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应用无创辅助通气治疗的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应用无创辅助通气治疗的疗效分析

王振耀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应用无创辅助通气治疗的疗效分析

王振耀

(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江苏贾汪22101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施予无创辅助通气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76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资料,将其中接受常规治疗的38例作为A组,另外接受无创辅助通气的38例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患者的肺部功能好于A组患者,P<0.05。结论:无创辅助通气在运用到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实施治疗后,可以保障患者治疗的成效,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关键词】无创辅助通气;运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效果;研究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17-0521-02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在临床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包括的病症之一,其相应的病程过久且病情恶化过慢。在对患者实施治疗期间,要把维持患者呼吸道中的顺畅当作原则,以尽力把支气管中的所有分泌物进行消除,让患者血液中的含氧总量获得提升。在临床中,大多要对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或构建人工气道,而因为这类操作为有创性操作,所以,患者会产生各类并发症,耐受性过低。无创辅助通气可以借助正压通气让患者的血液浓度获得提升,并促使患者的气道得以顺畅[1]。鉴于此,本研究为了分析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施予无创辅助通气的效果及价值,选出本院2015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76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基础资料、方法

1.1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76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资料,将其中接受常规治疗的38例作为A组,另外接受无创辅助通气的38例作为B组。A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占据26例、12例;患者的年龄<77岁且>51岁,年龄均值(64±22.60)岁。B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占据27例、11例;患者的年龄<79岁且>53岁,年龄均值(66±23.79)岁。对比两组相关资料,其结果显示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可深入对比、研究。

1.2方式

A组患者施予常规的治疗:每日对患者施予2h的吸氧,并实施抗感染、止咳等方面的治疗。同时,还应对患者的电解质实施调整,防范产生紊乱,对患者给予营养支持。另外,对患者施予雾化吸入,在生理盐水中加进可必特与沐舒坦,每日总共实施两次。B组患者施予无创辅助通气:运用S/T30式BiPAP正压通气呼吸机(生产厂商:伟康公司)。借助口部或是鼻部面罩实施正压通气的方法,借助S/T模式实施无创辅助通气。在起始实施治疗期间,吸气压不应太大,通常自8cmH2O起始,逐步增多到12-16cmH2O,依据患者自身的耐受程度进行选取。呼气压自4cmH2O起始,通常增多至7cmH2O。氧流总量:4L/min。在实施治疗时,依据患者的相关情况调整呼吸数值,潮气总量:400-500mL,血氧饱和度>90%。每日总共实施两次的无创辅助通气,单次2h。

1.3指标观察

估计对比A、B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肺部功能,主要有残气量/肺总量(RV/TL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据用力肺活量比重(FEV1/FVC)、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

1.4数据分析处理

此次研究中所用软件版本为SPSS19.9,对肺部功能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时,选()代表。对比、分析两组相关数据,结果有差距,表明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2.结果

在治疗以前,A组肺部功能对比B组,两组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在治疗后,B组肺部功能好于A组,两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详情如表1。

3.讨论

在临床中,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因为产生了缺氧,会使得许多脏器产生衰竭,在内科中为十分普遍的一种病症,大多对患者实施低流量吸氧等相关的治疗[2-3]。同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还需接纳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等方面的操作,气管插管具备过多的伤害,且较易使得患者产生各类并发症,对年纪过大、身体中免疫能力过差的患者来说,治疗的成效不够理想[4]。无创辅助通气具备压力作为支持,且其可以连续对患者实施正压通气,以减小患者的氧耗总量,增多通气总量,让呼吸肌产生的疲乏获得舒缓,减短对患者实施机械通气的时间,是一种对呼吸衰竭开展治疗的高效方法。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无创辅助通气治疗的B组,在治疗结束后FEV1/FVC(43.86±6.93)、RV/TLC(42.62±5.34)、DLCO(74.57±5.62),好于常规治疗的A组(49.39±6.24)、(48.66±5.26)、(68.46±5.52),P<0.05。由此可见,无创辅助通气可以对患者自身的气道实施湿化,全方位排出咳痰,并为患者给予氧气,进而极大地提升患者对于氧气治疗的依从程度,减小伤害,防范产生各类并发症,保障患者的预后,增强患者的生存质量。

总之,无创辅助通气在运用到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实施治疗后,可以保障患者治疗的成效,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参考文献:

[1]张晓洁,陈志明,张秋实,等.电视胸腔镜下肺减容术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炎性因子、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内镜杂志,2016,22(7):14-17.

[2]郑才,黎绮霞.噻托溴铵+普米克令舒+万托林三联用药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加重期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2):220-222.

[3]李瑛,凌芳,胡成平,等.肺气肿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预后与Goddard评分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5,14(4):327-331.

[4]王锋,李林,刘璐,等.乌司他丁联合BIPAP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8,13(1):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