintherapywhenstartinginsulintherapyinpeoplewithType2diabetes[J].DiabeticMedicine,2007(24):618–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