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专业化在教师发展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9-19
/ 2

学校管理专业化在教师发展中的作用

喻庆玲

喻庆玲

〔摘要〕学校管理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在促进学校及教师的发展起关键作用。校长应在专业人格、专业理念、探究精神、管理效益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教师提升师德、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学习热情、寻求专业的自我主动发展,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实现学校的优质发展。

〔关键词〕学校管理专业化教师专业

化引领作用

所谓学校管理专业化,是指校长的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是校长职业不断发展,逐渐达到专业标准的过程。其实质是:校长在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伦理、自我专业意识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当前,随着“政府依法宏观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转型问题已由理论研究转到实践层面,“千篇一律”的办学模式已不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如何实现学校优质发展成为教育界孜孜以求的目标。

1校长人格素质引领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发展

校长的专业人格包括三个层次,①行为规范层次。即:校长在对待教师、工作、家长、上级领导、方针政策法规等的行为规范,其核心就是依法治教,廉洁奉公。②校长的专业精神。校长应具备的负责精神、创新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服务精神。③校长的个性品质修养。现代教育形势下的校长,必须具备以下四种品质:①“无欲则刚”,②“有容乃大”,③带着爱心工作,④带着激情工作。古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令而不行”。一个具有强烈敬业和奉献精神的校长,他的精神就会感召他的教师勤奋工作;一个胸怀博爱的校长,他的教师就会关心热爱学生,对学生负责;一个遵纪守法、行为文明、严以律己的校长,他的教师就会依法执教。一个勇于创新校长,他的教师就会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实践新的教育思想,探索新教育方法。自担任校长以来,我始终把学校的发展作为自己的重任。、无论是学校发展的“脱贫”阶段,还是现在发展的“致富”阶段,我始终坚持“要求老师们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几年如一日地坚持“最早一个到校、最晚一个离校”;坚持“节假日与老师们一起过”。老师们常发出“我们多齐心”的感慨。

2校长的教育思想引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管理行为。校长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教学观等,都会通过其干预和管理行为反映到教师身上。假如校长的教育理念本身与社会及教育自身的发展不相适应,教师的教育行为就会相对滞后,就跟不上教育发展的需要;如果校长能够高屋建瓴,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点和思想,那么教师就会不断探索追求,积极获取新的信息,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始终站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只有这样的校长,才能强有力地引领教师。校长的教育思想端正,才能有引导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行为。

3校长的管理能力引领到教师的专业成长

作为学校教育的领导者———校长,必须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因为校长的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到教师的专业发展,而教师的专业水平决定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决定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教师的专业水平主要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和发展的,学校管理的核心就是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引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反思,努力实践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师针对教学实际问题进行探索研究,以促进学生的最好发展……这是校长的基本职责,也是校长必须加以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校长管理的科技含量高、信息量大、艺术性强,是现代学校管理的一个明显特点。校长没有一定的信息获取能力,校长的决策就可能滞后于学校的发展,滞后于教师成长的需要。校长不具有一定的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就不能较好地调动教师的学习、工作积极性,教师的潜能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校的办学理念就不能得到较好落实,更不可能建立一个有效的学习型学校。校长不具备一定的反思研究能力,就没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及判断力,就不能很好地解决学校管理及教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更不可能引导教师去反思、研究教育教学。校长不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教师的个性就不能得到张扬,学校的办学特色就不能充分体现。

4校长的专业素质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的重心在课堂、在教研。仅靠管理只能管住人管不住心,甚至管住了心也无法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唯有引领,才能让教师理解教学、研究教学、爱上教学,才能让教师知道课堂如何上课才能异彩纷呈,教研如何开展才能扎实有效。一个在专业上没有很深造诣的校长是无法承担这一老师的“老师”的重任的,一个不能指导教师教学、不能引领教师教研的校长是无法让教师信服的,也就无法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我校现在进行的是扎扎实实注重课堂教学效果的常态教学,伴随着每一节常态课堂都有一次小型的研讨,探讨课堂中的问题,找准解决问题的方法,交流好的做法,共享个人的成果,每一节课我都认真听记,课后参与评价。

5校长的服务意识引领教师的教育服务精神

校长应该是老师的“老师”,更应该是老师的“公仆”,前者重在“引领”,后者重在“服务”。校长做“服务者”,就是要增强服务意识,确立管理就是“服务”,教育就是“服务”的理念,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校,服务于家长,服务于社区,服务于社会。校长不仅要把自身定位成一个“服务者”,还要把学校打造成面向社会的“优质教育服务的提供者”。只有增强服务意识,才能为教师成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才能从根本上更好地为教师专业化服务。

校长对老师的专业引领不是靠行政权威去实现的,而要依靠校长的人格魅力、正确办学思路、高超管理艺术、真才实学和真知灼见。只有敏于学习,勤于思考,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深刻把握教育规律,顺应时代潮流,保持创新活力,更好地引领教师。

作者单位:新疆阿克苏地区启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