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设计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浅谈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设计策略

刘静

郑州市天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有着较好强度、延性及抗震性能,结构施工工期短,结构整体性能良好,可以满足高层建筑工程的诸多要求。文章介绍了框架的结构形式,从荷载、结构变形设计、延性设计、侧移控制、受力分析等方面,阐述了此类框架设计的关键事项,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优化也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高层建筑;框架结构;延性;抗震性能

引言

框架结构是当前广泛采用的一种结构形式,该结构形式成本节约、施工方便、空间的布置也相对灵活。在框架结构设计过程中,传统方法是通过经验先确定结构的总体布局及梁、柱等主要构件的尺寸,随后再展开结构内力分析,确保结构各项参数均满足现行相关规范的限制要求[1-2]。若结构布置存在不合理之处,需要反复修改,这会导致结构设计人员工作量增加,同时也不利于项目造价的控制,因而在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结构优化的相关内容,这极为必要。

1高层框架的结构形式

框架结构是高层钢筋混凝土施工建设不可忽视的内容,为施工单位所普遍关注和重视。根据工程建设基本情况,框架结构的具体组成分为如下几个部分:(1)基础部分。基础是整个建筑的根基,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承担着结构上部传递的荷载;(2)竖向承重部分,主要为柱构件,其承担着结构的竖向荷载,成为整个建筑的竖向骨架部分;(3)横向部分,主要为梁构件,主要承担楼、屋面板等传递的荷载,并将荷载传导至竖向承重构件;(4)楼、屋面部分,主要为楼板、屋面板等,直接承担室内的恒荷载及活荷载[3]。

2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过程的关键问题

在设计过程过程中,强化设计关键点的设计质量,引起设计人员的警惕,这十分必要。结合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相关设计经验,应当从下列几个方面控制此类结构的设计要点。

2.1荷载问题

设计过程中首要的是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及可靠性,需要处理好结构的竖向及水平荷载,进行详细计算、综合考虑。竖向荷载主要是由重力产生,实际中结构需要同时承担竖向及水平荷载,因此需要注意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及可靠性,确保结构能够较好发挥出自身的作用。虽然结构设计最为直观的是受到竖向荷载影响,但实际上更为关键的是水平荷载,这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通常建筑物的自身重力以及室内的实际荷载会有一定的波动,但设计过程中稍加保守取值便可包络上述荷载变化的影响。但水平荷载则变化较多,如风、地震等,需要在设计时详细分析,确保结构安全稳定可靠[4]。

2.2结构变形设计

框架结构设计时需要注意框架机构产生的轴向变形,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重视这一问题,将各个设计的细节予以重视。通常框架的边柱承担的荷载较中柱小很多,相应的边柱压应力也更小,这最终会导致边柱的轴向变形更小。尤其是在高层建筑设计中,上述问题会更加明显,若不予以关注,则可能出现不利后果。为避免上述问题,在实际时要求设计人员端正态度,注意设计的细节,将设计逐条精确化。

2.3结构延性处理

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需要将建筑的平面、立面进行较好的规划,使其能够较大限度降低地震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确保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及可靠性。设计应当力求高层建筑竖向刚度变化平稳,减少刚度突变,科学、合理选择结构的布置形式,减少结构错层等问题。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充分利用高度比,以保证结构具有较好的延性,能够有效承担结构的水平荷载,耗散水平作用的能量,以对结构进行较好保护,预防发生结构变形及损坏情况的出现。设计时注意提高结构柱的设计水准,增强结构的刚度及抗震承载能力,使得结构能够更好运行。

2.4侧移作为设计中控制参数

结构高度不断增加的同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侧移也会相应增加,在计算式中结构的顶点侧移与结构高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关系。在进行小高层框架结构设计过程中,一方面需要确保结构有着足够的强度,同时确保其具有相应的抗侧移刚度,使得结构在水平荷载下的侧移能够满足规范的要求。若侧移过大,则会影响到房屋实际居住的舒适度,导致房屋无法正常居住;同时还会导致建筑的围护墙体、饰面材料等出现破坏,甚至出现裂缝,建筑中的电梯轨道等也可能因此出现变形,导致电梯无法正常使用;此外,过大的侧移还会增大结构的P-△效应,使得结构的附加内力增加,甚至可能导致结构承载能力不足,致使结构构件开裂、甚至倒塌。

2.5受力分析计算

设计时需要注重对结构进行分析计算,认识到结构受力的特征,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努力提高项目设计的水准。在框架结构设计中,上部楼层的框架也承担着较大的剪力,框架既需要承担水平荷载,也需要承担竖向荷载,需要合理设计,确保结构稳定可靠,可以满足实际承载的要求。

3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策略

在能够充分把握设计关键点的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设计水准,确保框架结构的合理性、可靠性,还需要采用以下几点优化策略。

3.1适合工程的优化方法

对相应的结构设计予以有效优化,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合理的方法。在对结构进行相关软件分析计算的同时,要和之前人工的方式进行有效的对比分析,优化选择方案、结构类型以及布局,将各个方案的经济性及技术性进行逐一比对,最终做到设计方案的深化与优化。

3.2合理设计框架结构

3.2.1框架直接设计

为了使得建筑更够获得最佳效益,设计时需要综合结构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对高层结构相关的缺陷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善。如在现场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图纸进行变更混凝土强度等级时,若变更了强度等级后承载力无法满足要求,则需要通过更改构件的尺寸,在调整的同时还需要校核其对结构整体刚度、承载的影响,具体采用何种方式进行调整,均需要确保构件的承载能力及结构整体可靠性。

3.2.2框架结构间接设计

所谓的间接设计就是采用预制构件模拟受力的作用,根据受力效果,再进行图纸的设计。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可能出现问题,减少设计完之后的设计变更。可以通过间接设计来进行整个建筑的承压实验,以便在进行施工的时候,能够使设计中的要求得到满足。这种设计方法能够更好的提升设计水平,保证设计的规则性、刚度以及延性的要求。

4结语

在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全方位进行精细化设计,按照不同的结构布置形式,采取相应的优化及改善措施,保障设计方案的经济性与技术性。从而更好指导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减少养护维修的成本,真正的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及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曹士伟,林佳伟.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0(31):290-290.

[2]张慎余,陈有成.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安全度几个问题的意见[J].土木工程学报,1963(1):34-38.

[3]王志玮.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9).

[4]陈亮.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00014-00014.

作者简介:刘静(1987.1-),女,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