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

张红军张丽

张红军张丽

(沈阳军区总医院北陵临床部辽宁沈阳110031)

【摘要】护理服务是医院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进行紧急抢救、手术治疗的重要科室,因此,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成为医院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手术室人员和工作进行合理安排,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并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公平原则,提高了手术室工作效率,降低人员成本,从而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完成。

【关键词】?手术室;人力资源;护理人员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8-0328-02

手术室是抢救与治疗患者的重要场所,是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和危重病人实施抢救的重要科室,其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1]。现代手术室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已不再是终末质量监督,而利用管理理论,调整管理方法,整合人力资源是现代护理管理者面临的重大挑战[2]。我院手术室从2013年1月开始运用整体论的观点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渗透人力资源的甄选、培训、分配、激励、考核,实施整体管理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管理对象与目标

1.1管理对象

我院现有9名手术室护理人员,年龄在24~50岁之间,平均为36岁,且均为女性,手术室6间。学历:本科4名,大专5名。

1.2管理目标

(1)促使手术室护士加强对手术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专业水平;(2)提高手术室护士整体护理水平,使护士充分认识手术前访视工作重要性;(3)缩短患者和手术医生等待时间,满足手术医生和患者需求,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

2.护理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2.1手术室正常业务管理

在手术室正常业务管理中强化护理人员的护理观念,积极开展护理人员在消毒隔离技术和无菌技术的培训工作,以切实强化护理人员的无菌操作理念[3]。长期坚持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培训工作,强化操作的熟练性和准确性,使护理人员自觉地分析手术操作和感染因素,进而确保手术室管理更加有效。同时,在全科开展整体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巡回护士术前访视制度,由巡回护士作为责任护士在手术前一天下午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对术中的要求和意愿。术晨接患者进入手术室,为患者准备体位,并注意术前遮挡、术中为家属传递信息、术后对手术过程进行访视,对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并不断进行整改,满足不同患者需求。

2.2有效利用人力资源

树立资源—效能的管理理念,使各级人员的知识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释放巨大的效能[4]。例如,采取将手术间、手术室的物资和常规工作分配到个人,管理工作明确具体,各项管理职能遵循“责任到人”的原则。每个人明确自己承担的具体职责,根据护理部的护理质量考核要求,成立手术室物品管理考核小组,将物品定位管理列入手术室护理质量考核内容。每周考核组成员准时对各部位物品定位情况进行检查,考核结果记录在考核表上,汇报给护士长。护士长根据考核项目、考核标准、评分方法、检查中发现问题,反馈参与考核的所有护士的考核结果,起到及时纠正、互相促进的作用,并将该项考核结果汇入全面质量考核内容中,一同参与绩效考核。通过参与管理激发每位护士的工作热情,培养其全局观念,提高了整体素质。在人员未变化的情况下,2013年手术量比上一年增加了,无一例院内感染事故出现,达到了对手术室人力资源的最佳利用和管理。

2.3实施人文关怀

手术室是一个高风险、工作强度大的科室,工作量繁重,节奏紧张,有时因为工作的需要,护士必须加班加点,以致长期处于超负荷的状态,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要承受很大的压力[5]。因此,在手术室的管理中通过培养护士的成就感和责任感,让他们的价值能够充分体现,作用能够充分发挥,价值共建,价值共享,实现护士与医院互利双赢。在工作中,护士长及时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反馈绩效结果,予以表扬或工作辅导,使其感受对其成长的关注,从而提升工作积极性。例如,针对以往普遍存在手术安排不尽合理、时间延误、工作效率不高等现象,手术室制定合理的工作程序,运用手术标准时间来协助安排手术,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实现动态排班,即护理人员上班以手术量决定工作时间长短。护理人员以完成当日的手术为原则。由于每一个手术间开放手术时间长短不一,因此,当某手术间完成手术较早,而其他术间手术较多时,将手术分台,从而充分利用了人力和物力资源,缩短了手术时间。如果无法分台,则安排护士休息。此外,若手术时间过长,护士的超时也将记录下来,每月计算总工作时间,并遵循超时补假的原则,激发了护士工作热情,让他们自觉用一颗爱心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了对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

2.4?实行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通过确定组织总体目标,并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个人并辅之以各种考评政策,以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为基础形成的一套以目标为中心的激励式参与管理制度与方法[6]。由于手术室工作环境特殊,手术室护士作为这个特殊环境中的群体,不但要做普通护士的工作,还要承担一些复杂的大手术和紧急抢救任务[7]。因此,护士长应根据手术室管理特点,将科室人员分为4组,即质控组、感控组、器械组、卫生组,通过确定手术室总体目标并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个人并辅之以各种考评政策,使每个人都能按目标导向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将手术室的被动管理转为主动的管理,促使护士的专业技能、道德涵养、医护关系有效提高。

3.评价

3.1问卷调查

以问卷的方式调查患者满意度,总共设置有10道单项选择题,主要针对于手术护理过程中的护理操作等内容,总分值为100分,最后基于患者的选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于本问卷的满意度界定,主要依据以下规定:小于60分为不满意:60至79分为基本满意:80至90分满意:90-100分为十分满意。本文就2011至2013年,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2011年400份、2012年400份、2013年400份,均为有效问卷。

3.2数据分析

采用SPSS13.0进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效果

从我院2011年至2013年间的问卷结果来看,患者的十分满意度由2011年的68.8%上升至2013年的75.8%,上升7个百分点;基本满意的比例由2011年的6.9%下降幅度为3.2%,下降了2.7个百分点,具体见表1。

表1?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调查

年份手术例数不满意基本满意满意十分满意

201168206.9?24.368.8

201284304.6?23.971.5

2013101303.2?21.075.8

P值<0.05<0.05<0.05<0.05<0.05

4.讨论

我院手术室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不但提高了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增加了手术数量,提高了手术台的利用率,缩短了患者和医生手术的等待时间,而且使护理工作顺利开展,人员的流动性得以减少,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开展手术室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有效地发挥了护理人员的潜能,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加班时数,节约了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叶慧丽.新形势下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探讨[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5,(3):4ll-412.

[2]?姜小鹰.护理管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6.

[3]?宋峰.手术室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1,18(5):306.

[4]?彭刚艺,刘雪琴.当前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突出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护理管理,2008,8(9):13-14.

[5]?张穗,邢海云,张晓燕.现代手术室管理新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5,20(18):79-80.

[6]?赵海璇,梁敏,胡开萍.应用目标管理模式培养手术室新毕业护士核心能力[J].全科护理,2011,29:2685-2686.

[7]?朱建平,陈奕雯.手术室人力资源的优化管理[J].当代护士,2011:171-172.