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病围手术期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1-21
/ 2

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病围手术期的护理

黄玲

黄玲(广西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广西河池5470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1-0085-02

【摘要】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颈椎病38例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结果经6~15个月的随访,38例给予手术治疗后,效果良好,无1例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及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

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引起颈椎管或椎间孔变形、狭窄,刺激.压迫颈部脊髓,神经根、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的相应症状和体征[1],表现为颈肩痛、颈僵硬,四肢麻木乏力、头晕、头痛、耳鸣、耳聋,犹如踩棉絮感,严重者发展至四肢瘫痪,大小便困难。随着现在社会不断部入老龄化,中老年人颈椎病患者不断增多,而颈椎前路手术可改善中老年颈椎病患者的神经症状,提高生活质量。2007年1月-2008年11月我院骨科对38例45岁以上中老年单节段、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了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和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效果。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45~76岁,平均56岁。病程6个月~8年。其中颈椎间盘突出22,颈椎骨折脱位并颈椎骨髓损伤16例,单节段病变18,双节段病变12例,三节段8例病变,所有患者经颈椎拍片,cT和MRI检查确诊为脊髓功能损害性颈椎病,主要症状有肢体乏力,行走不稳,双手精细活动障碍,四肢躯体活动障碍。本组患者手术均在全麻下进行,手术时间2~4h。

2术前准备

1心理护理;多数患者对手术效果怀疑而惧怕手术,产生焦虑紧张情绪,应针对病人不同的心理反应,做好心理疏导。详细介绍手术方法,目的,优点,增强患者的信心。

2术前体位训练;气管,食管推移训练,颈前路手术经内脏鞘与血管神经鞘间隙抵达椎体前方,术中显露椎体时需使颈部处于略过伸位,将气管长时间拉向一侧,对气管刺激较大,易造成患者呼吸困难及咳嗽,影响手术。因此术前协助患者进行气管,食管推移训练,以适应手术中的牵拉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是用一侧手四指将气管向非手术切口侧推移,促气管和食管推移过正中线,患者感到轻度憋气为好[2]。

3呼吸功能训练;为防止术后肺不张等并发症,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增强肺活量,改善肺功能,方法包括深慢膈.腹肌呼吸训练,人工阻力呼吸训练,有效咳嗽训练,以保护肺功能处于正常状态。

4训练床上大小便;可避免病人因卧床出现腹胀,便秘,排尿困难。术前做好皮肤备皮准备,根据手术要求备皮上至唇裂,下至乳头平面,两侧过腋中线,避免损伤皮肤。术前晚交代患者术前禁食12小时,禁水4小时。

3术后护理

颈椎前路手术的成败,与术后的观察及护理关系密切,颈椎手术死亡病例以术后为多见,大多发生于术后24h内,必须高度重视。

1.体位护理;患者术后返回病房予颈部围领固定,搬动时保持头颈躯干呈同一水平,动作轻柔协调一致,将患者移到准备好的麻醉床上,使头颈部位于中立位,平卧4~6h后如无特殊不适,可轴型翻身。术后24h内尽可能减少头颈部的活动次数及幅度。术后2~3d,在颈围固定下,协助患者床上半坐位,以减轻颈部水肿,出血,改善呼吸有利进食。

2.术后观察和记录;患者术后返回病房,常规给予心电监护,氧气吸入3~5L/min,妥善固定引流管和尿管。术后24h内每1h观察①面色、神志、精神状态、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SpO2),体温一次,并记录,直至患者生命体征平稳,②引流管及尿液的颜色,性质、量。③静脉通道有无阻塞,输血、输液速度是否正常,有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④四肢感觉,运动情况。

3颈部血肿和引流管的护理;颈部血肿是颈椎前路手术最危急的并发症,最易在术后12h内发生。表现为负压引流量少,颈部肿胀进行性加重。出现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SpO2的改变等。因此,对患者任何微小的异常变化都非常注意,同时保持有效引流并每日更换无菌引流袋,一般24h内引流量不超过250ml,2-3d引流量少于30ml且生命体征平稳,即可拔管。若引流量在第2-3d还不减少应考虑和鉴别有无内出血或脑脊液漏发生。

4饮食指导;术后1~2d给予温凉的流质饮食,以减少咽喉部充血和水肿,术后3~4d改为半流,逐渐过渡到普食,同时鼓励患者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粗纤维易消化的食物,进食时先在颈围保护下适当抬高床头15~30°,避免进食干燥、粗糙食物,进食速度宜慢而均匀,指导家属掌握正确的喂食方法。

4功能锻炼

1患者在床上可以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包括主动和被动两方面。术后当日麻醉过后,患者可进行按摩双下肢肌肉的被动锻炼,由下至上,每日2~3次,每次30分钟。另外,患者还可进行双手握力,手指屈伸练习,即用力握拳与伸手指交替进行。单手或双手揉转石球可练习手指屈伸、内收、外展及协调动作,每日2~3次,每次15~30分钟。此外,也可以进行四肢关节活动练习,如腕、肘关节屈伸,肩关节内收、外展,膝关节屈伸及踝关节背伸练习,每日2~3次,每次15~30分钟,患者在术后3~5天时可半坐位,一周左右下床活动,或遵从医嘱带颈托、支具选择下床时间。

2术后应继续佩带颈托或围领3个月,并禁止负重、抬重物,或低头、仰头、旋转等运动。同时,还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看书、用电脑,防止颈部疲劳过度。日常生活中,还应保持颈部功能位,避免高枕、软枕,佩戴的围领松紧度要适宜,防止压伤皮肤。

颈椎病患者术后要注意积极配合饮食和功能锻炼等护理,以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为主,忌生冷、油炸、干硬饮食。日常生活还应保持颈部功能位,避免高枕、软枕,这样才能尽快的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于红霞.颈椎前路手术围手术期护理125例[J].现代护理,2007,4(5):82.

[2]焦淑芹.颈椎手术围术期护理[J].中华临床与卫生,2003,4(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